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水(xǔ)        (qiǎng)          (huì)             (chǐ)辱

B.烦(suǒ)       (fēi)             (jiǎo)洁          (guì)赠

C.贼(kòu)       (kǎi)旋            (kān)             (shēn)吟

D.(cí)铁          (jiàn)        (xiào)            (yǐn)

2、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在2023年10月26日完成“太空会师”。下列也有“空中相会”场景的民间故事是(  )

A.

B.

C.

D.

3、每一座山峰纷纷排列在你的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此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反问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选词填空。

不仅……而且…… 如果……就……

1.________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_______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________联结着故乡的小路,________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神机____________情不____________

______见血 一______不吭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忙碌——(   )  拖沓——(   )

糟糕——(   )  谨慎——(   )

虚弱——(   )  疲惫——(   )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示儿》是陆游写给________的诗,诗中“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2.《题临安邸》这首诗中“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己亥杂诗》这首诗中的“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龚自珍渴望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3.“山一程,水一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词出自《________》,词中两个“一程”突出了征程的____________,“千帐灯”写出了______________。这首词中写出思乡的酸楚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字组词,并选择恰当的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 

①锡兵从没有为自己残疾悲哀过,总是用一条腿________地站着。

②对于坏人坏事,我们要________抵制。

③他用________的毅力战胜了病魔的困扰。

④张老师病了,他仍然________给我们上课。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

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1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为什么要逼秦王击缶?这表现了蔺相如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1)从加点的词语中可以看出秦王的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发挥想象,秦王在击缶时,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视死如归

1931年深秋,王若飞同志在包头不幸被捕。敌人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干部,想从他的嘴里得到党的机密。

一天晚上,几个特务闯进牢房,掏出手枪,对准王若飞的胸口。带头的特务恶狠狠地说:“现在只要你说一个‘招’字,就放了你;不说,马上送你回老家!”

王若飞镇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

敌人没有办法,气得像疯狗一样,他们把王若飞押到刑场上。王若飞站定了,抬头望着北边那巍峨的大青山。大青山峰峦叠嶂,连绵起伏,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敌人用枪口从背后对准王若飞,凶狠地说:“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再给你几分钟,好好考虑一下!”

王若飞整了整衣领,迎着深秋的晚风,望着周围的山峦。他挺直身子,从容地说:“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

一分钟过去了,又一分钟过去了,等了好几分钟……敌人没有开枪。王若飞视死如归,厉声喝道:“开枪吧!混蛋们!”

敌人还是没有开枪。

王若飞忽地转过身来,面对着敌人。敌人吓得后退了几步。王若飞(轻视   轻蔑)地说:“你们这套把戏,对共产党人是没有用的!”

敌人妄想用死来威胁王若飞同志,他们的(阴谋   计谋)又一次失败了。

【1】用“○”圈出文中括号内搭配恰当的词语。

【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王若飞说的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

【4】第6自然段抓住了对王若飞的哪些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王若飞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

【5】像王若飞这样的英雄有很多,正是他们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如果为他们颁发“英雄”勋章,请你试着完成颁奖词。

英雄是艰难困境中的挺身而出;英雄是_________;英雄是__________……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11、延伸阅读。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独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在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顺流而下。近了,近了!那银色的胡子,尖尖的嘴巴,像天庭下凡的神仙,独乘木船,缓缓漂来。

小鸟,那微小身躯,面对广阔无边的大海,它没有畏缩,风浪过后,便坚毅地站在大海中的木板上,寻找着新的希望。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后,一下子落到船上。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们赶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们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水手们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们的感情日益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船窗时,它便敞开歌喉,歌声婉转动听,犹如春水淙淙。人类给了它生命,它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献给哺育它的人们。

返航时,人们对小鸟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谁不爱自己的故乡!

