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100米赛跑马上就要开始了,选手们跃跃欲试,做好了准备。
B.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生活,让他失去了自我奋斗、自我成长的动力,
C.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借东风之势“借”箭成功,如期交箭。
D.李老师表扬同学时总能一针见血,大家都对她佩服不已。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屹立 挺立 矗立
①巍巍宝塔________在高高的山冈上。
②五位壮士________在狼牙山上,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③昏黄的天地间,几棵小树苗倔强地________在寒风中。
保护 掩护 爱护
④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________任务。
⑤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受到法律的严格________。
⑥我们要________学校里的一草一木。
3、下列诗文默写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洲作汴洲。
B.风一更,雪一更,聒瘁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生。
C.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 有的喜欢读书 作画 有的喜欢打球 弹琴 有的喜欢集邮 摄影 采集标本 编织手工艺品 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呢
5、积累与运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俭于家。
(2)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4)明月斜照在松林里,清澈的溪水缓缓流过,这让你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两句他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常常睹物吟诗:高树上的蝉鸣,在虞世南笔下化为“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看到深秋夜色,满天霜花,诗人张继写到“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亩塘清澈如镜,朱熹不禁吟出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
(6)诗中有美好的爱情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诗中有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1.dù jì______和zì sī______是错误的心理,chĭ xiào ______和huái yí______是与朋友相处的大忌,qī zhà______和损害他人míng yù______是fàn cuò______的行为。
2.尽管我们的wài mào______可能平凡,但我们做人绝不pīng yōng______,zì zūn______自爱,ài zēng______分明,讲究lĭ yí______,爱惜róng yù______,就会成为大家的băng yàng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本单元我们感受了________的黄山奇松,欣赏了________的黄果树瀑布,了解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我要为它写一句赞美的话________
⑵、迎客松________,枝干遒劲。虽然________,却仍然________,________。
⑶、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________。
⑷、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的菩萨,有________的天王,还有________的力士。
⑸、黄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绝”闻名于世。
⑹、 莫高窟不仅有________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________的壁画。
8、按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写怀》)
2.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___。(《题临安邸》)
3.鹰隼试翼,_____________。奇花初胎,_____________。(《少年中国说》)
4.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枫桥夜泊》)
9、拓展阅读。(6分)
“你骗谁!像你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绝不相信。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又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期望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的!”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躲藏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多么失望啊!那个持弹欲掷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说:“走吧!”
(1)“总期望有新的发现”是指 (1分)
(2)“不要瞎忙吧。”一句中“瞎忙”在文中是指 (1分)
(3)“他们多么失望啊”的原因是 (2分)
(4)为什么要用“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2分)
10、课外类文阅读。
美丽的兴凯湖(节选)
王晓廉 李积成
它不是海,却像海一样辽阔,像海一样磅礴。从遥远的地平线上聚集的白色波涛,连接成一道道雪墙,鼓动着,喧嚣着,一齐奔涌向前。一段波涛从高处跌落了,另一段波涛又卷起来,彼此呼唤着,牵扯着,追赶着,或迎着旭日,或驮着晓月,一排排向岸边扑来。毫不疲倦的兴凯湖波涛,就这样奔腾着,轰鸣着。
有时候,兴凯湖很温柔,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一点浪花。澄澈的湖水尽头与天空的青黛色连成一体,让你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青天。眼前的鸟儿在飞翔,你却辨不清是贴水低掠还是在高空振翅。蓝天上飘拂的白云倒映在水面,清晰异常,使你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鸟儿,正在云天翱翔。
【1】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态描写的方法,突出了兴凯湖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用“_____”画出第2自然段中静态描写的句子。
【3】为了突出兴凯湖的静,作者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衬托,进一步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给人的感受。
11、阅读检阅台。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美]马克·吐温
黎明悄然而至,黑幽幽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幽幽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儿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
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地睡在水面,化为一团氤氳的雾,与周边的天际连成一片。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岬角幽暗的倒影。
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一片粉红,在那边洒下一缕金光,还有那最美不过的一抹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
【1】根据短文,补充短语。
( )的树林 ( )的嫩绿 ( )的倒影
【2】短文按照____顺序,分别描写了密西西比河________时、________时和_________时景色的变化,写出了密西西比河黎明的美丽迷人。
【3】短文的第三自然段是_____态描写,按从_____到______的顺序写了树叶颜色的变化:
( )→越来越浓→( )→( )→氤氲的雾。
【4】短文最后一自然段说“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说它“真正值得铭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本文表达方式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了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安宁祥和的静谧之美。
B.主要采用了动态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热闹而非凡的动态美。
C.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优美又不乏活泼、自然、清新,让人如临其境。
D.短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的赞美和热爱。
