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出现在《搭石》一文中的场景有(   )。

A.摆搭石 B.买搭石 C.送搭石

2、下列句子中“温和”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风,轻轻地、温和地吹着,美丽的春姑娘姗姗而来。

B.老师走过来,温和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C.温和的阳光,洒在妈妈晾晒的被子上。

D.夕阳将温和的余晖洒在它们的身上,叶子金灿灿的。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垂(wàn) 允(ruò) 石(qiáo) 干将发硎(gàn jiàng)

B.平(héng) 归(huà) 依(wēi) 浩瀚无边(hào hàng)

C.好(sì) 子(guì) 睡(kē) 玲珑剔透(tì tòu)

D.这栋房子价格便宜(pián yi),院子前后都有门,出入很便宜(biàn yí)。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回忆所学内容填空。

(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

(2)从节俭到奢修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正如《训俭示康》中司马光说的那样“_______”。

(3)做事情不能不懂装懂,正如《论语》中告诫我们的那样:“__________。”

(4)说到爱国诗,我们会想起林升的《题临安邸》中讽刺达官贵人把杭州当汴州的诗句“_____”;想起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期待人才辈出的诗句“______”。

(5)《长相思》作者是____代词人____。“山一程,水一程,______”。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___的感情。

5、背诵与积累

1.郭沫若《白鹭》: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______

2.[唐]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___

3.[晋]葛洪:不饱食以终日,___

4.[宋]陆游在《示儿》一诗中,点明自己临终最大的遗憾的句子是:______

5.[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___

6、补充诗句再回答问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征”是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B.向远方征战。

C.长途征战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7、根据所给题目,按要求答题。

(1)明确主题。

①审清题目:《二十年后回故乡》有两个题眼,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②审清内容:如果写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可以写家乡以前的样子,再写_______,最后抒发对家乡的_____________。如果写二十年后和亲人团聚,可以先写着急回家的心情,再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的变化,例如外貌和___________的变化,最后抒发浓浓的亲情。

(2)材料选择。

下面哪些材料可以成为本次习作的材料?(填序号)________

A.可以写家乡旧时的样子,例如脏、乱、差。

B.可以写同学团聚时的开心场景。

C.可以用对话描写家乡的变化。

D.重点写回故乡的路上发生的事情。

E.可以写二十年里我的经历。

F.可以写二十年后我在另一个城市的生活。

8、读拼音,写词语。

diàn  jì yù  dìng xuān  gào sù  j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精彩片段回放。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 就镇定地对大 家说 今天晚上 这里的大山要崩塌 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 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楚——________ 相信——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

【2】在文中的“ ”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海力布明明知道说出真相他就会变成石头,可为什么还要告诉乡亲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日程安排表信息,完成练习。

1.圈出日程安排表中的错别字,并把正确的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有3个错别字)

            

2.“叮嘱”的意思是     ,近义词是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小时候,在秋季里我常会看一棵树——乌桕树,它是那么的美,看到它的叶儿就让人感到温暖,似乎整个世界都是乌桕造的,常让我流连忘返……

②又是一个幽寂的秋季,我来到了乌桕树下。乌桕树又长大了,我仰头观赏,她的叶儿又红了,就像一层层暗红的纱布,罩住了我的小世界。满目暗红,将我的黑眸叶映成了暗红色。

③一阵风吹起了我的发丝,一片片乌桕叶满天飘舞,在我的眸里,红蝴蝶在旋转,在群舞。一片乌桕叶从我眼前飘过,我伸出手掌,捧住了这个小精灵。乌桕是一颗“心”,是一棵博大的心。她那“心”中,印满了远古的纹理,这细致精美的纹条,规则的排列着,那可是命运的手相?每一条经脉中,都蕴含了一个故事。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的仪式。

④在一阵叶雨中,风在转,叶在飞,每一片乌桕叶都将我的寂寞带入大地。一会儿,叶织成了暗红色的地毯,让大地盖上。

⑤我倚着乌桕树,闭上眼,只有叶儿的飞舞声。静静的,我似乎变成了乌桕树上的一片红叶。我从妈妈的怀中走出,随风盘旋,其它“孩子”也从“妈妈”怀中溜了出来,随风而转。我游戏着。突然感到倦厌了,就躺入了“大地姥姥”的被窝里,好温暖!