水手们决定放了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蓝去,回到兰色的故乡去。离别前,小鸟与水手们合影留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熔进那兰色的画面。(有改动)

【1】请把最后一段中的错别字圈出并改正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喜爱得不舍得放下。__________________

②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句意,把相应答案的字母填入横线上。

A.小鸟的无助

B.小鸟对人类的回报

C.小鸟的美丽

D.小鸟对故乡的思念

①娇巧的小嘴,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独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在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顺流而下。__________________

③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船窗时,它便敞开歌喉,歌声婉转动听,犹如春水淙淙。__________________

④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除了写出了小鸟的美丽可爱,还( )

A.借小鸟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B.借小鸟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2、鱼竿和鱼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shuò dà(   )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gōu huǒ(   )煮起了鱼,他láng tūn hǔ yàn(   ),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jīn  jīng)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āái)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jìn  jìng)的yí hàn(   )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bá shè(   ),他们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1.圈出括号里正确读音。

2.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恩赐——(   ) 艰难——(   )

简单——(  ) 启示——(  )

4.把下面句子改为反问句。

  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的理解,在括号里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只顾眼前的利益,是能够享受短暂的欢愉的人。(   )

  (2)只有高远的目标,只能成为什么也享受不到的人。(   )

  (3)面对现实,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

 

 

13、阅读芳草地。

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我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做饭。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往回赶。冬天天黑得早,走夜路。山路两旁全是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底气十足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

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都要陪父亲去30多里外卖熟山芋。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堆着。一些新坟,坟头上的白幡都没被撤掉,总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但父亲还是不怕,每次带着我走过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我胆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不让我陪他去了。母亲不放心,每次都要和我出去送送他。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筒上路。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会回应一下。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

我工作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我非常不解。直到母亲回家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养点儿鸡,带来给我补补身体。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屋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父亲对母亲说,他胆小,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于是决定继续外出打工。

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所以他用“我胆大”将一切恐惧轻描淡写地划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

【1】联系短文内容,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寒而栗:_________________

轻描淡写: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展现父亲“胆大”的性格,作者在第三自然段进行了场景描写,请你用“        ”画出来,并写写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自然段中破折号后,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联系文中内容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4】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失败之后

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兰西与欧洲发生了连绵数年的大规模战争,拿破仑大军横扫整个欧洲战场,迫使其余欧洲国家结成欧洲同盟,共同对付拿破仑。当时,指挥同盟军的是英国的威灵顿将军。

威灵顿指挥的同盟大军在拿破仑面前一败再败。在一次大决战中,同盟军再次遭受惨重的失败。威灵顿杀出一条血路,率领小股军队冲破包围,逃到一个山庄。在那里,威灵顿疲惫不堪,想到今天的惨败,顿时悲从心来,想自杀——一死了之。正在愁容满面、痛恨不已时,威灵顿发现墙角有一只蜘蛛在结网。也许是因为丝线太柔嫩,刚刚拉到墙角一边的丝线,经风一吹便断了。蜘蛛又重新忙了起来,但新的网还是没有结成。

威灵顿望着这只失败的蜘蛛,不禁又想起自己的失败,更加唏嘘不已,多了几份悲凉。但蜘蛛并没有放弃,它又开始了第三次。威灵顿静静地看着,心想:蜘蛛啊,别费心思了,你是不会成功的。蜘蛛的这次努力依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它就这样来回忙碌着。蜘蛛已经失败六次。“该放弃了吧?”威灵顿感动地想。但是蜘蛛没有,它仍旧在原处,不慌不忙地吐出丝,然后爬向另一头。第七次,蜘蛛网终于结成了! 小蜘蛛像国王一样护着它的网。

威灵顿看到这一切,不禁流下了热泪,他为蜘蛛的越挫越勇、永不放弃的精神而深深地感动了。他朝蜘蛛深深地鞠了一躬,迅速地走了出去。威灵顿走出悲痛与失败的阴影。他奋勇而起,激励士气,迅速集结被冲垮的部队,终于在滑铁卢一战,大败拿破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威灵顿将军看到了什么现象从而受到了鼓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灵顿是哪个国家的将军?拿破仑又是谁?威灵顿打垮拿破仑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灵顿将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性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违背——( )  崩塌——( )

【2】海力布是怎样得到宝石的?