【6】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听到“百鸟争鸣”却“一只鸟也看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第一自然段提到的景物,展开想象,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写密西西比河入夜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小长廊
新型玻璃(节选)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盗窃—(_____) 企图—(_____)
【2】作者要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却先写了博物馆里传出的报警声,是为了( )
A. 突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广泛用途。
B. 引人入胜,为下文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埋下伏笔。
【3】画“ ”的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节选)(11分)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sōují( )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kǎochá(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fènbǐjíshū( ),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dànshēng( )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1)查字典:(3分)
A.“垂”在字典里有四种意思:(1)东西的一头向下;(2)流传;(3)将近;(4)敬辞,用于别人。“名垂青史”的“垂”应选择第 种意思。 成语 中的“垂”应选第1种意思。
B.“携”一共有 画,其中第12画笔画名称是 。用“携”可组成词语: 、 。
(2)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3)仔细阅读这段话,从“一袭破衫”“终日奔波”“面对孤灯”“年老体弱”等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谈迁 、 、 、 的坚强意志与坚定的信念。(2分)
(4)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1分)
(5)读了这段话,一定让你想起了许多有关战胜挫折的明言警句,请选择一句写下来:
。(1分)
14、课外阅读。
挖 笋 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出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 )
A.能够食用;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的“胖”字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
15、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选填“梁晓声”或“吴冠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2】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的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手法进行描写,突出了我对小渔船的______。
【4】作者在文中写到“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这个船舱里的背影“永难磨灭”的原因是( )
A.背影中包含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让我很难忘。
B.背影说明父亲很节俭、很勤劳,让我难忘。
【5】“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童年的朋友
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信心。
【1】首句“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个自然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可爱的动物”和第2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一根不断的线”分别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一句中的“睁”能否改为“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鸟的天堂(节选)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学,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选文选自_______先生所写的《鸟的天堂》,主要写了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态描写的方法,从____觉和____觉两方面描写鸟儿的_________多、________多和_________多。
【3】下列对第四自然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鸟嬉戏、生动热闹的场面
B.按照由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先概写“眼睛应接不暇”,再具体写鸟儿热闹欢腾的景象
C.体现了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的特点,先写众多的鸟儿让人应接不暇,再细写一只画眉鸟的自由欢快
【4】选文最后一句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展开想象,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把“起初周围是静寂的”的情景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①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獗。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声入梦。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到深夜。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扇驱赶蚊虫,放下了他们床上的蚊帐。我也倒头而睡。原以为这一觉足可以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了一盘“斑马”牌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早已开始工作的电风扇。不料夜半还是被饕餮的的蚊子叮得发毛,半梦半醒之间,脸上身上被人打得噼啪有声,睁眼一看,那只不讲道理的手竟是自己的!
②辗转反侧中,灯忽然亮了。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很轻地撩开蚊帐,三两端的帐钩挂起来,恢复了白天的样子!正纳闷时,听见父亲疲倦而又有些恼怒的声音问:“你这是干什么?……”
③你没听见蚊子正咬着儿子吗 母亲压低声音 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 咱把帐子打开 分一些蚊子进来 儿子可以少受些罪
④那一刻之后,蚊子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帐中,而我的睡意,也一去无踪。“分些蚊子进来!”反复咀嚼这句话,双目仿佛被强光所刺而发疼,未几,左眼的泪流到右眼,右眼的泪砸在枕上……我在心里叫着:“妈妈!”
⑤“分一些蚊子进来!”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却满载着够我受用一生的慈母情。不独蚊子,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与儿子分担的还有风霜、屈辱、挫折和不幸!世界上,一切债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并从文中找出它的反义词。
高枕无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义词:__________
【2】给短文第3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读完此文,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古诗或俗语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5】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准备与儿子分担的,仅仅是蚊子吗?请谈谈你对“分一些蚊子进来”这句话的理解,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莎士比亚说: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待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面词语。
(1)如饥似渴:__________________
(2)千篇一律:__________________
【3】“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得到了什么报偿?那么阅读使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转述句。
巨人吼道:“除了我,谁也不准进来玩。”
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爬出地面来,蝙蝠不敢飞出来从黑暗的地方。(请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敬仰我的父亲
①改成反问句: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
③改为疑问句:
23、作文
要求:在你身边有聪明的人吗?请以“他真聪明”为题,通过一件事体现他的聪明之处。要求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