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B.春天的扬州真是个美好的季节。
C.我校全体师生参加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D.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比比皆是。
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转眼间,天水相间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②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③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④红筐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⑤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③②①④⑤
D.②⑤③①④
3、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课在表达上独具匠心,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B.拿着“优秀学生”的奖状,我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加点词语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文中“我”十分高兴。)
C.为了讲好故事,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再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也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这样讲得故事新鲜有趣。
D.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的读,遇到感兴趣的内容要反复品读。
4、请将张继的《枫桥夜泊》规范地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用上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_____计多端 气_____败坏 无_____无_____ 同心_____力
_______
6、看拼音,写字词。
1.那méi______火jiàn______飞向了浩瀚的太空。
2.赵王 zhào jí______大臣进gōng______商yì______解决难题的办法,蔺相如xiàn______出了一条妙计。
3.人们在共产dăng______的领导下,隐蔽在修zhù______的地băo______里作战,有力打击了qīn lüè______者。
4.周末,我去拜făng______朋友,途中需要过一条小溪。因为xùn______期溪水上涨,搭石被淹没,我索性脱xié______wăn______裤,蹚了过去。
7、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学则智, 。
知之为知之, , 。
无一事而不学, , 。
8、看拼音写词语。
bēn fù dū du zhuì luò jǐn jí shěn shì
( ) ( ) ( ) ( ) ( )
juàn liàn nà hǎn zhòu yè cān móu cí xiáng
( ) ( ) ( ) ( ) (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的启示
①在我家的小院里,种着两种花——牵牛花和郁春棒。这是两种品格不同的花。
②牵牛花一向是把根埋在土里,依靠葡萄架向上爬,它纤细的身体那样柔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而郁春棒总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依靠自己吸收的养料,在狂风暴雨的(浸 侵)袭下顽强地生长着。
③春暖花开的季节,牵牛花开出了一朵朵镶着五颜六色花边、色彩艳丽的花。它躺在毛茸茸的叶子上,吹着喇叭,炫耀着自己的美貌。在又大又圆的绿叶上,郁春棒也开出一朵朵水灵灵的白花。白花绿叶,格外淡雅,但它并没有为此而飘飘然,而是默默地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④一进入金黄的秋天,牵牛花早已枯黄的叶子纷纷落下,花蕾也渐渐枯萎,最后结出几粒干瘪的种子就死了。郁春棒也脱去翠绿的外衣,只留下几根一寸来长的茎露出地面,待到和煦的春风再度吹(佛 拂)大地,就又破土萌发。
⑤这两种花让我想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在杜会上,有的人肤浅软弱,有的人扎实而坚强;有的人取得一点成绩就居功自傲,有的人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却从不夸耀;有的人遇到困难就心灰意冷,有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无所畏惧,对未来充满信心。
⑥花没有思维能力,它只能按自己的本性生存于世。人是有思想、有头脑的,能决定自己怎样做人。
⑦亲爱的同学,你喜欢哪种人,究竟要做哪种人呢?
【1】用“ ”标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
【2】选文第①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3】文章在描写牵牛花和郁春棒时采用了____手法,牵牛花的特点是:_____,郁春棒的特点是: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修辞方法,请再从文中找出一句采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
【5】本文借___喻___,赞扬了________;批判了_________。(后两空可摘录原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6】选文最后一段说“亲爱的同学,你喜欢哪种人,究竟要做哪种人呢?”,请你想一想,写下自己的看法吧!