___________________

【3】打猎时海力布听到了什么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力布为什么变成了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老街

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清新)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杂杂乱)的声音,没有安静的时刻。可是,在这里的人都很团结,一方有难,四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这里的人们相处和睦,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情同一家。我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小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静安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去开始新一天的劳作。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纳接待)顾客,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将短文中括号里运用正确的词用“√”画出来。

【2】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3】用“——”画出本文中心句。

【4】这篇短文主要什么______

【5】“我”爱过去的老街,是因为______

更爱现在的老街是因为_____

17、阅读理解

震旦鸦雀

①张浩一动不动地蹲伏在一片芦苇丛中,通过镜头观察着一只美丽的小鸟。这鸟实在太漂亮,黄嘴粉足,颈前的绒毛一片雪白,像是系了一条优雅的围巾。身体玲珑饱满,当它站立的时候,头部和尾部都骄傲地翘起,临风顾盼,气宇轩昂:而当它动起来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跳跃的精灵。

②这种鸟叫震旦鸦雀,极其珍稀。两天前,张浩是无意中发现的。他是一个摄影师,却从未斩获过大奖,这次比赛对他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他想拍摄一组震旦鸦雀哺喂雏鸟的画面,而这个鸟巢里刚好有两只尚未出巢的雏鸟,他的运气太好了。

③震旦鸦雀开始喂食,张浩的心跳得厉害,他调整了焦距,开始拍摄。但是浓密的芦苇在风中不停地摇摆,妨碍了他的视线。他换了两个机位还是不行。

④这让他很是着急,明天就是摄影大赛的截稿日,他还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

⑤忽然他想到了什么,悄悄从包里拿出了一把小刀。等雌鸟飞走后,张浩开始割芦苇,只一袋烟的工夫就在芦苇丛中割出一条小径,他知道这样做对雏鸟很不利,因为震旦鸦雀必须借助浓密的芦苇隐蔽才能得以安全,否则很容易被红隼、白腹鹞等猛禽发现,但是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割好芦苇后,他打开镜头,果然视线好了许多,但支撑鸟巢的五根芦苇仍然是个难题,因为等一会拍摄时其中的三根必然会遮挡母鸟喂食的画面,大大影响照片的美感。但是如果把其中的三根芦苇剪掉,鸟巢就会变得很不稳固,随时有可能被风吹倒。

⑥张浩犹豫了,他,点燃一支烟,蹲坐在相机前。他又想到了摄影大赛,这次大赛的级别很高,在这次大赛中获奖是一个摄影师梦寐以求的荣誉。他踩灭烟头站起身来,轻轻走到鸟巢前,小心翼翼地剪掉那三根芦苇。

⑦现在,他隐蔽在一撮芦苇后,把镜头伸到前面,视野一片清晰。一阵风轻轻地吹过苇叶,震旦鸦雀来了,这次公鸟也来了,张浩的心突突地跳得厉害。只见公鸟变成了一个称职的警卫,立于芦苇之上向四周眺望。母鸟则开始哺喂。当巢中的两只幼雏伸出鹅黄色的小嘴接受母亲的喂食时,张浩屏息凝神,按下了快门。

⑧之后的几天,张浩每天都来到这片芦苇地,观察着这一对震旦鸦雀以及它们的雏鸟。他希望这一窝雏鸟能顺利出巢,而不要发生什么意外。这一天张浩又早早来到那片芦苇地,他估摸着再过两天雏鸟就能顺利出巢了。当他接近鸟巢的时候,忽然一只大鸟猛然从芦苇丛中蹿出,迅疾地展翅飞去。”啊……”张浩惊讶地叫出声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急忙向震旦鸦雀的巢穴跑去。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鸟巢已经被破坏,凄凉地在风中摇摆,地上是一小摊血迹和一些零散的未成形的雏鸟羽毛,母鸟也不知去向,只有公鸟在空中凄哀地盘旋鸣叫。

