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折钩。

B. 如果不认识字,我可以使用部首查字法,在字部里找到这个字。

C. 不闻不问中的读音不同,一心一意中的读音也不同。

D. 炮、语无中的加点字都是形声字。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紧走搭右慢过桥。”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B.“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不能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消息。

C.班长拉开了正在打架的两个同学,严厉地说:“你们俩都有错,俗话说,打开天窗户说亮话,一个人能够打得起来吗?”

3、最近,小亮所在的小组同学都认真阅读了《中国民间故事》,并与班级的同学分享故事中的精彩情节,请根据下面情节,判断他们分享的是哪些民间故事。(  )

各展神通,大战龙王

水瓮养螺,陌生饭菜

断桥相遇,报答恩情

A.《刘海戏金蟾》《天仙配》《木兰从军》

B.《八仙过海》《田螺姑娘》《马头琴的故事》

C.《蝴蝶泉》《天仙配》《白蛇传》

D.《八仙过海》《田螺姑娘》《白蛇传》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填空。(6分)

中华汉字, 。传播文明,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   流畅, 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欣赏 。  

 

5、根据课文内容和要求填空。

(1)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_________。”写出了儿童玩冰的稚趣;“_________。”写出了儿童横卧牛背吹短笛的调皮;“___________。”写出了儿童学大人种瓜的纯真稚态。

(2)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听闻官军收复失地的欣喜若狂;王昌龄笔下的将士“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的豪情壮志令我们难以忘怀。

6、填写恰当的名人名言。

1.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教育自己的儿子:“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淡泊_____________,非宁静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安逸的环境中要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

3.爷爷曾说:“由简朴的生活变为富有的生活,人们会感觉很容易,相反就会感到很困难。”这正如宋代政治家司马光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___”使我懂得了粮食和物品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好好珍惜。使我懂得了食和物品的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       ( )( )       ( )( )

( )( )       ( )( )       ( )( )

8、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彭( 狭(   侯(

鼓( 侠(   候(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钓鱼的启示》片断,回答问题。

jǐn jìn)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zhuàn zhuǎn)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jǔ jǐ)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sì shì)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请用“——”选出片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____________能举个例子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小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而当他把鲈鱼放回湖中时,心情又是____________;三十四年后,他则怀着一颗____________的心。

4文中画“   ”的句子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个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____________。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_。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选文中以龙喻少年中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关于“干将莫邪”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少年中国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将“少年中国”比做了什么?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画线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乌龟市的烩面

①距我家一里远,有条小街,叫五桂寺,是县城西面几个乡入城路的汇聚口、异常热闹。此地是否原有一座长着5棵桂花树的寺庙,已不可考,乡人更喜欢叫它“乌龟市"。

②我童年时最向往的地方就是乌龟市供销社综合食堂.食堂门口有3个摊儿,一个卖蒸菜,一个卖烧饼,一个卖烩面,都由一个红鼻子大叔掌管着,但他主要照看的,还是最擅长的烩面。

③常有人说“这人长得像喝醉了一样。”我觉得就是在说红鼻子大叔。即使不喝酒,他的脸上也自带几分酒意。膨胀的大鼻子挤压着两颗惺忪的眼睛,像极了偷喝了醪槽(láo zāo)的肥猫。一条曾经可能是白色的灰色围腰像勒在气球上一般,绑在他一直没停止膨胀的腰上,如同一个肚兜一只需往他怀里塞进去一条大鲤鱼,他便是个老年版的大阿福。

④比阿福形象更精彩的,是他做烩面的技术。有一个暑假,在长长的五十几天里,我几乎天天跑到食堂门口,看他把敲得梆梆响的响皮炸成金黄的黄叶,然后切成细条,放进翻滚的骨汤里,放面,放海带丝和萝卜丝,再往里一大勺一大勺地放盐、味精以及芡粉水,舀起来,在空中划一道妖娆的弧,然后倒入炸好的肉丸子,等有人来买时,用祖瓷海碗盛了,再撒上几颗青白鲜亮的葱花,热气袅袅,魅惑无比。然后满意地用勺子在锅边敲两下,像是给这套完美的表演画一个句号。

