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

陷: 1缺点2攻占3为捉野兽挖的坑4坠入、陷落、沉下5设计害人6凹进

1)母亲顿时又陷入了忙碌。  

2)你这样诬陷别人,良心何安?。  

3)敌人掉进了我们实现为他们准备好的陷阱里。  

4)他瘦得很,两只眼窝深深的陷了进去。  

5)我们不应该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6)国土沦陷,苟且偷生活着有何意义?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反问)

B.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比喻)

C.杭州有一处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

D.它在父母再三的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拟人)

3、下面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理所当然 同心协力 相依为命 国泰民安

B.难以置信 震天动地 一知半解 民不聊声

C.举世闻名 呕心历血 美中不足 心旷神怡

D.应接不遐 津津有味 众星拱月 安居乐业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至关(   )( )   敌( )我( ) 光荣(   )( )

落( )而( ) 兵(   )马( ) 一心( )( )

 

5、把成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将其序号填入到恰当描述其意思的具体场景中去

( )( )为难             ( )( )有礼

( )( )不休             ④奋不( )( )

(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

(2)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

(3)秦王并不想真的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璧撞碎了,只得说一切好商量。( )

6、在下面句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食指的工作( )不如大拇指吃力,( )比大拇指复杂。

(2)( )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3)( )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 )我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4)这个兵士( )说,( )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7、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8、比一比,再组词。

疑(   ) 援(   ) 址(   )   肋(   )

凝(   ) 缓(   ) 趾(   )   胁(   )

灼(   ) 洛(   ) 眩(   )   健(   )

钓(   ) 络(   ) 炫(   )   键(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根据课文《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三个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西风胡杨》节选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在塔里木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胡杨林,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1胡杨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胡杨的无私时,描写奇花异草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是如何描写胡杨的悲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千年的选择——爱国情怀

夜阑人静,我知道只有缘着历史的绳索,穿越时空,让生命在岁月轮回中流传千年,才能寻到那些英雄人物,才能识得他们心中亘古不变的选择——爱国情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知曾经的汨罗江畔是否雾霭弥漫,就像他心头笼罩的愁绪无法消散。①他伫立江岸哭泣为谁?狂歌为谁?形容枯槁又为谁?他把炽热的爱国心融入诗篇,他选择了用忠心扶起将倒的王旗,他选择了用心血写下为国为民的志愿。他报国无门,于是投入了那滚滚而逝的汨罗江。直到今天,他激情挥洒的文字依然掷地有声,他拳拳的爱国之情依然叩击着人们的心灵,他就是屈原。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不知那易水的澎湃涛声是否还依稀可辨?正如他临行前的壮言。他英姿飒爽的背影伫立江畔,已是定格在历史长河的一个永恒画面。他选择了要用秦王的鲜血来完成天下苍生的夙愿,他选择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然在如虎狼的强秦面前,他壮志未酬,但是他有图穷匕首见的英勇,有箕踞以骂的凛然,他就是荆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不知那上饶带湖畔是否还有他醉中挑灯看剑,梦中驰骋杀敌的身影?他愿披一身豪情冲向那被金人蹂躏的前线,不料身后轰响的不是助威呐喊而是小人的诬陷。他忍受着屈辱与不满,选择了沉默的闲居,但他依然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言,他就是辛弃疾。

夜阑人静,苍穹深处,亦有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让人继承,催人奋进。(有删改)

【1】短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位爱国英雄。请任选一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线句,①处的“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②处中“壮言”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沉默的闲居”时忍受着____________;“依然有‘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言”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4】短文是按照_____的结构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5】从短文中把你最喜欢的名句抄下来,并写出理由。

喜欢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

12、认真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的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 !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我就问他:同志,你在哪一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啊?

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

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拉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得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过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走头,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宾方向走去。

1小鬼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老同志的?

 

2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小鬼怀着怎样的心情向前赶路?

 

3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路光明大路是什么?

