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白山高考历史第三次质检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梁启超思想曾多次转变。19世纪末他追随康有为宣传维新;20世纪初又接受进化哲学,思想主张转向民主共和;1919年在《欧游心影录》中,他主张尽弃西方思想,回归中国传统思想。梁启超思想的变化折射出

A.知识分子思想与时俱进

B.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

C.清末民初社会转型艰难

D.资产阶级的妥协软弱性

2、1537年,西班牙法学家发表的《论新近发现的新印度群岛》提出人有三项自然权利:传教的自由、旅行的自由和交通贸易的自由,违反者立即沦为人类共同体的敌人。该学者的言论旨在(     

A.鼓励世界文明的交流

B.论证自然权利内涵

C.服务于欧洲殖民扩张

D.重建人类道德秩序

3、16世纪晚期的中国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但此时辣椒多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的;18世纪中后期,辣椒作为餐桌调料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开来;据统计,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国种植,“辣文化”覆盖人口超过5亿。材料深刻反映了(     

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中国人地矛盾的激化

C.远洋粮食贸易的兴盛

D.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

4、专业户是指我国农村专门从事某种农副业的家庭或个人。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带头勤劳致富,是农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应当积极支持。这里说的“新”是指它(     

A.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B.引领着土地所有制调整的方向

C.反映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趋势

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启

5、从下列两幅图的不同,可看出一战后(     

A.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B.社会主义力量得以壮大

C.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D.欧洲民族国家普遍复兴

6、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反映出

A.农民生产时间得到保证

B.政府不再抑制土地兼并

C.传统小农经济出现了突破性发展

D.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7、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为防止日本进一步图谋台湾,清政府加强了守备,并于1885年正式宣布在台湾建省。这反映出(     

A.政府海疆防御意识提高

B.传统的宗藩体系已经解体

C.中央政权开始经略台湾

D.中国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

8、欧洲人对世界地理范围的认识,在17世纪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A.阿拉伯人在欧亚非频繁的贸易活动

B.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

C.亚历山大国王持续的对外战争

D.罗马帝国加强不同地区间联系

9、历史学者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的思想

A.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

B.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

C.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D.未突破传统文化樊篱

10、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维护方国联盟的秩序。周克商后,殷商故地“其民易煽,其地易震”,同时,殷商属国还与殷民相互勾结,制造动乱。《左传》记载到:“周公吊二叔之不贤(武王弟管、蔡与商遗势力武庚勾结叛乱),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据此可知,周初

A.君主集权制度的确立具有必要性

B.统治者推行新的统治模式势在必行

C.地缘政治取代血缘政治已成定局

D.防范商周贵族的联系成为当务之急

11、19世纪40年代,英国一个职业骑师在一个赛季里参赛次数是350次,行程大约是4270英里。到19世纪末,骑师参赛次数则达到800次,行程大约达到10770英里。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赛马装备的改进

B.工人休闲娱乐时间增多

C.铁路运输的发展

D.现代时间观念逐渐形成

12、下面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沿海与内地工业投资额占比简表,据此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     

年份

沿海

内地

1952年

43.4%

39.3%

1957年

41.6%

49.7%

A.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工业生产技术提高

C.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D.工业布局趋于合理

13、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各级文职官员,严格文官工作考核,以此作为文官晋升的依据等。报告为以后文官制度改革提供了基本准则。这一做法(     

A.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B.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经济秩序

C.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

D.表明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力

14、有学者指出,“和约确立了一个崭新的不同于以往的欧洲国际体系——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国家在边界内拥有最高权力,废除了教会对国家具有高于主权的政治权威;认可了国家主权、领土与独立等规范未来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该国际体系下(     

A.各主权国家间的常设使馆相继设立

B.国际法应用范围扩大到美洲和亚洲

C.废弃战争的承诺仍未真正得到实行

D.法西斯势力借此煽动民族复仇情绪

15、据《汉书·赵广汉传》记载,赵广汉被萧望之劾奏不道罪名后,被下廷尉狱审理,廷尉将拟定罪刑上奏皇帝,“天子可其奏”,广汉获腰斩刑。这表明汉代(     

A.治国注重严刑峻法

B.司法审判程序化

C.法律教化功能强化

D.推动法制儒家化

16、根据北洋政府规定,文官考试合格人员学习期满后,可被授以荐任文职或技术职任用。事实上,如史鼐1920年任主事,杨晋源1924年任佥事,陆懋德也是在1924年才取得教育部视学的位置,而他们在1918年即已学习期满。这可用于说明,北洋政府时期(     

A.公务员选拔体现出新旧交织的特征

B.注重对官员的甄别审查

C.文官制度实施过程中效度出现偏差

D.文官制度已经初具体系

17、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对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有很大启发的中医学典籍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肘后备急方》

18、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唐至宋,形成了高度繁荣的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不少西亚商人带来了西方宗教,中国科技也相继西传。这可以用来说明海上丝绸之路(     

A.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B.加强了欧亚之间商路联系

C.与欧洲地区实现直接往来

D.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19、中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政权“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这一政权是

A.辽朝

B.金朝

C.西夏

D.元朝

20、如表为1941年年底晋西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委各级干部成分情况统计表。这一干部成分构成 (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其他

县长

4.3%

26.1%

39.2%

13.3%

17.1%

县科长、干事

8.1%

28.6%

31.9%

26.2%

5.2%

区长

4.4%

23.6%

42,7%

25%

4.3%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体现了全国联合抗战必胜的信念

C.有利于消除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

D.适应了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

21、下图为租庸调制简图,这一制度(     

A.利于保证农民不违农时

B.推行单一的货币税

C.以全体男子为计征对象

D.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

22、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

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

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

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

2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在这里,“自然的方法”指的是

A.世袭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官僚制

24、1820年,美国华盛顿城市宪章规定:华盛顿城的居民应该继续成为一个法人和政治实体。可以拥有以法人的名义参与提起诉讼和被诉讼、控告或被控告等自然人的权力。1831年普罗维登城市宪章中,明确了“普罗维登的居民应该继续成为一个法人和政治实体”。美国这类城市宪章的出台(     

A.平衡了联邦与州的关系

B.推动了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

C.意图是扩大城市的规模

D.奠定了城市自治的法律基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程朱理学:

1)二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平:北宋时期湖北黄陂人;

(2)地位:学说也称为"洛学",与同时代的张载所创的"关学"颇有渊源,二者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3)著作:《遗书》、《文集》和《经说》等,均收入《二程集》;

(4)思想:___________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熹:

(1)生平: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2)地位: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3)著作:《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4)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化___________

26、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文学集中反映了现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神生活危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________;这是其中一个特点。

27、________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8、1945年,___________成立,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__________和国际收支平衡。

29、能源结构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隧着发电机的创制成功,________逐渐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的________.人类社会进人“________”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以及之后创制成功的柴油机,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新能源。)

二、选择题

 

30、____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

31、表现

(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⑦_________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校招收⑧__________,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32、康德的地位是近代____________上划时代的哲学家______________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33、诸将下列历史与其发生地相匹配

答题要求:请把地图中的序号填写在下列括号内。

A.华盛顿会议(   )   B.十月革命(   )   C.开罗会议(  

D.萨拉热窝事件(   )   E.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4、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 ______  ”学说,其代表作是《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吸收,形成了宋代程朱理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何认识“理”和如何实现“理”两方面,朱熹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差异?

(2)概括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展现的时代新特征。

36、西方思想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材料二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2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怎样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请回答: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4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启蒙运动在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8

 

37、“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王安石”两幅图片,思考:两个人的改革一成一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国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

——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39、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