⑤烩面的售价是一角二分钱,这是当时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伐。烩面里有酥肉,有圆子,还有萝卜丝和面,吃完了还可以饶上半碗汤,香喷喷,热乎乎地滑入久不见荤腥的肚子,那份美劲儿,就甭提了。即使再贫困、再抠门的赶场人、从此路过,也忍不住停下脚来,从腰上解下钱袋,抖搂出几张票子,捋直了,小心放到案板上,然后眼巴巴地看红鼻子大叔的一套舀面表演,两声勺响。颤巍巍瑞起,一喝一大口,然后长长地伸出舌头,吐出一口热气,烫得再凶也舍不得吐,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激动地吞下自己口中丰茂的水分,捏捏空空的口袋……

⑥多数时候,我都能战胜这馋劲儿。郁郁地离开。直至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乡下人从背篓里的红布里抓出两把米,“哗哗”放到秤盘上,红鼻子大叔拎起未看了看,然后倒进身后的缸里,拿起面勺,在烩面锅里给他舀了大大的一碗,我脑中一个小铃铛,“叮”地响了一声。

⑦米是最硬的硬通货!我怎么忘了这茬儿?我当即溜回家里,从来缸里抓出几把术、用手帕包了,老鼠过街一样依着墙脚,溜回烩面摊子前,感觉前后左右,都是眼睛……

⑧红鼻子大叔倒没什么反应,照样拎起秤盘,掂了掂,然后舀了一大碗烩面给我,看我狼吞虎咽地吃完,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碗边,蹲下身来,把我刚才拿来的小米包放在我的手中,说:“孩子,你记着,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水推沙。人不能被自己的嘴指使了!"

⑨他的话音不重,却像山峦倾覆一样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捧起肥袋术,像捧看一团烧红的炭,熟虾米一般,羞愧而弯曲地离开。

⑩那是找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偷家里的米。

也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不问而取。

这也许是乌龟市上那碗绘面给我最大的营养,由胃入心,滋养一生。

(选自《读者(原创版)》,2022年03期有删改)

【1】请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惺忪——(  )

A.松软

B.朦胧

C.清醒

【2】请猜猜下列词语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意犹未尽——(  )

A.心满意足

B.兴味索然

C.余味无穷

【3】请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文段③选句“膨胀的大郝子挤压省两颗惺忪的眼睛,像极了偷喝了醇糟的肥猫。”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红韩子大叔肝面滑格的外貌特点。

B.文段④讲述了红暴子大叔做烩而的过程,从“敞”、“切”、“放"、“昌"、“划”等系列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红鼻子大叔做烩面的技术高超。

C.文段⑤提及再贫困、再抠门的赶场人,也忍不住点上一碗红鼻子大叔烩的面,表现了红鼻子大叔做的烩面很吸引人。

D.文段⑤加点词“丰茂”与文段⑧加点词“狼存虎咽”前后呼应,表现了“我”十分渴望吃到红鼻子大叔做的烩面。

【5】“我当即溜回家里,从来缸里抓出几把米,用手帕包了,老限过街一样依着墙脚,溜回烩面摊子前,感觉前后左右,都是眼睛……”这句话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感受。

【6】同样是拿米来换烩面,为什么红鼻子大叔只把“我”带来的米退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如何看待红鼻子大叔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材料三则

【材料一】

下面是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的相关报道。

据调查,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过了成人。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心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身边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父母的关爱?是否懂得帮父母分忧?对父母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孝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二】

某市对多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个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小学生对孝心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自己。现在有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

【材料三】小学生与父母关系调查表

项 目

为父母过生日

主动做家务

不跟父母顶嘴

与父母谈心

等父母吃饭

给父母端茶送水等

经 常

30%

10%

9%

20%

25%

10%

偶 尔

60%

60%

75%

25%

20%

10%

从 不

10%

30%

16%

55%

55%

80%

【1】【材料一】“最美孝心少年”的孩子拥有许多共同点,下列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        

