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期末娄底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桂花雨》一文中“我总是缠着母亲问”,这个“缠”字,正确解释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迫不及待摇桂花的心情。

B.我很淘气,不懂事。

C.“我”嘴馋,想吃桂花。

D.“我”是一个难缠的人,搅得母亲做不成事情。

2、陈淼淼妈妈的影子是什么颜色?( )

A. B. C. D.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视 国子

B.恐 人 威

C.号 宽

D.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规范书写词语。

 

 

5、课文回忆录。

本文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以“__________”为题,“________”为线索,写了作者童年时代的“_________”,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宋代理学家朱熹告诫我们读书要做到“三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同桌很不喜欢读书,你想劝他珍惜时间,趁年少抓紧时间读书,以免将来后悔。你会用岳飞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劝告他。

(2)古诗中有静有动,有“音”有“画”有“色”,你看,“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你听,“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

7、看图填空。

右图出自四大名著里边的《_____________》,图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组词(4分)

俏(   )瞻( )魂( )辩( )

削(   )檐( )瑰( )瓣(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精彩阅读。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飘香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规划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读读母亲说的话,母亲这样说是因为( )

A.杭州的桂花没有故乡的桂花香。

B.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

C.杭州的桂花数量少。

D.没有“我”和她一起摇桂花了。

【2】由文中母亲的话,我想到的故乡最有特点的事物是______

【3】第2自然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_______之情。

10、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说话要说明白。作文是把话写在纸上,更须把话说明白。一句话是由一些字和词组成的____所以一字一词都要用得正确____要不然____那一句话的意思就不会明白____这样,我们写一句话,不要随便想起哪个字就用哪个字,必须细细去想,哪个字最合适。作文是费脑筋的事。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随便______  明白______

2一句话为什么要一字一词都要用得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手比头高

我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眼睛直直地瞪着你,高声数落。在我顶嘴拒不认错的时候,他甚至会粗鲁的攥紧老拳,连眉毛都竖起来,样子可怕极了。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那些日子,面对盛怒的父亲,我伤心又沮丧。我默不作声,心里却在说:不要再像管小孩子一样管我!

那时对生活对工作都有许多自以为得意的想法。我讨厌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对父亲给予我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之类的评价嗤之以鼻。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家人,我拥有了许多听众,我的同学、同事和新交的朋友都愿意听我演讲。我眉飞色舞地对家人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演讲是一门实用性恨强的艺术,拥有听众,就拥有成功。父亲朝我一瞟:这么说,你的知音可多了?”我愈发得意起来:那还用说,当然啦!”我忘情地等着父亲更热烈的赞扬。

可是我想错了,我抬头看见坐在对面的父亲正一脸怒气地盯着我。他眉头拧起来,脸绷得紧紧的,把筷子放在一边。我感到惊愕,避开父亲的目光,自言自语地轻声说:我哪儿说错了吗?”

你以为你都对?”父亲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对个屁!”

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简单,这 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

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来,挥着胳膊大声命令我:把手举起来!”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家人都不知怎么回事,只有母亲附和着也叫我把手举起来。我再也咽不下这口气,拔腿走出房间。

父亲在身后高喊:给我回来!”

可我没听,我想以出走迫使他明白自己是过分了。

然而,没等我跨出房门,就被父亲一把抓住了。他紧紧握着我的胳膊,使劲让我转身。我看见父亲已鬓发花白,愤怒使他的脸涨得紫红紫红的。我从对峙中软下来,让他把我拽回餐桌旁。他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的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讲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父亲一口气说下来,我在他的眼中看到有泪光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的这一席话如同掠过平岗的疾风,一下子启开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悟出了自己的浮躁与浅薄。望着父亲因激动而泪光盈盈的眼,我感受到了他急切却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会有的期盼!我浑身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那句话一直在心头: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嗤之以_____ _____)(_____其谈 _____不作声

_____不及待 一事无_____ 眉飞色_____

2说一说本文第一段画线句子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手比头高的真正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错怪了父亲什么?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父爱昼夜无眠

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饭毕,他们又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瘦弱的擦背工正在给一位肥硕的浴客擦背,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女哟。

⑧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⑨“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⑩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落英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气呵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情感。

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中的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你如何理解题目中的“昼夜无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说明性文章《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①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 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②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

③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④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⑤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⑥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⑦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

【1】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打比方       B.下定义     C.列数字     D.做比较

(1)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       

(2)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          

(3)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        

(4)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     )(     

【2】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形成的像冰的魄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B.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C.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D.可燃冰这种新能源的产业化开采,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但人类有可能解决好它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

