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名言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名言填空(填序号)。
①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听君一席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爸爸写的文章常常受人称赞,那是因为他读书肯下功夫,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草原》的作者是________,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________和蒙汉情深这两个方面来写的。
(2)《丁香结》是________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看到开得格外繁茂的丁香花,联想到_________。
(3)《宿建德江》中点明题目、交代泊船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过故人庄》中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乡村景色:“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诗人与友人相约:“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
3、默写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写清楚题目、作者,注意标点符号,要求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不写错别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内容将句子填写完整。
(1)法国顾拜旦被誉为“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________,那就______。做河里____,做林中___,做草地上___,做天空中_______。
(3)弈秋,通国____________。使弈秋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_____,一心以为_________,思援______而_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__。
解释:通国 ________。诲_______。惟________。
虽与之俱学,弗若与。句意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gē dā chóu bèi diāo kè jǔ sàng duò jiǎo
(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7、课内阅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 )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景物,从_____、_____中可以判断出来。
【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两首。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这两首诗都是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作者)写的。
【2】从上面两首诗中各找出一处对偶句,用“ ”画出来。
【3】在建德江,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_的;
在故人庄,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心是______________的。
【4】在古诗中,作者往往会借助一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江清月近人”中的“月”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还来就菊花”中的“菊花”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别轻看一小步
8岁那年,伯森·汉姆不小心从( )树上掉了下来,从此,伯森·汉姆患上了恐高症。
伯森·汉姆的曾祖母——94岁的格瑞斯听说了孙子的情况后,一着急,竟然从一百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了过来。格瑞斯的这一举动无意间创造了( )近百岁的老人徒步百里的吉尼斯纪录。
一位记者问格瑞斯:当你徒步而来的时候,你是否因年龄关系而动摇过?老太太笑着说:“小伙子,( )气跑一百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的。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格瑞斯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伯森·汉姆幼小的心。他开始给自己制订了( )训练计划,决定一步一步挑战曾经不敢逾越的高度。伯森·汉姆先是在附近的楼房训练,第一天,他爬了10个台阶,第二天,他爬了11个台阶,半年后,他就已经能够轻松地爬上四楼的阳台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伯森·汉姆在爬楼梯锻炼中,竟然喜欢上了攀爬这种运动。1983年,他徒手登上纽约帝国大厦,在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同时,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
有人问伯森·汉姆,成功的诀窍是什么?伯森·汉姆微笑着说:“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所以,我战胜的只是无数个一步而已。”
【1】将下面表示数量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一棵 一口 一个 一位
【2】画线句子中的“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作者在本文中述说得出的道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先说自己患有恐高症,再说自己制订攀爬计划,最后说自己成功了。
B.先由曾祖母的“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在伯森·汉姆身上发挥作用,最后得出“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
【4】在你身上有过“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的经历吗?请结合实际的例子简要地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呵护世界
①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请你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请你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世界。
②在面对自己时时触摸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您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 斥责、 怒容、 搪塞,或是 _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③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假若任凭这些情绪到处流泻感染,无疑会使眼里的世界变得灰暗,没有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这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④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的一件事:一位绅士路过橱窗,叫店员将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⑤在接触那些怕压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地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将下列数量词填人第②段的空缺处。
一声 一句 一时 一副
【2】对第①段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作者的心理活动。
B.该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对小女孩关爱蝴蝶的看法。
C.该句揭示了小女孩呵护蝴蝶的意义。
D.该句赞美了小女孩对美好世界的关爱,点明了文章的题旨。
【3】第②段波浪线的“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句中“呵护”和“关爱”的对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4】第⑤段中“细致”一词呼应了前面的词语:_____________
【5】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本文列举的两个事例。(每句话不能超过7个字)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6】联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觉得呵护世界还可以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迹(节选)
陈亚丽
先就园林景观来看,作为皇家园林的北海公园,无疑是大手笔园林设计的典范。北海的布局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根据中国古老神话而来的。传说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即“一池”东海,“三山”蓬莱、瀛洲、方丈。北海严格按照这个模式建造,“一池”是太液池,“三山”就是琼花岛、团城、犀山台。在这种建筑格局之下的园林,自然就多了一份庄重的气质。相比北海公园的严格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可就没那么多典故可循了。它也不讲究对称,庭院回廊的设计极少有重复之处。苏州园林也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柱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游览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 。
在苏州园林中游览,能忘记身在苏州城,但在北海公园中游览,却能感受到整个北京城的博大。北海里最著名的建筑物白塔,坐落在一个山顶的大型平台上:“巨大的塔身,沉郁,厚重,遮住半个天。在白塔身旁,居高临下,俯视京华,气象万千。环抱白塔的北海,是面擦得锃亮的大镜子。整个北京从四外托着这面大明镜,笼罩在淡淡的白烟里。中南海的湖光烟树对面相望;故宫化作一面黄琉璃瓦的海洋;西山黛色,若有若无。环顾天宇低垂,陷到脚下。这时,谁不万虑俱消、心旷神怡呢!”
