1、读拼音,写词语。
kū qì fù guān kǒng bù
( ) ( ) ( )
2、根据情境写诗句。
1.来到杭州西湖,乘船赏景,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着一泻千里的黄河,我吟诵起了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我来到乡村,看见青山绿水,心情十分愉快,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安石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设计一份关于诗歌的手抄报,你将分哪些板块?定个什么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拼音,写汉字。
bó:拼______ ______学 停______ xī:______牲 ______灭 ______收
qī:______黑 亲______ ______望 yì:回______ ______术 羽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慷慨—(_____) 枯竭—(_____) 贡献—(_____) 毁坏—(_____)
浓密—(_____) 圣洁—(_____) 热爱—(_____) 清澈—(_____)
5、根据句意写出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
(2)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其他的人相应作答。( )
(3)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
(5)很感兴趣地谈论。 ( )
6、诗歌鉴赏。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B.“烈火焚烧若等闲”中,说的虽然是石灰的开采过程,但它实际是象征志士仁人无论面临何种考验,都能从容不迫。
C.“粉骨碎身浑不怕”中“浑不怕”三字使读者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
D.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一词一语双关,既是指石灰的颜色也是指诗人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7、课内外积累。
冬夜读书示子聿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冬夜读书示子聿》讲了读书的心得,其中最能给人以启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躬”是________的意思。
【2】读书全在自用心, 。初读好书, ;重读好书, 。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 成就了一片绿阴。由这株柳树,你想到了 (谁),还想到这样一句话:
。
【4】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 。这句话是 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的。他的代表作品有 。这句话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
8、古诗鉴赏。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本诗的作者孟浩然是_____代著名的_____派诗人。
【2】就内容而言,作者以一个“_____”字统摄全诗,抒发了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9、阅读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选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
【2】阅读画线句子,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
10、阅读与探究。
把屈辱当作鞭子
一个男孩,上小学四年级时,随父母来到了河南五七干校,在五七干校的子弟学校读书。一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题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13岁的他“改”了标题,写了一篇叫“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文章。于是,他和老师围绕这个命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老师让他当着班上同学的面说100遍自己是最没出息的人。男孩委屈极了,他的委屈变成了愤怒的喷发。结果他被学校开除了。
1977年,恢复高考,许多人想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他记忆不好,不擅长考试,成了负“状元”,名落孙山,当了一名工人。后来,他恋爱了,但女友的父母认为女儿必须嫁给一个知识分子,好出人头地。于是女友便离他而去,他又一次委屈极了,一周内瘦了10公斤!上天好像就是这样捉弄他,那时他产生了“特农民”的想法,开始自嘲能找出一条不上大学也能让对方会后悔的方法。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作文还不错,于是决定写作,写童话。未曾想,他写的童话孩子们很喜欢。他就不停地写呀写,这一写就是20年,写了1000万字的童话。他就是中国童话大王“皮皮鲁”之父郑渊洁。
委屈的郑渊洁,为了排遣心中的愤懑,洗刷以往的耻辱,他勇敢地拿起了笔,孜孜不倦,不屈不挠,终于用自己手中的笔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这也使人想起以前美国有位毫无声望的年轻律师。一次,他为了一次重要的诉讼事件赶到芝加哥。当地几位著名的律师对他毫无欢迎的表示。他跑去拜访他们,也到处受人白眼。因为那些律师自视清高、目中无人,认为自己和这样一个年纪轻轻、资格尚浅的人往来未免有失身份。然而,他并未因此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而是从中受到警策,锐意进取、挑战自我。他说:“我从人的白眼中看出自己的学识经验远远不够用。我发现自己应该学习和尚未学习的事还多着哩!”于是,他发奋努力,矢志不渝,果然获得了很高的地位,当上了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人处在逆境,会遭到挫折、贫穷以及世俗的磨难、压迫和围困。弱者会因此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强者则愈挫愈奋,勇往直前。因此,如果你正处在逆境中,你不妨将你所受的屈辱看作是一根鞭子。只要你正确对待这根“鞭子”,他就会鞭策、激励着你,书写新的辉煌!
【1】请解释“把屈辱当作鞭子”一句中“鞭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______,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3】说一说“只要你正确对待这根‘鞭子’,它就会鞭策、激励着你,书写新的辉煌!”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认为逆境可以培养人才,你是否赞同呢?说说你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堂的神采。
(1)读了《北京的色彩》,北京给你的整体印象是 ,作者用极其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北京的 与 ,展现了北京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2)《我的百草园》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了 ,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 。
12、阅读《给颜黎民的信(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 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 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 ,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吧。
③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藉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 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④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你把自己的名字涂改了,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这是告诉了我所署的是假名。还有。我看你是看了《妇女生活》里的一篇《关于小孩子》的。是不是?