A.家庭遭遇不幸

B.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

C.为家庭付出良多

D.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2】阅读【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10%的小学生从不为父母过生日。

B.有60%的小学生经常主动做家务。

C.有75%的小学生偶尔与父母谈心。

D.能给父母端茶送水的学生达80%。

【3】下列有关三则材料传递的共同主题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要让小学生学会和父母相处,乐于沟通。

B.批判当下考分红榜让传统孝道有所迷失。

C.要让“孝”文化在小学生的成长中生根发芽。

D.要明白小学生对“孝心”理解有偏差的原因。

【4】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经历分析,“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指(节选)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撒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板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找出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举了大拇指和食指的哪些用途?

大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指:______________

【3】拇指和食指有哪些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拇指和食指分别象征生活中的哪两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菊花

俗云:赏菊之趣在于赏花。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以黄、红、白、紫为主。黄的如黄昏弄月,金光灿烂,华贵雍容;红的像金背大红,绚丽夺目,热情奔放;白的有白西施,淡妆素裹,高洁怡雅;紫的是紫玉蓬,苍劲有力,凝重浑厚。还有一种叫绿牡丹的,花呈绿色,青翠欲滴,恰似碧玉,煞是名责。另有墨荷的黑紫堪称花中一绝;更有那碧玉勾盆,粉碧兼备,娇而不艳;凤凰振羽,红黄相间,妖娆多姿。各种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菊花的花形也是千姿百态,风貌迥异。这是花瓣的千姿百态所致。瓣分挂瓣、匙瓣、平瓣、管瓣四种。每一种又有内曲、反卷、龙爪、毛刺等形态。各种花瓣以一定规律进行组合,形成一种保持机体均衡、疏密相间的参差美,并由此构成了龙、风、狮、虎四种栩栩如生的优美造型:龙类若舞若飞,潇洒俊逸,花儿内部短瓣紧抱,外部长瓣飘洒,像龙盘蛇舞;凤类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儿内部花瓣疏松或紧密内抱,外部花瓣自然下垂,如天女散花;狮类威武雄壮,魁伟挺秀,花儿大部分为匙状花瓣,且长短不一,相互重叠,排列参差,变化多姿,如醒狮图;虎类则刚劲沉稳,充盈丰满,舌状花瓣回心而抱,呈层瓦复叠状,似虎爪捕食,如虎啸长天

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不仅它的花序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其嫩茎、叶、根亦可供药用。此外,还能做成各种精美的佳惯,如菊花肉、菊花囊、菊花酒、菊花糖等。这些菊花食品不仅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再者,杭菊还是驰名中外的清凉茶原料。至于那自古就有虫见愁之称的除虫菊,则是效力极高的天然杀虫剂。菊花还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异功能,被人称赞为空气的卫士

菊花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确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珍贵花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①②③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是怎样说明菊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菊花的颜色以黄、红、白、紫四种为主。

B.龙类造型的内部长瓣紧紧合抱,外部的短瓣自然下垂。

C.菊花的花、茎、叶、根都可以做药材使用。

D.人们称赞菊花为空气的卫士,是因为菊花能保护环境、净化大气。

6古代文人对菊花大有赞赏,下列诗句中,属于咏菊的诗句是(   )。

①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③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④曲沼关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5、课内回顾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1.选段中的大虫是指     

2.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1):指用手        

(2)说时迟,那时快:形容时间      

(3):                

3.  画出描写老虎扑起来向武松进攻的句子。 

4.“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半天里起个霹雳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震得那山冈也动则是     ,都是描写老虎吼声      ,为描写武松打虎、表现他的英武作     

5.选段中描写老虎伤人的三招是什么?

