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狼 ( )的羊 ( )地说
( )地喊( )的水 ( )地跑
2、课文回顾。
1.学了《树之歌》,我知道银杏和水杉又被称为“___________”。
2.二月___________初开放,三月___________红十里。
3.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常用“树无根不长,___________”这句话来教育我要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3、填量词。
一(______)井 一(______)石崖 一(______)葫芦
一(______)河 一(______)缝 一(______)秋风
4、根据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内容填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意思更具体
①池塘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脑袋,________的身子,甩着________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②荷叶上蹲着________,披着________的衣裳,露着________的肚皮,鼓着________。
5、按课文原文(原意)填空。
1.人们想出种种________管住我,让我光做_________,不做_________。
2.敕勒川,________,________穹庐,笼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条条________驶过_______,一串串_________升上天空。
4.危楼________,手可摘星辰。
6、读拼音,写词语。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老渔夫为了就三毛才掉下河死了。(_______)
2.为了看人家店里的烤鸭,三毛被弹簧门撞翻在地上。(_______)
3.三毛扶摔倒的小女孩,得到了阿姨的夸奖。 (_______)
4.三毛没有帮助一个司机和他的老板推车,他不是乐于助人的人。(_______)
5.妈妈叫三毛浇花,可是小弟弟把花栽了,送给爸爸了。(_______)
8、根据读书积累,用“√”和“×”判断对错。
【1】两个官兵来找马良,不许他再画最凶的鸡,最恶的狗。让他要画最可爱的鸡,可爱的小狗——《神笔马良》( )
【2】小公主必须6年不说话不笑才能救哥哥们——《七色花》 ( )
【3】爱丽丝在梦里梦到的红桃皇后温柔善良——《爱丽丝漫游奇境》( )
9、根据文意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____)
2.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不知怎样分才好,索性把奶酪送给狐狸吃了。(____)
3.因为乌龟有四条腿,所以乌龟也是小蝌蚪的妈妈。(____)
4.松树和柏树的叶子四季都是绿的。(____)
5.露西给爸爸写信,第一次写“我们”过得很不好,第二次写“我们”过得挺好。(____)
6.新疆这么多的葡萄干是人们直接把葡萄晒干的。(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____)
2.《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描写了草原壮丽的风光。(____)
3.雪孩子救了小白兔,他自己却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chà)紫(zǐ)嫣(yān)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少愉快呀!”
【1】故事一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描写了高尔基的儿子种的花的样子。
【2】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3】文中两处写到“美好的东西”,第一处指的是( ),第二处指的是( )。
A.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 B.鲜花。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从这个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尔基的儿子是一个热爱祖国的孩子。( )
(2)这个短文告诉我们,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
(3)高尔基是一位很会教育孩子的父亲。( )
12、阅读。
夏夜
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睡了。
水池里,睡莲花闭(bì)上了美丽的眼睛,绿绿的叶子上,停着一只蜡(qīng)蜓(tíng),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
池边的草地上,青蛙呱呱地唱歌,蟋(xī)蟀(shuài)在弹琴。
天上,月亮婆婆笑弯了眉,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风儿轻轻地吹着。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
夏天的夜晚多美啊( )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 )句话。
【2】文中出现的动物有( )、( )、( )、( )。
【3】短文里把青蛙的叫声写成( ),把蟋蟀的叫声写成( )。
【4】画“ ”的这句话中,“小飞机”指__________,“机场”指_________。
【5】给短文最后一句话的(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3、课内精彩阅读。
_________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___秋天叶儿红,_________四季披绿装。
【1】按原文填空。
【2】照样子,写一写:榕树壮 松树_______ 桃花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把梧桐树叶比作_______,我还能写出:银杏树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
14、开心阅读。
一件棉衣
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
我们也记不清主席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冬了,可能是才到陕(shǎn)北的那一年换上的。 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 我们要给主席换件新的,说过好几次,主席总是说:“ 现在抗(kànɡ)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 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
【1】本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毛主席的棉衣是什么样的?用 “ ” 把句子画出来。
【3】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
【4】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新棉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课文,回答问题。(12分)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 , 盛 。北京新建了许多 。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 拼成图案的 。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读了这段我知道:北京有许多 和 ,交通十分发达。我还知道北京的绿化做得很好,道路两旁有 和 ;立交桥的四周有 和 。
(3)我从“来来往往”和“川流不息”知道了 。
(4)用“ ”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比喻句。
你来写一个:
16、照样子,写句子。
(1)老师一边说,一边挥着粉笔在黑板上自由地画。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冬天,我就变成小雪花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有时候——有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同学们,通过学习《黄山奇石》,我们一起去“游览”了黄山。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有趣极了。下面请你当导游带大家参观一下黄山怪石吧!请你从以下几块石头中选择一块向大家介绍一下。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旅客们,大家好!下面我向大家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写一写。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下列词语造句。
(1)翅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傲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兴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好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这是什么地方?这群小鸟和小女孩在干什么呢?展开想象,用几句话写一写。写完后读一读,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