⑤就这样的结束吧。祝你们好。
鲁迅
四月十五日夜
【1】将下面的词语选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当然 黯然 通俗 风俗
【2】在给颜黎民的信中,鲁迅就“读书问题”谈了自己的三个观点,请用“_ __” 分别在①②③段中各画出一个关键句。
【3】结合关键句,可以提炼出第②段的主要观点是( )
A.要广泛阅读不同作家的著作
B.要读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
C.可以看一些世界旅行记或纪录片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淡鲁迅给颜黎民的信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的《桥》。这篇文章是一篇__________。
【2】这个片段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至______自然段写的是在洪水中,老汉和小伙子都牺牲了。第______至______自然段写的是五天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原来老汉和小伙子是一对父子。
【3】根据第2题把这个片段分成两部分,用“‖”标记。
【4】划分部分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按逻辑顺序、按地点转换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等,这个片段划分部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段还刻画了老汉这个人物形象,从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老汉是个( )的人。
A.不徇私情
B.爱自己的孩子
【6】这篇文章在结尾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14、世界上最爱撒谎的那个人
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在你小的时候,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你,不能撒谎,撒谎的小孩会长出长鼻子。可是,你后来渐渐发现,这个教你不要撒谎的人,原来最爱撒谎。
你最爱吃的东西,注定是她最不爱吃的东西。可是,有一天你透过厨房虚掩的门发现,她在啃你啃剩的鸡翅、鸡爪。
那天你在玩风车,满房间里跑来跑去,她正扶着门框不知在看什么。你呼呼地跑过去,碰到了敞开的门,门一关一下子就将她的手夹住了,听见她“啊”的大叫一声,你吓得大哭。她用另一只手攥着被夹的手,对你说,没事的,我不疼。她努力保持着有些难看的微笑,让你止住了哭。后来的几天里,你看到她的手肿得像小馒头。
你读初中,要住校,你舍不得离开她,她就说,谢天谢地你终于要住校了,我耳朵根儿可以清静几天了。你真以为她嫌你在家吵得慌,于是赌气头也不回就去了学校,两个星期没回家。后来,你听邻居说,你不回家,她伤心得抹眼泪呢。
你读大学了,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女生,经常给她买礼物,生活费往往花得精光。你写信回家,说要买辅导书籍,她很快就汇来了钱,说,只要是买书,我支持,我现在在村里的砖厂打工呢,活儿一点都不累。你暑假回家,见她没在家,就去砖厂找她。
离着老远,你就看见了她,她推着一个装满土的独轮车,腰弯成了弓形,在吃力地上坡。
你毕业参加工作了,风风火火地忙事业,天南地北地跑业务,有时经过家乡也不回家。她偶尔给你打电话,只是说,没事没事,就是想听听你的声音。在外面好好干,家里挺好的,别挂念家。年底回家,你去邻居家串门,邻居说,你这孩子,可真狠心,她的腿摔折了,你都没回家照顾她一天。
如今,你和她坐在一起时,每每看着她头上花白的头发,总想给她讲讲小木偶匹诺曹的故事。但是,现在你也学会了撒谎,你买了贵重的东西,总是把商场贴的标签撕掉,然后告诉她,很便宜,商场大降价呢。于是,她才不会生气。你在工作上遇到了挫折,受了很大的打击,但是你给她打电话时,总是用很高兴的语气,说,我工作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现在的你渐渐成了一个爱撒谎的人,和你那个爱撒谎的母亲一样。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撒(sā sǎ)谎 鸡爪(zhuǎ zhǎo) 骨折(zhé shé)
【2】“世界上最爱撒谎的那个人”是指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概括“原来最爱撒谎”的那个人都撒了哪些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2.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改为“把”字句)
3.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改为陈述句)
17、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梯栏杆旁。(改为“被”字句)
(2)小萝卜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3)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用加点词造句)
(4)小萝卜头大概是刚下课。(修改病句)
(5)这种虫子陪伴着常年里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缩句)
(6)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7)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照样子写一个比喻句)
18、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任选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八月,天气极热。鸡套拉着翅膀,狗吐着舌头,蝉热得不停地叫。(热)
忙 冷 吵 辣 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20、按要求写句子。(8分)
⑴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缩句:
⑵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⑶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4)他非常着急。(改成比喻句)
21、习作展示。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可以是一种动物,也可以是一种植物,想象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的,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融入自己的感受来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