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弗能                           

B.株待兔                           

C.吾盾之                           

D.依然如                           

2、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选项是(   )

A.他日复一日呕心沥血地从事着音乐创作。

B.这些民族败类,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早已举世闻名了。

C.如今的农村已经大变样了,农民安居乐业,过着富足的生活。

D.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贫穷落后,战火纷飞,民不聊生

3、一锤定音(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交叉(chā chà)    素净(sù shù)

反应(yīng yìng)  几乎(jī jǐ)

仍然(réng rēng)  觉得(jué jiào)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超级模仿秀(照样子写词语)。

左顾右盼(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小心翼翼(ABCC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空空如也(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容不迫: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完成下列名句填空。

1.增之一分则嫌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黛之一忽则嫌黑。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审问之,_______,明辨之,________

4.果能此道矣。__________,虽柔必强。

5.大学之道,________,在亲民,__________

6、词语积累。

身临(   )(   )   十年(   )(   )   (   )(   )

百年(   )(   )   专心(   )(   )   (   )(   )

7、语句积累。

(1)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搭石》这篇课文引用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快乐阅读吧

民间故事一般有______的类型和重复的段落,比如《______》;有的故事寄托着人们______的愿望,比如《______》,就寄托着人们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一只空瓶子的温暖(节选)

星期天,一家人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在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的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

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的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儿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几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重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自主阅读)我的阅读时间约为____分钟。

2(提取信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文章,边读边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填写下表。 

事 件

人物心理反应

女儿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我”想教育女儿

“我”捡回瓶子

女儿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惭愧

 

 

3(分析判断)“我”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箱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劳动的尊严。

B.“我”明白女儿长大了,知道回报家人和社会了。

C.“我”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它并没有给老人带去尊严。

D.“我”之前对女儿有误解。

4(句子分析)文章末尾“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指的是谁?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个捡废品的老人。

B.那些有尊严地靠劳动生活的人。

C.生活贫困的人。

5(体会含义)你是如何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我的父亲

①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对我很严厉,从不苟言笑,我很畏惧他。如果父亲能出差几天不回来,那是我最幸福的几天。我可以和小朋友在一起疯玩,甚至不做作业、逃学……父亲一回来,我又乖巧得像只小猫。我躲闪的眼神没有逃过父亲犀利的眼睛。他拿起我的书本,开始问这问那,当发现我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心里顿时明白,立刻命令我罚站、关禁闭……从此,我再也不敢懈怠,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

②那年,父亲骑车摔断了几根肋骨。医生叫父亲必须住院治疗,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父亲连连摆手,坚决不住院。几个月后,竟自行痊愈了,医生惊叹道:“您真是个铁打的硬汉!”父亲笑道:“这点痛算什么?和战争年代受伤相比,这简直不值一提!”

③这下,我对父亲更加畏惧了:他是个铁打的硬汉,没有什么能打倒他。因为惧怕父亲我一直努力学习。不过,哪怕我考得再好,父亲也很少表扬我几句,他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我暗暗地叫他是“冷血动物”。

④一次,老师布置一道题,叫我们回去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回到家,看到父亲在厨房里忙碌,我倚在门框边,憋了很长时间,终于喊出了一声“我爱你!”父亲手里的锅铲“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他威严地瞪着我,吓得我哧溜一下,跑进房里。

⑤夜里,我听见父亲在床上对母亲说:“这丫头,真是书越读越傻了!”说罢,父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沾湿了被角……我对父亲更加疏远了,也更加坚定他是一个“冷血动物”。父亲对我的疏远与回避,好像并不在意,依然还是那么严厉,不苟言笑。

⑥出嫁那天,我好像感到彻底解放了,我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冷血动物”。

⑦我生病的事,父亲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恍惚中,我感到父亲也来到了病床前。待我恢复了健康,医生告诉我,从你父亲身上抽出的1000cc鲜血,才救活了你的命。你父亲真是个柔情似水的汉子,他流着眼泪,一定要我们救活你,要抽多少血,就抽多少血!