_____________
10、 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多次的辗转,探望正在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带来的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之前,她在白天的劳碌后,每晚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完,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出门在外或者离开家乡在他乡生活的人。(_______)
(2)衣服破烂不堪。(_______)
(3)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_______)
【2】本文讲了哪两个故事?你能概括出来吗?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儿子珍藏腰带,实际上珍藏的是 ______________。
【4】对“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亲的教育让儿子懂得自己的错误。
B.母亲的一大堆剥好的葵花子,让儿子无限感动,所以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
C.母亲吃尽辛苦,作为儿子不能赡养母亲,担负自己的责任,所以非常忏悔。
【5】短文的结尾,有哪些好处呢?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游记(节选)
①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捆在后院里,派小妖打干净水刷洗,要上笼蒸着吃,忽听小妖来报:“大王,孙悟空、猪八戒来要师父了!"那妖怪赶紧腰束锦绣战裙,赤着脚,手持丈八长的火尖枪,驾着五辆小车出洞应战。
②那怪见到悟空,几句话说不到一起,举起火尖枪就刺。行者使了一个身法,闪过枪头,抡起铁棒,骂道:“你这妖怪,不识高低!看棍!”那妖精也使身法,让过铁棒道:“泼猴,不识时务!看枪!"他们两个也不论亲情,一齐交脸,各使神通,跳在云端里,相互厮杀,
③那怪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四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按捺不住,也举起钉耙前来助战。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行者喝教八戒:“赶上!赶上!”二人赶到洞门前,只见那怪一只手举着大尖枪,站在中间一辆小车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那怪连喷了几口,只见大火烧空,火云洞顿时烟火迷漫。八戒慌了,回头便跑,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郡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率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
④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
【1】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自家鼻子:___________着小的排宴奏乐: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写出短文内容。
___________。
【3】文中“那怪”指的是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中的“八戒慌了,回头便跑”一句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
【5】我还知道(西游记)中的故事有:___________。
12、松树的风格
陶 铸
我对松树怀有敬畏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 )是你有意种植的,( )随意丢落的;也( )是风吹来的,( )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 )有一粒种子,它( )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便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画“——”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具有松树品格的人?请举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奏。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5000元。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那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美妙的声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把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发出了异常美妙的声音,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那把宝贝乐器的魅力时,音乐家突然转身来,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击一下,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静。此刻摔碎的并不是5000元的小提琴,而是1元6角5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么做,这个嘛,各位是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5000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次登场,如刚才一样,美妙的音乐悠悠而起……
这时,观众就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值,而是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从文中选择4个四字成语,正确工整地写在下面。(2)
(2)填上恰当的词语。(2)
高贵的( ) 专心( )
美妙的( ) 发出(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下面有几种理解,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
①好琴与不好的琴都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 )
②好琴与不好的琴,要通过比较才能分得出来。 ( )
③看一个艺术家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他的技艺,而不是看他使用的乐器。( )
14、阅读
钱被刮跑以后
①1月20日,长春的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着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人拾起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正在这时,只见过往的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喧腾起来。
②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要没了。”我本想安慰老人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③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到他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④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老人有点情面难却,用微颤的双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老人略微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26张。老人抬起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四周的人们,并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是多了。”“怎会多呢?是您记错了吧?”有人诧异地问。老人肯定地说:“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25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对视着,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位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一张五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着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钱,一起都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群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⑤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1】短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请按情节的变化选择词语,完成填空。
抢钱 掉钱 数钱 交钱
(掉钱)——( )——(交钱)——( )
【2】概括第四自然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梳理老人的心情,正确的一项是( )
A.焦急—吃惊—喜出望外—愤怒
B.吃惊—焦急—喜出望外—疑惑
【4】“抢钱”二字为什么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
【5】去掉第四自然段中画线的情节好不好?( )
A.好,这样情节更清楚明了。
B.不好,情节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
【6】根据短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1】给多义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闲:①没有事情做;②与正事无关的;③没事情做的时候
闲书_____ 闲工夫______ 农闲______
【2】理解句子。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母亲______、_______的描写,刻画出一位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表现出母亲十分______________“我”读书。
【3】认真读画“~”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东莞市“校园朗读者”活动来了,请你快速阅读,并回答下面问题。
春酒
看到题目,我产生的疑问是:
①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零食回家。
②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桂圆、松糖等,并不稀罕。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未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③八宝酒,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gǒu)杞(qǐ)子、薏(yì)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这八宝酒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kǎn)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④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zhēn)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⑤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的酒席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wēi)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
⑥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⑦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⑧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倒一杯给儿子喝,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⑨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乡的酒呢?