⑥今天我又在这暗红色的秋季中,来到了童年的小世界,在独自的世界里,我忘记了所有的寂寞。而我的快乐,就在这个满天飞叶的世界——乌桕树的叶里!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结合上下文,解释划线的词语。

看到它的叶儿就让人感到温暖,似乎整个世界就是乌桕造的,常让我流连忘返又是一个幽寂的秋季,我来到了乌桕树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分段,用“||”分开,并写出段意。

5学了这篇短文你又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一场雪

前天,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昨天,强大的冷空气就侵入了胶东半岛。

前些天还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雪来。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会儿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里就万籁俱寂,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个话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迷信。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融化了的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我相信这一场十分及时的大雪,一定会促进明年春季作物,尤其是小麦的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作“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明春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我想,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及时的大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万籁俱寂:_________

(2)粉妆玉砌:_________

【2】短文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3】读第3自然段,用“_______”标出静态描写的句子,用“﹏﹏”标出动态描写的句子。

【4】哪句话说明作者看到大雪又惊又喜?请找出并抄下来,并写出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5】“瑞雪兆丰年”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瑞雪兆丰年?

________________

【6】任选一题。

(1)写一句描写雪的古诗。

(2)写一两句话来抒发你对美丽雪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父亲的画面

刘墉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32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③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④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这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的身影,站在我的身后……

⑤父亲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⑥是的,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⑦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⑧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的手臂上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1】短文②至⑦段描述了五个与父亲有关的画面,请你以小标题的方式补充画面。

父亲做“我”的溜滑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自然段是对人物的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

【3】阅读第⑦自然段,按照文意,填入□的标点应是( )

A.冒号 逗号 句号

B.冒号 逗号 感叹号

C.逗号 逗号 感叹号

D.逗号 句号 句号

【4】联系短文内容,说说结尾段落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

【5】“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母亲说这句话表现了她对父亲的怀念。

B.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宠爱。

C.这句话说明父亲对“我”的宠爱,甚至“溺爱”,使“我”后来“成了气候”。

D.父亲宠爱“我”,他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

【6】文中的父亲虽然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却留下了许多印象深刻的画面。

读了文章,你是不是也想到了自己父亲的某个画面呢?请你为我们描述一下吧!

__________

14、阅读文学类文本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经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他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在自己的汽车前面,竟然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的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都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地等特,竞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边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紧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的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教,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的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捡废品非常辛苦

B.为了赚取学杂费

C.归还捡到的手机

D.为了见汽车主人

【2】“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这里的“温暖”主要指什么?(   

A.她燃起了重开一家火锅店的希望。

B.她拿回了丢失的手机,非常高兴。

C.风停了,她的身体感到一阵温暖。

D.小男孩的善良懂事使她倍感温暖。

【3】题目“传递”指的是传递什么?(   

A.善心

B.捐款

C.希望

D.快乐

【4】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_______→重拾希望→_______→十分感激

【5】选文中的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结尾划“_________”线句子,说明在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能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选段做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画“——”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2】选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

【3】选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填空。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读到这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呀!跟它比,我实在是大小了。’河伯望洋兴叹道。”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就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发出。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仔细读了几遍后,小明终于明白了。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___________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_____________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原意是_____________,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____________ (是原意还是比喻意)。

17、阅读加油站

螳螂捕蝗虫

一只大螳螂在草丛中见到灰黄色的大蝗虫,立即作出痉挛似的跳跃,两翅斜斜地伸向两侧,恰似在背上的两张对称。同时,两对后足把身体高高抬起,两把大刀缩在胸前。螳螂摆出了这种奇异的姿势后,一动也不动,眼睛直直地盯着蝗虫,头随着对方的移动而旋转。此刻,蝗虫早已吓得 。生死就在这眨眼间,虽然它有健壮的后腿,可以跳跃,有四对翅能飞,但为时已晚,就在它企图逃跑的一闪念之间,螳螂的两把大刀已狠狠投去,蝗虫还未来得及挣扎就   了。

 

1. 在文中“”处填上合适的成语。

2. 文中的大刀各用来比喻什么?

(1) 比喻 

(2) 大刀比喻

3.摘录文中表现螳螂捕蝗虫过程的动词。这些动词描写出螳螂捕蝗虫时怎样的特点?

 

4. 按捕捉过程给文章分成三个层次(用 | 在文中标出),并写出层意。

(1) (2)(3)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节选)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 嘲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厉 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请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文中句①真正表达的意思是(  )

A. 齐国没有人才。 B. 齐国到底有没有人呢? C. 齐国有很多人。

3句②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_____。我能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③中晏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在选文里,哪些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我”先前听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后来小珍珠鸟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将最后一段中的“流泻”改为“流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点明主旨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信赖”指什么?创造的“美好的境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句子。(8分)

这最简单的道理你应该懂.(改为反问句)

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了大雪。(改为比喻句)

小树苗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的广场。(缩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我心中的秘密

秘密,是指不公开的、别人不知道的事。同学们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秘密”,而且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本次习作就要求同学们用第一人称“我”,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写出来。这个“秘密",或是自己做过的好事,或是做过的错事,或是自己的某个要求、想法等,只要是有意义的都可以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