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1)这三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夏天是________的季节。
(2)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
★小草绿,柳条绿,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园是一天一天地变成熟。
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上面的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了地球的________,说明地球对人类而言非常珍贵。
(2)请你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任选一种事物描写,说明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传真。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描写月亮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前者表达_______,后者表达_______之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这句是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重大战役。“暖”字暗示了_______,“寒”字暗示了_______。
3.陆游曾经说过“位卑_______”,爱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
4.春风徐徐,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地吟诵:_________,_________。
5.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_____,天空是_____,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zhòng bài nián chú fáng
____ ____ ____
xiū sè líng lì cì wei
____ ____ ____
4、理解词语。
清鲜:______________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
柔美:______________
境界:______________
迂回:______________
洒脱:______________
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
拘束:______________
5、先补充四字词语,再填空。
自( )自受 呆( )呆( ) 惟( )惟( )
以上这些词语中,展现了绘画魅力的词语是____________,与“自食其果”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6、阅读欣赏。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中诗人所见之景。
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七八个”说明了_______,“两三点”说明了______,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2】“忽见”的意思是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
9、浓浓乡愁。
乡愁
故乡的歌是
总在
故乡的面貌却是
仿佛
离别后 乡愁是
永不老去
这是 的一首现代诗,全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
10、开心阅读。
燕子的双腿被一个小孩“喀嚓”一声剪断;
奄奄一息的小猫“扑”的一声被抛向疾驶的车轮;
正在河岸上蜕壳的蜻蜓,被一双散步的脚有意识地踩扁;
鲜花被两个谈情说爱的人漫不经心地一瓣瓣撕碎、揉烂、碾成泥……
树上鸟窝里的幼鸟成了人类幼儿的玩物,任凭它们的母亲绕树嘶叫,直至心力交瘁,坠地而死。
顽童们兴奋地往返奔跑,享受踩踏虫尸所发出的脆响。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也许,与浩瀚人世相比,这些只不过是一出出不足挂齿的小小杂乱的悲剧而已,但不知几时开始,人类潜意识里有座冰山,人性就变麻木、冷漠、甚至残忍,以肆虐他族之苦,养已欢颜,并引为闲适雅趣。
生灵何罪之有?
就因为看不见它流泪流血,
就因为听不到它呼痛呼救,
就因为人类比它强大,
我们就可以任意践踏、蹂躏、摧残?
再微末也是生命,是比人类更加脆弱的生命。
人对世界总是不满意,却从不愿反躬自省,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些什么?
(1)用“‖”将短文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麻木、冷漠、甚至残忍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完成题目。
“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
①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触目惊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心寒”“悲哀”两个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这个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一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和( )两个环节。
【2】人们瞻仰五星红旗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感情?( )
A.表达了人们对新中国无比热爱的感情。
B.表达了人们喜欢国旗的感情。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 )次写到“掌声”,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学与问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能者为师”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作者举了哪个具体事例?
____
【2】文中举“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例子是为了证明“____”这一观点。
【3】文中画线的“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原因是:____
【4】读了本文,你觉得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
【5】仿照本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 黄 山
①黄山,这是多么吸引人的地方啊!没想到,我有机会会跟妈妈一起去游览,这多么令人兴奋哪!
②一进黄山,最先(应 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泻泄)的瀑布。瀑布顺着山沟蜿(蜒 蜓)曲折流到我的脚边,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望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 冰凉冰凉的泉水真比吃冰柜还凉快!我多么喜欢这儿的泉水啊!
③向上望,黄山真高啊!高到望不到顶头,一个个山峰直插云霄。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黄山真险啊!登“天都峰”的山路几乎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九十度直角,非得拉着铁(锁 索),用力才能爬上去。最危险的要算是:“鲫鱼背”了,这是在两个山顶间(架 驾)起的一座天桥,不禁叫人胆战心惊,稍不小心,就会摔下万丈深渊。
④黄山的云海真美呀!近看,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俊 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 稳)实现,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⑤黄山啊黄山,你美丽奇妙,雄伟壮观,我深深地爱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机会,,再一次来欣赏你雄伟壮丽的风姿!
(1) 用“√”选择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曲折(qū qǔ)兴奋( xìnɡ xīnɡ)几乎( jī jǐ)不禁( jìn jīn) 淹没(méi mò )
(2) 用“×”画去文中括号里的错别字。(2分)
(3) 文章②-④小节主要写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描写“山”的特点,是从哪几方面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中“鲫鱼背”引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写黄山的云海,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2分)
14、按照课文内容回答。
1.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除了开头描写“悼念鲁迅”之外,还写了
、 、 、 四件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
3.詹天佑是我国 ,他修铁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4.《穷人》一课中,采取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等,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出桑娜是一个 人。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2)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把这句话改写为“把”字句)
(3)我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19、“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1.我把《水浒传》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园地。
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都可以成为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生活中处处有艺术,你学过哪一门艺术?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挑选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最难忘或者感受最深的故事写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