(作者琦君,选文时有改动。)
【1】快速阅读的方法之一就是带着问题读,当你读到文章题目时,你有什么疑问,写在文章题目下。
【2】本文回忆了儿时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个场景,分别是第①自然段:我喝春酒;第②到④自然段:_________;第⑤到⑥自然段:________。
【3】小芳朗读到《春酒》第2自然段中画“_____”的句子,联想起《桂花雨》中的类似描写“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比较两处语言,正确的是( )
A.两处地方都在强调作者不喜欢的事物,表达厌恶之情。
B.两处语言运用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小芳的联想没有清晰的逻辑。
C.都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本文中突出了母亲酿制的春酒让我最喜欢。
D.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作者对金丝蜜枣、巧克力、桂圆和松糖等不稀罕。
【4】第⑤自然段“最最讲究的酒席”中“讲究”一词,与以下选项中的“讲究”意思最一致的一项是( )
A.妈妈是个有品味的人,她对家中的每一处布置都很讲究。
B.爸爸是一个做事讲究效率的人,工作时他总是争分夺秒。
C.姐姐是位翻译官,她常常告诉我翻译的技术可大有讲究。
【5】琦君曾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其中就有母亲。作者眼中的母亲是怎样的?结合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阅读链接,写出你对文中第⑨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链接
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中学时随父母迁居杭州。1949年去台湾工作。1977年,琦君随夫远处美国,客居纽约。直到2004年才和丈夫重返台北养老。她一生在台湾与美国间多次辗转,始终远离故土。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
①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②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③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园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只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④莺生性胆小,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⑤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它们的歌喉轻决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乌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节选自布封的《莺》)
材料(二):
雀形目鹟科的1亚科。本亚科鸟类体形短小或中等;嘴形尖细,有时微具缺刻;体羽大都为纯色,鸣叫声尖细而清晰。共61属345种,中国有19属83种。是旧大陆著名的鸣禽,仅少数种类(如戴菊莺、北极莺)越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但冬季仍返回菲律宾和马,鲁吉古群岛越冬。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
【1】把从材料(一)中获得的有关莺的信息分条写下来,(每条不超过10字)
①活跃灵巧,欢畅无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莺的生活习性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画“﹏﹏”句子的意思,在材料(一)中是怎样表达的?用“﹏﹏”画出来。
【3】材料(一)中,“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只歌结束”一句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材料(二)中,“共61属345种,中国有19属83种。”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两位同学阅读材料后的对话,请根据语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1)我喜欢阅读材料(一),比如第④自然段“( )”内的句子,作者抓住了莺_____________的特点,读来很有情趣。还有这段中的“洗淋浴”一词,运用_____________的手法,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我觉得这两则说明性材料都把莺的特点介绍清楚了,但是语言风格不同。材料(一)的语言比较_____________,材料(二)的语言比较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我能行。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我们住的一座洁净的小楼门前,有两棵翠绿的大树。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树,没有枝丫,树干挺拔而修长,只在顶上长着一簇长长的坚硬的阔叶,整齐地排成一片,像一把展开的折扇,又像孔雀正在开屏。
在非洲别的国家,不少华丽的住宅和别墅门前也栽着这种树。有了这种树,那些建筑仿佛增添了不少优雅的情趣。我还以为这种树只能在阳光明媚、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地方生长,后来有一次在沙漠中旅行,发现这种树竟然也生长在茫茫沙海之中。在黄沙的衬托下,它越发显得翠绿,充满了生机。
我问非洲朋友:“这叫什么树?”
非洲朋友仰望着那翠绿欲滴的阔叶,说:“它的名字很别致,叫旅行家树。”
“为什么叫旅行家树?”
非洲朋友解释:“这种树原来生长在沙漠里。人们在沙漠里旅行,干渴难熬的时候,要是遇到这种树,只要用刀子在它身上划一道口子,它就会流出清香可口的汁液来让你解渴。它是沙漠旅行者的朋友,所以叫旅行家树。”
我再抬头仰望这旅行家树,不禁肃然起敬。
它生长于贫瘠荒凉的不毛之地,给跋(bá)涉(shè)于沙漠中的旅行者以甘泉般的希望。它被移植于繁华富丽的通都大邑(yì),给到非洲观光的旅游者以土色土香的情趣。它造福于人,并不因环境不同而改变性格。
离开非洲时,我曾想带回一株旅行家树的幼苗移植到自己的庭院里,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旅行家树外形特点的句子。
【3】用“﹏﹏﹏”在文中画出具体表现旅行家树“造福于人”的句子。
【4】“我想,倒不如把旅行家树的品质移植到自己的心中。”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文悟法,学以致用。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 )( )地朝窠里飞去。( )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 )。
【1】按原文填空。
【2】找出文中的动态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画横线的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松鼠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松鼠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
23、写作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会画出坚固的大堤,解救被洪水围困的村民;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让警察叔叔都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让违法的歹徒尽快落入法网……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请以“假如我是________”为题写出你的美好愿望。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