 

13、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______: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______:A、用鼻子嗅 B、知道 C、消息

3按课文内容在( )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4文中画“   ”的句子是个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作用。

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想到如今成了一片废墟,你心中有怎样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______,写了鸟的形态:大的,小的;颜色:

花的,黑的;还写了鸟的不同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①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 

②“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_____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填空。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读到这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呀!跟它比,我实在是大小了。’河伯望洋兴叹道。”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就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发出。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仔细读了几遍后,小明终于明白了。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___________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_____________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原意是_____________,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____________ (是原意还是比喻意)。

16、课外阅读(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给上面的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2)给加点字注音。(4分)

    狼吞虎   忍饥 )饿 )手

(3)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2分)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雨花石

玲玲看见妈妈的桌子上放着几颗红色花纹的石子 问 妈妈   这是什么石子妈妈说       这是雨花石

接着,妈妈给玲玲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是1946年的一个夏日,天快要亮了。一辆黑色的国车在雨花台的一个荒岗上停了下来。从囚车上押下一个被绑着的人,这个人浑身是血,但他脸上的神情依然是那样坚定。突然,从敌人的刺刀丛中推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这男孩一看被绑着的是自己的爸爸,便一头扑进了爸爸的怀抱。敌人恶狠狠地把小孩从他爸爸身边扯开,威胁地说:“你爸爸已经死到临头了,只要你求求他,让他交出地下党的名单,就可以活命。不然,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

这男孩没有说话,他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和爸爸紧紧地靠在一起。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向敌人投去一瞥轻蔑的眼光

敌人军官恼羞成怒,下令开枪。枪响了,爸爸倒在血泊之中,男孩被拖走了。

当晚,这个男孩被敌人拷打后又被赶出了监狱的大门。他摸黑来到雨花台,在爸爸牺牲的地方,摸到了一颗雨花石。第二天,他带着这颗染着爸爸鲜血的雨花石,找到了党组织,做了一名地下小交通员……

妈妈讲完了故事。小交通员的光辉形象,立刻浮现在玲玲的眼前。玲玲觉得那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1】给短文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画线的句子对爸爸的描写采用了______的描写方法。

【4】小男孩对爸爸和对敌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对爸爸的态度:______________

对敌人的态度:______________

【5】爸爸牺牲后,小男孩做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玲玲觉得“这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__________________

18、生活中的感悟。

苹果

桌上放着一个苹果,母亲对自己的小女儿说:“孩子,看到这个苹果,你想到了?”

“这个苹果又大又圆,肯定很甜很好吃!”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母亲首肯:“你的想法不错。可是,你知道面对一个苹果,不同的人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看法吗?”

小女孩好奇地看着母亲。

母亲说:“我看到这个苹果,首先想到的是你姥姥。姥姥总是把苹果切成小块分给孩子们吃,自己从来舍不得吃。姥姥的爱就浓缩在这个苹果上。”

小女孩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母亲接着说:“果农看到苹果,就会想到栽种的艰辛,还会想到丰收的喜悦;一位诗人看到苹果,可能会把它描绘成火红地太阳,比喻成小姑娘的脸蛋;而一位医生则会拿着苹果向人们解说它有多么丰富的营养……”

母亲再问小女孩:“你说,谁的想法是对的?”小女孩若有所思地说:“妈妈,他们的想法好像都没有错,都有道理!”

母亲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就像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苹果有不同的想法一样,生活中,你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的问题。面对同一种事物,你要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小女孩点了点头。母亲欣慰地笑了,她好像看见眼前的女儿正在长起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首肯—— ___________________

意味深长—— 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个与“思考”有关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

A 重复词语的省略  B 列举的省略  C 说话断断续续  D 语意未尽

5仔细体会母亲的话,母亲表面上是和女儿探讨____________,实际是在告诉女儿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结尾写到“母亲欣慰地笑了”,母亲为什么欣慰地笑了?你怎样评价这位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的挫折,你会怎样看待面前的困境?会怎样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里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两句中的表达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爹当时_________的心情,反映了他对的关心与疼爱。画线句子②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爹对自己能骑车的_____________

3本文的题目是父亲的爱”,为什么作者写了很多母爱的表现呢?(  )

A.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感受到父爱,只感受到了母爱。

B.因为作者是以母爱的表现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特点。

C.因为母爱比父爱更加深厚,更能给留下深刻的印象。

D.因为母爱与父爱是联系在一起的,写父爱必须写母爱。

4通过阅读文章,你觉得文中父亲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家里,爸爸妈妈的爱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举例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填上适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老师____________地说:“小明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小明____________地说:“老师请放心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

李白说:“孟夫子您的诗篇誉满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说:“我俩的友谊很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的责骂不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滴年复一年锲而不舍怎么不能滴穿顽石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说的那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一辈子终生难忘(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读句子,注意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再照样子写一写。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用上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人物“期待落空”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高高地向上翘着。(缩句)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缩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今年我县洪涝灾害严重,党和政府给了广大人民群众无比关怀,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如何帮助家长的。题目:当 (洪,水,雨…)灾到来时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择括号里的词,也可以自选。2.字数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