⑨张浩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⑩这时他的手机发出了振动,他翻出手机,是摄影大赛组委会发来的信息,告知他,他的摄影作品《震旦鸦雀》获得了大赛一等奖,特此祝贺。

【1】根据故事内容,将情节补充完整。

【2】读第⑤自然段,张浩为了拍摄震旦鸦雀喂补雏鸟的画面,做了哪些不利于震旦鸦雀的事?请分点概括。

_______

_______

【3】读第⑥自然段描写张浩动作、神情的句子,揣测他的内心。“张浩犹豫了,他点燃一支烟,蹲坐在相机前。”此时,他的内心_______,“他踩灭烟头站起身来,轻轻走到鸟巢前。”此时,他的内心_______

【4】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摘抄三个让你特别有感触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_______

【5】第⑨段,“张浩一下子瘫坐在地上……”一句中的省略号透露了(       

A.思维的中断

B.省略了情节

C.心情的复杂

D.场面的悲惨

【6】“张浩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已经表示震旦鸦雀的故事结束,那短文最后一段写张浩获奖有无必要?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观点:_______

理由:_______

18、 

家有一件上釉的泥塑工艺品——卧狮。

这件工艺品,长、高各一尺,宽五寸。塑的是一只雄狮,昂首仰视,横卧在一块岩石上。狮子的整个身子是白色的,闪着微微的银光,下面的岩石呈青绿色,和白色的卧狮形成鲜明的对照。

狮子头上的长毛一绺绺清晰可辨。有的卷曲着,像一根根鱼钩;有的四散着,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狮子的脖前和下巴的毛都略向后飘,好像被风吹拂着。从狮子头上的长毛中,隐约可以分辨出它那一对竖着的耳朵。狮子的双眼怒视着前方,眉骨略微凸起。它张开大口,露出獠牙巨齿,显出一副威严难犯的神态。狮子的身子较短,中间部分向外突出,还可以看出一根根的肋骨。它的两条前腿向前伸着,利爪紧收,有一只爪子已越出了岩石,悬在空中。两条后腿蜷曲着,左腿半跪,右腿完全被身子遮住。它的尾巴从左腿旁甩向前方,尾端特大,像钢鞭带着头缨一样,下面的岩石,像一块力负万钧的石基,有力地衬托出雄狮的威严。

整个工艺品,显得那样的和谐、美妙,令人惊叹不已。

1.给加点字选出恰当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昂首仰视    (      )

A.高,贵      B.仰,高抬      C.情绪高

(2)惊叹不已    (      )

A.停止        B.已经          C.后来

2.写出描写卧狮威严的句子。

3.填空。

本文是按照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卧狮的。在描写卧狮各部分样子的时候,是按照从__________到 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19、课外阅读

鸟中诸葛

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乌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叼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

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

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

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个词呢!新喀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密来吃“剩饭”。

有一些地方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1】为什么称乌鸦为“鸟中诸葛”?“诸葛”一词用在乌鸦身上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觅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将这一句话的意思用一个成语来替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二自然段中,三个加点词“工具”,前面一个带引号,后面两个不带引号,请解释,前面一个“工具”为什么要带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乌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对乌鸦的看法如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句子改成直述句。

许世友说,他活着不能伺候娘,死后也要埋在娘的身边。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成字句.

飞溅的水花打湿了我薄薄的衣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句)

 

2.湖面飘来小船。(扩句)

 

3.英法联军摧毁了艺术瑰宝圆明园。(改写成字句和字句)

字句:

字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喜欢阅读吗?在你平日的生活中,阅读占有怎样的位置?请你写一篇作文,写一写自己和书之间的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