【3】2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__________,让世界看到了希望。

【4】写出文章第②-⑥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燃冰形成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练习。

信任

冬日的寒风凛冽地刮着,街上的人们行色匆匆,我夹在人流里快步疾行。忽然,我的羽绒服被人拽住了,低头一看,一只粗糙而略显肮脏的手正紧紧抓住我的衣袖,顺着那只手,我看到了它的主人,一个满头银发的农村老年妇女。我心里一紧,知道遇到要饭的了。

我们小区外面的这条路上,每到秋收过后,就会出现几个要饭的,他们不断地向路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出来探亲迷了路,孩子精神有病走失了……编造出种种理由,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要钱。有好心人给了钱,他们还不走,乐此不疲地继续着这项创收的门道,直到来年春节前才不见踪影。我在心里思忖着如何来对付这个老人。

那老妇人抬头看着我,闺女呀,求你件事。得,演出开始了,我心里暗笑。按照我的一贯方针,为了避免他们继续纠缠,此时我应该拂袖而去。但是那老人叫了我一声闺女,让我这位自己的闺女都已长成大姑娘的半老徐娘不免有些得意,决定耐下心来听她说几句。

你有什么事?我冷淡地对那老人说,无意中一抬头,看见老人身后几步之外,一个中年妇女正探头探脑地向这边张望,我心中不禁冷笑:还有个幕后操纵者!

我看着老妇人的手伸进她的衣兜,慢慢地拿出一张纸片。这把戏我见过可不止一次了,不用看我就知道:那上面一定歪歪扭扭地写着无法寻找的地址姓名,然后她就会开始向我述说,她按照地址去寻找某个人,找了好几天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我做好了准备,只要她一开始述说,我就给她指往派出所的方向。

闺女呀,你看看这是啥?老人把那张纸片送到我眼前。这是……是火车票啊。我有些吃惊地回答,心中暗想:要饭的玩出新花样来了?真的是火车票?!老妇人惊喜地大声问。真的是火车票。这是×日从北京开往××的火车票。”“哎呀,这太好了!听到我肯定的回答,老妇人高兴地咧开嘴笑着,露出嘴里几颗残留的牙。

几步之外那中年妇女听到我的回答也笑了,快步走到我们旁边,解释说:这是俺娘,过年想回老家去。我给她买的火车票,她不相信,说我骗她,拿一张纸片糊弄她。俺娘不识字,非要自己到街上找个看上去诚实可靠的人,亲自问问。

听到这里,我的心一下激动起来,原来我之前的猜测全是错误的,这位不识字的老妇人,把我当作比她的家人还诚实可靠的人,而我却差一点辜负了老人家对我的信任。我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感到羞愧。

中年妇女笑着问老妇人,这下你相信了吧?”“相信了!相信了!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天挺冷的,咱回家吧。中年妇女搀扶着老人向前走去。闺女呀,谢谢你!谢谢你!老人边走边向我道谢,我微笑地说:您别客气。您慢走。

冬日的寒风仍在刮着,我望着老妇人蹒跚而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温暖。老人家,感谢您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了我,感谢您教会了我: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世界上仍然有一个词叫做——信任。

1老妇人与我接触的过程中,我对她产生过哪些错误的猜测?梳理文章,填写表格。

老妇人与我的接触过程

我的猜测

________

我以为遇到要饭的

老妇人开口求我件事

________

老妇人拿出一张纸片

我认为是老把戏,准备给她指向派出所的方向

老妇人把纸片递到我眼前

________

 

 

2赏析下面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你有什么事?冷淡地对那老人说,无意中一抬头,看见老人身后几步之外,一个中年妇女正探头探脑地向这边张望,我心中不禁冷笑:还有个幕后操纵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结尾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段的两个加下划线词感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标题信任的含义及作用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麻雀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常被有些人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麻雀的巢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蠢。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崔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蹋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滥成灾。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我国现在的问题是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了,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文中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             )。

A.麻雀的生活习性

B.麻雀比较聪明

C.麻雀是灭虫能手

D.麻雀是除草能手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麻雀是一种很愚蠢的小动物。( )

②麻雀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独居,远离人类栖息。( )

③我国现在某些地方已经听不到麻雀的声音了,这是有益无害的。( )

④麻雀有很强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

【3】反复默读下面一句话,回答问题。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麻雀常常被有些人认为是害鸟,甚至被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①上面这句话里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本句另找一个跟“几乎”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词语