(选自《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解释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
【2】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中 “一池” 指 ,“ 三 山 ” 指 、 、 ;北海公园的“一池三山”中 “一池” 是 ,“三山”就是 、 、 。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拟人句。
【4】北海公园和苏州园林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了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④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⑤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⑥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文章的观点是 ,对于这一观点,文章进一步做了阐述,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一个事例,写出叙述思路。
现象 | 问题 | 探索 | 发明或发现 |
___ | 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 |
___ | ____ | ____ | ____ |
【4】对照问题1和3,三个事例的叙述顺序和主要观点的表述方式的相似之处是_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利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5】“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一个“这样的事例”,用“现象——问题——探索——发明或发现”的思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出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这一句话来写的。
【2】在“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这话中,“晴”字上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安安静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习题。
材料一:截止2021年1月7日疫情实时数据报告如下:
疫情地区 | 新增感染人数 | 现有感染人数 | 累计感染人数 | 死亡人数 |
美国 | 245237 | 8463484 | 21857616 | 369990 |
法国 | 20489 | 2440297 | 2705618 | 66565 |
西班牙 | 23700 | 1734156 | 1982544 | 51430 |
中国 | 90 | 1284 | 97254 | 4795 |
材料二:
光明小学关于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2020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并快速在全球蔓延,让我们始料未及。在疫情防控中,我国人民齐心合力,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冬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光明小学向广大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防护意识,原则上不外出,外出需提前报备。有中高风险区域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必须如实汇报;有必须外出的,在提前报备的情况下,做好个人出行防护工作。 二、坚持每天对孩子进行体温监测和健康打卡。若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需第一时间上报;主动到县级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持发热门诊复学证明方可返校。 三、做好错峰上下学,并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家长每天需给孩子准备两个一次性医用口罩,要求孩子在上下学的途中佩戴。 四、科学健康饮食,杜绝感染。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活畜活禽食物必须生熟分开并煮熟煮透,不选择冻虾等冷链食品。 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整洁。做到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并把使用后的纸巾、口罩丢弃在有害垃圾箱内;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作息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应当早睡早起,保证孩子睡眠充足;坚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光明小学 2021年1月3日 |
【1】阅读材料一,从数据中,我们可以了解目前疫情的具体情况: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可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仍不可松懈,我们要继续做好“外出需提前报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相关工作,多措并举,确保疫情可防可控。
15、(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你己经看过好多遍了,老看还有什么意思?(改为陈述句)
2.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改为“被”字句)
3.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改为双重否定句)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课文是借对家乡小菜的( ),对炒小螺蛳情有独钟,表达深深的( )之情。(填空)
(2)课文运用的怎么不是插叙的方法呢?(改成陈述句)
(3)春天( )可以观赏祖国美丽的湖光山色,( )可以到家乡去扫墓祭祖。(填关联词)
(4)( )是家里做的,还是到餐馆吃的,( )未能吃出当年的味道。(填关联词)
(5)我对小螺蛳情有独钟。(改感叹句)
(6)小小的螺蛳令人魂牵梦萦。(仿写句子)
真是令 啊!
(7)烈火烧着邱少云的棉衣。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8)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和羽毛球。(改病句)
(9)广场上人很多。(改成夸张句)
(10)老师对班长说:“请你把本子发下去。”(改成转述句)
(11)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改成反问句)
(12)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伟大的工程吗?(改成陈述句 )
17、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遇到挫折和失败依然乐观,即使不高兴,也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的人。(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2.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改为“被”字句)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改为反问句)
_____
(2)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比喻句)
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
(4)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⑷在这知识竞争的年代,我怎能不努力学习呢?(改写成陈述句)
21、快乐习作。
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实施,可以写一份倡议书。如,号召同学们做一个文明小市民,节约用水,不适用一次性用品,倡议居民给垃圾分类。读读教材中所给的倡议书范例,和同学交流写倡议书需要注意什么,仿照案范例,就自己关心是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注意倡议书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