6.选段中描写武松打虎过程中运用了六个   ,表现武松的    敏捷,可以用成语来形容武松:          双全。 

16、课外阅读。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涌”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士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就更是屡见不鲜了。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

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白蚊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工、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土白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巢多达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对堤坝造成很大的危害。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

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米,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F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量必将成为现实。

【1】请为文章加个题目《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屡见不鲜:________        星罗棋布:________

毁于一旦:________        固若金汤: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主要为我们介绍了白蚁四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________

【4】文中使用是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其中的两种,并举例说明。

说明方法:________          例子:________

说明方法:________          例子:________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  

A.由整体到部分

B.由主要到次要

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结果到原因

【6】文中加线词语“对人类而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外文段《冬日暖阳》,完成下面各题。

①冬天风大,摇着树的影子。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我,和同学们挤在学校前的一面土墙前,用后背在砖块上蹭(cèng zèng)痒痒。昏(hūn yùn)黄的阳光笼(lǒng lóng)罩着大地。

②操场一角有一位老人,戴绒线帽,穿黑色棉袄。他用红薯糖做糖塑,卖五分钱一只。一只火炉,火炉上一只铝锅,加热后的红薯糖,像柔软的琥珀,光泽温润。老人拿一只小勺,舀一勺糖,他抖动手腕,液体的糖从小勺中流出,流到铁砧上,铁砧上有一只竹片。围绕这只竹片,掌勺的手,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惜墨如金。

③一群孩子簇拥在周围,高举手中的五分钱。我挤在其中。突然,身后有人清晰地叫了一声:“查一路,你没有爸爸!”回身一看,竟是我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一下,就击中了我。是的,这年的秋天,我父亲死了。这是我的疼痛和短处。

④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臭小子,这么小就知道往人心窝里捅刀子,不要想吃我的糖塑,你滚一边儿去!”他最终没有给我的同桌糖塑。

⑤轮到我时,他递给我两只。其中一只,是举棒的孙悟空。这只很大,孙悟空刚劲神武,一棒冲天,横扫阴霾,是送给我的。放学的路上,我把它举起来,对着太阳。阳光透过糖塑照过来,深红的,暖暖的。我看了很久,风很大,可并不觉得冷。

⑥人生的路上,我努力去遗忘别人曾经给予我的伤害,而将那点点滴滴的温暖积攒起来。积攒多了,心里就有一轮太阳。心中有了一轮太阳,站立在风中,寒冷来袭,爱与激情不会离我很远。

【1】请把第①自然段括号内的错误读音用“/”划去。

【2】文中“我的疼痛和短处”是指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是围绕着“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段话通过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描写,表现了老人对“我”的同桌揭人伤疤行为的__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的特点。

【4】文中多次写到冬日的“风”,又写到“我看了很久,风很大,可并不觉得冷”。风很大,“我”为什么反而不觉得冷呢?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风很大,但是“我”穿得厚,并不觉得冷。

B.风很温暖,让人不觉得冷。

C.善良的老人用给“我”糖塑的方式,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温暖着“我”,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并不寒冷。

【5】题目“冬日暖阳”的含义是( )(多选)

A.老人美好的心灵

B.冬天温暖的太阳

C.积攒起来的别人给予自己的温暖

【6】用“ ”画出文中揭示道理的一句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8、阅读理解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1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________。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齐宣王和齐湣王都喜欢听吹竽,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走?(   )

A. 他不想为齐湣王吹竽。

B. 他喜欢合奏而不喜欢独奏。

C. 齐湣王要听独奏,他不会吹竽混不下去了。

4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你能不能为逃走后的南郭先生指明一条道路,让他通过努力变成一个有出息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 )  安静—(   )

丰收—( )  热闹—(   )

(2)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  )(  )  颜色(  )(  )

热闹(  )(  )  生机(  )(  )

美不(  )(  )  丰硕(  )(  )

(3)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按 ______ 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5)短文的第1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 (改写成拟人句)

 

(2)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①她爱唱歌。 她爱跳舞。

 

②他生病了。 他没上学。

 

 

21、按要求写句子。

(1)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惩治了官绅。 西门豹教育了百姓。(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门豹对巫婆说: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这姑娘不漂亮。”(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写句子。

1.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毫迈的口号声。(缩句)

 

2.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改成字句)

3.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2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作为一个小学生,对于作业是那么再熟悉不过的了。面对作业我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诉说,或是烦恼,或是厌恶,或是喜悦,或是……

请将你对作业的感情或者你和作业的故事写下来。

要求:不少于4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