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字组词。
缩________ 甩________ 秧________ 缝________
宿________ 电________ 殃________ 逢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全神_____注 排山_____ 海 _____飘带舞 弄巧_________
沧海一_____ _____芳自赏 _____首挺胸 居高_________
(1) 再写一个和画“ ”词语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2) 以上词语中,形容极其渺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她本来有意露一手,慌忙间反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盐当糖撒了。 (选词填空)
3、请你解释下面的这句话。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各写2个词语。
(1)与戏曲有关的词(字数不限):唱白脸 _________ __________
(2)“AABB式”的成语:跌跌撞撞 _________ __________
5、日积月累。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
3.莫道君行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6.树欲静而风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后作答。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点明诗人游览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________。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
【5】这首诗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7、古诗在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解释词语。
社林: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所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联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和“半夜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以及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
C.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江南山乡夏夜的优美景色。
D.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词。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①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②能令山俯仰,风船③解④与月徘徊。
注释:①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②水枕:躺在船中。 ③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④解:懂得。
【1】古诗一: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二:这首诗歌描写了西湖的__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情感。
【3】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请你从每首古诗中各选择一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古诗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二: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点?(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首古诗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与理解。
夹竹桃(节选)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的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飘 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 cī chī ),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 果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chóng zhòng )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或词语。标在答题卡上。
【2】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这一句话来写的,而“我”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的原因是:_______
【3】文中的“亚洲”指夹竹桃在月光下地图一般的影子,那么“远渡重洋的海轮”是指________,“游鱼”其实就是___________。
【4】你觉得夹竹桃的影子还像什么?发挥想象,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子再写一句。
我幻想它是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 他现在在哪儿 上帝啊 保佑他 救救他 开开恩吧 她一面自言自语 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1】给短文不上漏掉的标点符号。
【2】桑娜寻思着什么?轻用“ ”画出来。
【3】桑哪家很穷,表现在哪些方面?桑娜家穷还收养了两个孤儿,说明桑娜人
11、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朋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湿润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和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儿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开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贡献我的身、我的心。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1)读文中画“ ”的部分,联系上下文,说说是什么让作者感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画上“____”,再仿写一个比喻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全文共出现了几次?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要离开祖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刘继荣
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这是因为每次考试,女儿常常排名二十三。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问: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
中秋节聚会,亲友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儿,也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而12岁的女儿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也极为尴尬。
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我们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孩子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一沓沓地做。最后得了重感冒。我只好放弃了揠苗助长活动。
周末郊游时,发生了意外。两个小男孩儿,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大人们连劝带哄,怎么都不管用。最后,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打破了僵局。
期中考试后,女儿的成绩还是中等。班主任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
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都写着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班主任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你这个女儿,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歪着头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孩儿打动了。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
1.解释词语。
愕然:
疲惫:
祈求:
2. “我只好放弃了揠苗助长活动。”句中“揠苗助长”在文中具体指 。
3. “我”一开始希望女儿成为怎样的人?现在“我”的想法有什么改变?
4.说一说,小女孩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3、课内现代文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②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③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儿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元宵节吃汤圆:寓意____________
【2】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B.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C.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D.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
【3】认真阅读短文,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 人们的活动 | 详略安排 | 表达作用 |
正月初六 | ______ | 略写 | 这样写的好处: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
______ | 春节结束 | ______ |
14、阅读短文。
骆驼是怎样打败狼的
在(广袤 宽广)的沙漠或者草原 ,骆驼的天敌只有狼。狼一向以凶残(著名 著称),它用牙齿作武器,征战厮杀,获取食物。
在这一点上,骆驼肯定不是狼的对手。不过,骆驼却有另一手一它的生存手段不是进攻,而是逃跑。
每当骆驼与狼相遇,狼总是(急忙 急切)地发起进攻, 企图速战速决;而骆驼却从不仓促应战,常常是吼叫一声,便撒开四蹄狂奔起来。
狼哪里肯放弃就要到嘴的美味,于是拼命追赶。它没有料到, 这一追就恰巧中了骆驼的计,狼必死无疑。
一开始的奔跑速度,骆驼当然不如狼,但跑着跑着,狼就慢下来了。骆驼见状就主动放慢速度,给狼一点鼓励,一点希望。狼果然中计,继续用力追赶,骆驼就继续逃跑,表现出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实际上真正精疲力竭的是狼。
骆驼一点一点地把狼引向无水无食无生命的大漠深……狼用完最后一点力气,四肢发软,口吐白沫,便呜呼毙命了。
而此刻,骆驼的力气还足。就这样,骆驼打败了自己的天敌。
“马太效应”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骆驼是食草动物,狼则是食肉动物。初听上去,作为弱者的骆驼打败作为强者的狼,似乎是天方夜谭。事实上,弱者是可以打败强者的。
其实 ,骆驼不是把狼打垮的,而是用耐力和智慧把狼拖垮的。在这一点上,骆驼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极限), 扬长避短,最终取得了胜利。坚持到最后,所有的不利因素全部消失,一举改变最初被动挨打的局面,骆驼成为胜者,成为强者。
狼的贪婪本性害了自己,而骆驼正是利用狼的贪婪本性救了自己。由此可见,狼是被它自已打败的。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什么是“马太效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骆驼是怎样一点一点地把狼引入天漠深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短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骆驼发挥自己的优势一耐力 ,扬长避短,最终取得了胜利
B.骆驼力气大,牙齿锋利,所以狼打不过它
C.狼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它的贪婪本性
【5】从文中骆驼的身上,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型转换
(1)全国人民支持申办奥运会。(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会允许台湾离开祖国的怀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么能挑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在奔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中国女足那种拼搏奋斗、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仿照例句所用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要求写句子。
例:店里冷。
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
(1)声音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几天的饭费。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是不能不吃的。
变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要求: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事情使你感到难忘或使你高兴、自豪、痛心、委屈、气愤……请任选一件写下来。 注意:(1)自己命题。(2)要表达出真实的感情。(3)要做到有具体内容,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