⑧我好像是在听一个陌生的童话故事。看到父亲来到病床前,孩提时,老师布置的那道题又出现在脑海里,我鼓起勇气,勇敢地说了声:“爸爸,我爱你!”父亲身体微微一颤。少顷,他弯下腰,僵硬地用手帮我捏捏被角,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我惊讶地发现,父亲似乎用手在擦拭着眼角……

⑨我终于知道,父亲也会有眼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牛头不对马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行痊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讲述了“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抒写了对父亲感情的变化,请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父亲所做之事

我的感情变化

父亲出差回来,发现我学习懈怠时,严厉地惩罚了我。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更加恐惧

当我憋了很久才道出“我爱你!”时,父亲威严地瞪着我。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万分感动

【3】感情藏在细节里,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比如:“少顷,他弯下腰,僵硬地用手帮我捏捏被角,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这句话连续使用了三个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身走去”,我感受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短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亲也会有服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见”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2、阅读。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bèn bēn)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释,“xiě xuè)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   疑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地解释:“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感悟   领悟)。

以后,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但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关联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是陌生黑暗的,而是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晴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shà chà)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祷告   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用“/”划掉括号内错误的拼音、词语选项。

【3】理解分析。

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爱无声,却一直都在!同学们,你在生活中一定感受过来自父亲的爱,请你写一写父爱深深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读短文《“建筑奇才”一螺》,回答问题。

“建筑奇才”——

①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他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

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③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做壳面,并常常是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④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⑤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⑥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螺死后,他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⑦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他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住房________的特点;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第③自然段主要说明________;第⑥自然段主要写螺的单身住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特点。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   

①螺壳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外层和内层都比较薄。( )

②寄居蟹会把螺赶走,占有螺的“房产”。( )

③在多淤泥的水底,螺的壳口和壳体长着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 )

④所有的螺的足的后端都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可以作为门来使用。( )

【3】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文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如课文《太阳》;有的活泼,如课文《松鼠》。本文的语言风格属于平实还是活泼?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乐园

父亲的眼神

星期天,我到商场买鞋。鞋柜台前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挑选了一双满意的旅游鞋,正爱不释手,耳边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

同志,你手上这双鞋蛮好看的,得多少钱一双啊?

不用回头,一听我就知道是个乡下人。我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着他:个子不算高,有些单薄,身上的中山装早已褪色,带洞的解放鞋上沾着泥土,头发乱蓬蓬的,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正牵着他的手,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我指着“254的标价给他看。

那乡下人看了,嘴角轻微撇了一下,不禁面带愧色地对那男孩说:孩子,爹买不起,太贵了。那孩子低下了头,咬着嘴唇,把爹的手握得更紧了。过了半天,才抬起头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爹,怯生生地说:“……就是……就是……他们都有。

我虽不知道他们所指何人,但我想一定是他的小伙伴们。从小孩子的声音中分明觉出一种委屈,一种渴望。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这么小就会跟人家攀比。

父亲见孩子那委屈的样子,也只有硬着头皮,来到柜台前挑了起来,柜台里有各色各样的新潮旅游鞋,可我见他似乎没有在意鞋的式样和质量,而只在意那一张张价格表。他咂了咂嘴,似乎很难找到使他满意的价格——在这家商场里,最便宜的鞋也得一百多块。总算挑了一双最便宜的鞋,父亲问孩子:要买就买这双吧。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

那父亲只好从内衣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票子和两张大团结,手略有些颤抖地递给营业员。就在那一霎那,我注意到这位父亲望着这血汗钱的眼神,那眼神流露出的是对这一百多元钱的依依不舍,那眼神是对孩子可以风光地穿上新鞋的满足……那眼神打动了我,我感觉眼前这位父亲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

噢,记起来了,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也经常和人家攀吃攀喝,经常向父亲要钱买这买那,父亲将钱递给我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眼神?而我那时太粗心了,没有把它当回事,我经常买这买那,却从未见过父亲给自己买什么新鞋,买什么新衣服。

我放下挑好的旅游鞋,来到柜台前,精心为父亲挑选了一双既轻便又舒服的棉夹鞋……

1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请从中任举一种描写方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他选好鞋子从内衣中摸出钱递给营业员时,为什么手略有些颤抖?请揣摩并写出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眼神传递出了哪些情感?为什么那眼神打动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书法艺术

(材料一):

在国际艺苑中,书法一直被尊为“东方艺术的结晶与象征”。毕加索当年偶然在博物馆中见到中国书法后相当震撼,惊叹这是“艺术中的艺术”。

(材料二)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材料三)

一项关于“书法学习”的网络调查显示:

①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

②72.5%的受访者认为练习书法能静心,提高学习效率;

③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

④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仍很重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毕加索惊叹中国书法是“东方艺术的结晶与象征”。(______

(2)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______

(3)教育部要求普通高中也要开设书法选修课。(______

【2】书法成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必修课,民众怎么看?你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你谈谈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空城计