16、美文冲浪岛。

杨志卖刀

  杨志是有名的杨家将的后代。因为脸上有块青色的胎记,就有了绰号叫青面兽。他从小学武艺,长大后成了一名军官。当时的徽宗皇帝要用南方的奇花异石堆起一座万岁山,殿帅府就派十个军官去太湖边押运石头。其他九个军官都顺顺当当地回来了,偏偏杨志空手回来。太尉高俅很生气,把杨志赶出了殿帅府。

  杨志孤苦一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他在刀鞘上插了个草标儿,别人就知道这刀要卖了。他在桥上站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叫牛二的流氓,这家伙一贯惹是生非,大家都怕他。

  牛二走上前来,抽出杨志的刀,问:你这刀卖多少钱?杨志说:祖上留下的宝刀,要卖三千贯。牛二撇撇嘴:这把破刀有什么好,卖得这么责?杨志说:这刀有三件好处。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

  牛二说:我不信,你去砍一个人我看看。杨志说:平白无故谁敢杀人?你不信,找条狗来我杀给你看。牛二说:你说的是杀人不见血,没说杀狗不见血’!”杨志不耐烦了,顺手一推,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爬起来,嘴里说着,来呀,是好汉就砍我一刀呀!杨志气极了,牛二却又拳打脚踢。杨志便对众人叫道:大家都看见的,我杨志没办法才在这里卖刀,这流氓不讲道理要抢我的刀!杨志火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只见寒光一闪,流氓牛二倒在杨家的祖传宝刀下。

1解释火从心底起,怒向胆边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志的刀有三件好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志被称为青面兽,水浒传中还有很多人物有绰号,请再写出两个人物以及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杨志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写杨志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还要写流氓牛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人体内的江河

人的体内有奔腾的江河,它是鲜红色的。这红色的江河就是血液。

人体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这是因为人的血液里有大量的红血球,红血球里充满了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它吸取新鲜的氧气时,带铁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就使血液变成红色。 也许你会奇怪,铁与氧结合会变成铁锈,为什么人体中的铁不会生锈呢?原来,血液中的铁被“镇”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可以吸取和放出氧,却无法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也就不会生锈了。

人的血液里还有白血球,白血球是圆形的。其实,它不是白色的,而是无色的,医生在验血时为了看清它们,才将它们染上白色。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它主要有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类型。中性白细胞能够对细菌展开攻击并加以吞噬,淋巴细胞能辨认感染、外来细胞及其他外来物质,并参与身体的免疫反应作用。对抗这些外来物质。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的另一组成部分。它们的外形和边缘规则的平板不同。血小板多数是两面凸起的椭圆球体,还有些是不规则的碎片。血管只要受伤,它们就会在伤口聚集,将伤口塞住,随后血浆中的化学物质就会促使血块形成,将伤口封起来。

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是三种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悬浮在血浆中,就构成了人体血液。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第 2 段中画括号部分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

【3】为什么说白血球是保卫人体健康的勇士?在文中用波浪线标示出来。

【4】本文第 4 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加点词它们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能恰当、准确表达下列语意的词,将它们分别写在横线上。

1)形容血液中的铁被封闭在血红蛋白的复杂结构里。

所用的词:________________                                

2)说明血细胞在血浆中不沉下去,而是以运动状态存在。

所用的词: 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人体的血液由_____________ 组成,说得再具体些,血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种成分。

1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②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③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画面名称

  画面地点

    画面形象

  画面特点

水田独钓图

 

 

    闲适

 

小树绝顶

    枝头闲立

 

黄昏低飞图

 

 

    空灵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觉得作者真的认为白鹭是在“望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见到白鹭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知道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与张志和的“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都描写了白鹭在天际自由飞翔、姿态优美的画面。

19、精彩的文天地

1)《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全诗中没有一个字,但从         

                 可以看出作者是写马。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2)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把你知道的至少写4

                               

3)写出上半学期你在课内阅读中积累的一段美文:                。你认为这段文字好在: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用画线的词造句。

风筝越飞越高,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4)妈妈的手紧紧地抱着生病的孩子。(缩写句子)

 

5)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6)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22、夏天的南京是我国的三大“火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给 的一封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截至2021年1月8日,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达8843万例,累计死亡190多万人。我们中国在这场抗疫大战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疫情期间,数百万医务工作者逆行而上,日夜奋战;钟南山、李兰娟,都已经七八十岁高龄,坚持奋斗在最前线;区志愿者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所有师生开启线上学习,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你还听到或看到哪些令你感动的人或事,你有什么话想对他(她)说,请用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吧。最后署名为李强,时间为2021年1月25日。

要求:1.书信格式正确。

2.能关注当时的场景,抓住感人的细节,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心里话。

3.正文内容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4.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在450字左右。

5.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老师、同学的名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