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B.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C.材料中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依次是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D.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社会关系简单明了
2、2021年6月1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在原有四大保护的基础上,新增网络保护的相关内容。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体现了( )
①一些原有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②规则是一成不变的,要遵守法律法规
③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废除原有的规则
④国家社会对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如下表),受到了好评。该活动告诉我们要( )
发现 观察到“水电浪费”的现象,确立“节约为荣”研究主题 | 调查 拟订提纲,实施调查,了解情况,做好记录 | 建议 运用所学,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形成报告 |
A.努力学习,展示自己的风采
B.建言献策, 积极维护自身的权利
C.参加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
D.走出学校,才有多姿多彩的生活
4、国家核心利益包括( )
①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和社区治理
③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士完整、国家统一④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安全利益的总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期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大量网民为之沉迷,其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他们对“抖音”的沉迷程度尤为严重。但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会在短视频APP上学习跳舞、烹饪等,培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短视频APP容易使人沉迷,应完全禁止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提高自控力
③我们应利用短视频APP,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国家应加强监管,促使网络的健康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2023年10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发布,自2024年1月2日起正式对违反通告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依法予以处罚。以政府通告的形式促使人们遵守社会规则,这是( )
A.惩治
B.自律
C.他律
D.敬畏
7、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8、1971年,25岁的蒙古族妇女尼玛响应号召,带着儿子从200公里外的老家搬迁到中蒙边境,开始一边放牧,一边守护边境。半个世纪过去了,如今儿子哈达布和从母亲手中接过“接力棒”,继续着巡边工作。多年来,母子接力守边护边,累计巡护边境线18万多公里,向边防连队报告多起边境可疑人员行迹,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上千人次。尼玛母子的行动( )
①说明了要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②彰显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体现了只有守边护边才能维护国家的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对这一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的成长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社会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于个人
10、七(2)班的小林觉得语文课代表这个工作耽误了他学习的时间,而且还经常因为催作业和同学起冲突,吃力不讨好,所以他想向语文老师辞去课代表。对此,你想对他说( )
①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需要承担责任
②在承担责任中,我们学做有担当的人
③当课代表可以帮助学习处理人际关系
④当课代表可以拉近和语文老师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古代名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有误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能够做到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我们要能够对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关心、融入社会
12、诚信可赢天下,守信方得人心。在下列四位同学的做法中,符合诚信做人要求的是( )
A.甲同学在他人向自己询问好朋友的家庭信息时,委婉地加以拒绝
B.乙同学为获得“校园优秀歌手”的称号,进行假唱
C.丙同学本来答应朋友周末去看电影,因临时不想去,就没有赴约
D.丁同学没有做暑假作业,欺骗老师说忘带了
13、幸福社区居民间的如下对话让我们体会到( )
居民A:我每天都去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蔬菜都是农民合作社自己种的,特别新鲜。 居民B: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筹建了养老驿站,有专业的医生为老年人服务,感觉非常温馨。 |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应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C.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14、以下行为违反了诚信守则的是( )
①抄袭他人作业
②对得了绝症的病人,善意隐瞒
③为考试作弊同学“保密”,珍惜友谊
④幼儿园的老师对所有的小朋友都说“你是最棒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合理的是( )
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文明有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要互敬互爱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马学虎,山东省淄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张店分局执法监察大队大队长。这个善良的山东汉子赡养着父母、养父母四位亲人,在兄长患病时义无反顾移植骨髓、帮助筹措药费,至善至爱的举动感动了许多人。马学虎孝亲敬长的“双份”责任来自于( )
①职业要求②道德规范③法律规定④对他人的承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是中学生李铭的一天,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题。
中学生李铭的一天 | |
早上 6:30 | 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
上午 8:20 | 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
下午 3:15 | 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
晚上 8:10 | 和爸爸一起看电视新闻并交流看法 |
【1】感受社会生活。李铭( )
①陪爷爷到公园晨练,延展了自己的生活空间
②关心国家发展,同爸爸交流对电视新闻的看法
③教老人使用手机,丰富了老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④在与家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血缘关系这一社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主动认识社会。李铭( )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相同的身份
B.作为社会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同敬老院老人接触的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身份
D.与爸爸、妈妈三人组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大网”
【3】在社会中成长。李铭( )
①从社会中获得了丰厚的物质支持
②正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通过家人的抚育和帮助,能力不断提高
④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积极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在归国途中给留美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这告诉我们( )。
①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②坚决维护个人利益,不放弃任何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2023年2月15日,广东茂名市的马路上,一名男童被卷入车底,危急时刻,20余名路人瞬间集结合力抬车救人,不到4分钟便成功将男童救出。这告诉我们要( )
A.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B.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C.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D.遵守规则,维护秩序
20、“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是“直播间”。公民使用“麦克风”、参与“直播间”必须( )
①为博关注,随心所欲 ②严格执法,根治乱象
③恪守道德,尊重事实 ④遵守法律,理性直播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1、2018年8月21日,一男子在G334次列车上霸占别的乘客座位,列车员与男子沟通,其拒绝让座,谎称不明原因“站不起来,到站帮我找个轮椅”。
22、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自从有了网络,人们便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人们可以在各种网络空间、论坛上畅所欲言。
因此,小敏同学认为:“网络是自由的,网民言论不受约束。”
请你对小敏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24、请写出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全体学生,走出校园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同学们有的来到市消防大队听消防官兵讲解消防知识,参加消防安全演练。有的走进敬老院,帮助打扫卫生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学生有了很大的收获。
思考: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为向党的一百岁生日献礼,某中学举行了“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的主题班会。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内容。
学习项目 | 内容 |
(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1) |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 | (2) |
(3)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的关系 | (3) |
27、探究七:材料分析
打开朋友圈,一幅幅由自闭症患者创作的图画跳了出来。这场公益活动被网友称为“最美刷屏”,仅仅半天,就募集了1500万元善款。8月29日上午,互联网公益募捐项目“用艺术点亮生命”火爆整个朋友圈,很多用户通过“小朋友画廊”H5购买由心智障碍人士画的图画,其所付费用将捐赠给相关机构。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28、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在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理解权力和义务》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这部分基础知识,做好复习迎测,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表格的内容:
宪法赋予了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有的利关系到公民独力、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 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这一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力、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
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该依法履行义务 |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就应该自觉维护民族之② ____________的民族关系。 |
作为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就必须准确把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认识到我们既是权利的享受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 | 在我国宪法规定的广泛的权利和义务中,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有 ③ 和 ④ 。 |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上述表格中画横线的内容。(请按序号填写,其中③和④的内容顺序不限)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宪法要求公民履行的法定义务,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宪法做出这样规定的理由并列举两个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