公元228年,诸葛亮带兵讨伐中原,由于先锋马谡()既不遵守诸葛亮的部署,又不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致使汉中咽喉——街亭失守。

诸葛亮闻知街亭失守后,立即布置全军撤退计划,由于战事需要,诸葛亮身边的武将都被分派了出去,蜀军退守到西城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正在此时,哨兵飞马来报: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蜂拥而来。众人听后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眺望,只见尘烟滚滚,魏军分两路冲杀过来。诸葛亮明白,此时他如果慌乱,必将导致全

军覆没。因此,他神态自若,传令收起旌旗,各军各守营寨,有擅自出入和大声说话者“杀”。又命令:“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都派十名士兵,扮成老百姓,洒水、扫街,不要惊慌。”一切安排妥当,请葛亮带着两个书童,搬琴走上城头,点上两炷香,悠悠扬扬地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见此情景,心中非常疑惑,越看越害怕。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莫非城中无兵,诸葛亮故意迷惑我们?”司马懿摇头说:“诸葛亮办事历来谨慎,从不冒险。今天城门大开,城中必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城,定中了他的诡计,赶快退兵吧!”

城头的诸葛亮,脸上泰然无事,手心里却捏了一把汗,他看到司马懿撤退了,不由得拍手大笑起来。

【1】诸葛亮是分哪些步骤实施“空城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为什么“脸上泰然无事,手心里却捏了一把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能成功实施“空城计”的原因是( )

A.神机妙算

B.天时地利人和

C.知己知彼,镇定果断,出奇制胜

D.兵精粮多,不怕敌人

【4】文中多处用到对比,请你任选两处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象一下司马懿知道实情后的内心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魏佳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早点了,只有魏佳站在一旁,一声不吭。

  郭良问他:“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  “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很长时间呢!”

  米沙问□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我不知道□魏佳小声地说□把脸转过来□米沙说□你大概放在口袋里□不小心丢的□往后得放在书包里□

  魏佳越来越伤心。“呜……呜……”

  沃罗佳看到了,什么也没有问,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着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这个伙伴说:“你拿着吃吧!”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声不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糟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处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前的“ ________”上加上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哪个小伙伴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化的印记。

大家好,我是讲解员小温。莫高窟的艺术,景阳冈的风貌,西安的历史,嘉兴的故居,是这些城市特有的文化印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城市,开展一场文化探索之旅吧!

追寻艺术——莫高窟

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坐落在甘肃省。它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追溯古典——景阳冈

景阳冈旅游区位于山东省,是《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地。迎

门山石上留下的“古风犹存”是对当今景阳冈风貌的准确概括。

追忆历史——西安

西安位于陕西省。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它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

追思名人——嘉兴

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地方。人们经常去茅盾故居、徐志摩故居、丰子恺故居等地探寻名人留下的足迹。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莫高窟坐落于甘肃,以壁画和彩塑闻名于世。______

(2)西安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都城之一。______

(3)茅盾、徐志摩、丰子恺都曾居住于嘉兴。______

【2】《水浒传》中除了武松,还有众多英雄好汉,下列人物不属于本书的是( )

A.吴用

B.扈三娘

C.宋江

D.鲁肃

【3】听了小温的讲解,五(2)班的学生对莫高窟很感兴趣,请你根据搜集资料的方法,帮他们一起探究石窟的秘密吧。

搜集有关莫高窟的资料

查找图书

可以查阅参考的书有(1)_________

A.《石窟艺术简史》

B.《秦俑两千年》

C.《苏州泥塑》

令网络搜索

上网搜集资料时,可以检索的关键词是(2)_________

请教别人

我的问题是(3)_________

我可以向(4)_________请教。

19、阅读短文。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态描写,从_____觉和_____觉两方面描写鸟 _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多。

【2】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部分。

【3】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鸟嬉戏、生动热闹的场面

B.按由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先概写“眼睛应接不暇”,再具体写鸟儿热闹欢腾的景象

C.体现了从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的特点,先写众多的鸟儿让人应接不暇,再细写画眉的自由快乐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改为陈述句)

 

2.我思考答案。(扩句)

21、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2)外公,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22、按要求完成句子。

(1)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我可没逼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嘱:“在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了记得回来看看奶奶啊!”(从下面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用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比赛落选       焦急地等人        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补充句子。)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一:

季羡林先生说过: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读书带给我们快乐,读书让我们遇见最好的自己……请以《读书让我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写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内容具体,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题目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它什么样?为什么是你的心爱之物?你和它之间有怎样的故事?请你围绕心爱之物写一篇习作,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