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同音字。
jǐn _________上添花 _________张 _________管 严_________
zào 干_________ 烦_________ _________音 _________热
yù _________到 _________望 _________习 培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纸盒子 ( )的新雨衣
( )的云彩 ( )的空气
( )的雨点 ( )的玻璃
3、知识回顾。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佳节,漂泊的游子不禁起了思乡之情,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这句话,是为了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
(4)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必背古诗词考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参议员们态度的变化是一根隐线,即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肯面对嘲笑,以他的________解决了问题,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是一种力量。
(2)林肯当总统时,美国爆发了________战争,“裂开的房子”指________,“完整的整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出或补充完整下面的格言、诗句、文学常识、读写知识等。
(1)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
(3)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5)五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篇文章的题目很重要,命题方式有很多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阅读《十五夜望月》,完成后面的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秋佳节,望月思亲,情真意切。从你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两句也是通过描写月亮,来表达诗人思念故乡,期待团圆的诗句。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下面对于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
A.这是唐朝诗人王建写的一首描写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
B.“中庭地白树栖鸦”是写那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C.“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通过委婉的语气,道出了心中入骨的相思之情。
D.这首诗写得很美,但没有体现“诗中有画”的艺术魅力。
7、古诗鉴赏。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写出了开采和烧制石灰石之难。
C.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语言也富有感染力。
D.“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诗人自己高尚的情操。
(2)请写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墨梅图题诗
, 。
, 。
【1】默写诗歌。
【2】对一、二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特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
B. 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一新
【3】对三、四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宏大抱负,鲜明地表现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B. 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喜欢颜色淡雅、清气浓郁的梅花,与表现诗人的人格和操守没有什么关系
9、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匆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过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作者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告诉我们日子在( )、( )、( )、( )、( )时逝去,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选取生活中寻常的事例让我们感受时间的流逝。
【2】画“ ”的部分用的是_____修辞手法。照样子我也会写。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 )的时候,日子( );
( )的时候,日子( );
( )的时候,日子( )……
【3】片段最后连用了“飞”“跨”“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
【4】我用《长歌行》中的诗句来勉励自己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段朗读时的感情基调是( )
A.豪迈
B.坚定
C.感慨
D.悲痛
10、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1)索溪玉位于哪个风景区:( )
(2)作者走进索溪玉的整体感受是:( )
(3)课文第3自然段的结构是( ),分别运用了( )、( )、( )三种修辞方法。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1、课外类文阅读。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一个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一向热烈赞成一天24小时的制度,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l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
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的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杀。
【1】短文讲述了地球的优点有:①__________; ②_______;③__________。
【2】___________ 使我们的生活免于单调,___________跟我们的睡眠习惯配合得恰到好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_________之情。
【3】怎样才能让地球“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请你写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渐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描述了“撒哈拉”的样子( )
A.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
B.处于一个绿茵时代
C.丰腴的沃土
D.植物枯萎退化
【2】对文中画线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句是( )
A.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把大量水分带到了撒哈拉。
B.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变成了大沙漠。
C.撒哈拉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
D.撒哈拉降下的雨水越来越少,江河湖泊日渐干涸。
【3】下面哪一项不是造成“撒哈拉”变成沙漠的原因?( )
A.乱伐森林
B.自古就是不毛之地
C.“季风雨”的变化
D.践踏植被
【4】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
A.沙漠——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
B.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沙漠
C.稀树草原——干旷草原——沙漠——青葱草原
D.沙漠——青葱草原——干旷草原——稀树草原
【5】“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接上文
B.引起下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13、 森林是什么(节选)
森林是什么?恐龙时代,人类原始部落时代,森林应当平行于一切生物,它悠久于人类,又受难于人类,忽然间好像又受恩惠于人类。现在全世界环保意识普及,众口一词,凡森林都要保护。
德国南部黑森林地区,有一座在松林中开辟出来的小城弗罗伊登施塔特,完全被密林包围,坐森林小火车可以到达。站在市中心广场,从任何角度都能见到无边的松林。
书上说,吃在法国,穿在英国,住在德国。表面上看,人们未来在居住方面就该学德国。我们在斯图加特居住的索里图德宫,当地人叫它皇宫,周围是走不到边的树林,多是橡树林,间杂小姑娘似的白桦。到秋天,橡子噼里啪啦砸头。皇宫后面的一片林子里钉有一块木牌,上面画有一只鹰,后面的林子里木牌上画了一只蝴蝶。开始我们并没注意这些奇怪的标志,后来很快发觉,德国是如此干净,干净得让人害怕!我们住处的周围没有蚊子、青蛙、蜥蜴、蚂蚁、蜜蜂,也没有蝴蝶,只有人,和人牵着的稀奇古怪大如豹或小如鼠的宠物。仔细观察,他们的密林里只有植物,少见动物。问了留学生,才知道这是今天德国人特有的困惑。德国的森林,大多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工种植的。战争结束,人们渴望平静安定的生活。大规模人工绿化的结果是,自生杂林被砍伐了。成片地种松树,种橡树,一年又一年地喷洒强烈的杀虫剂,动植物的生态链、食物链完全被破坏了。这是一种高度文明下的错误。今天的中国,很多地方正在盲目种树,重犯德国当年的错误。
人为了森林而制造森林,致使今天的德国孩子们,在标有蝴蝶的林子里很难见到蝴蝶。那种像两片彩色叶子一样飞舞的昆虫,在德国成了珍稀物种。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破坏(______) 平常(_____) 动乱(______)
【2】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德国哪几个地方的“森林”?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指出了一些国家的人们在“森林是什么”这个问题上犯下的错误是:为了森林而盲目地制造森林,___________ ,成片地种松树,种橡树等,严重破坏了动植物的 __________。
【4】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在“森林”这一问题上应该怎么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运输能力约为6.5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载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节选)
材料二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我需要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我请来“健身教练”——科研人员助我一臂之力。
③“教练”决定先帮我减腰部赘肉。经过多次试验,他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这种设计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④“教练”十分严格,连我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他通过控制加工温度等方法尽可能让我的外部壁板变薄。这样,我的体重又减轻了30千克左右。
⑤不仅如此,我的“教练”连货架也不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多种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
⑥瘦身计划圆满完成,我变得既轻又强壮。
【1】小明想了解天舟一号的基本情况应该阅读材料______,可以从中了解到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况。
【2】阅读材料二第③④⑤自然段,“我的瘦身计划”先减腰部赘肉,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再去除“皮下脂肪”,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又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
【3】两则材料都介绍了天舟一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和( )
A.材料一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介绍了天舟一号的性能。
B.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C.材料二主要写了怎样给天舟一号“瘦身”。
D.材料二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5、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字。请将句子中的“说”改一改。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大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我们热爱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2)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转述句。
汤姆•索亚叹了一口气,对妈妈说:“妈妈,您可以帮我把门关上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把王鼎钧先生的这段金言送给每个学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 )坚持梦想,( )能最终实现梦想。
③( )小明知道那样做是错的,他( )不会去做了。
19、句子加工
①在战士们的一片欢笑声中,我慢慢地了解到这个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巨浪扑上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把想法毫不保留地全部讲了出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园地我驰骋(30分)
题目:生活因----------而精彩
提示与要求:追求美好的理想,享受爱心的阳光,体验亲情与友情……生活是多么精彩!请选取自己在生活中曾有的经历,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写:追求、爱心、友谊……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