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
陷: 1缺点2攻占3为捉野兽挖的坑4坠入、陷落、沉下5设计害人6凹进
(1)母亲顿时又陷入了忙碌。 ( )
(2)你这样诬陷别人,良心何安?。 ( )
(3)敌人掉进了我们实现为他们准备好的陷阱里。 ( )
(4)他瘦得很,两只眼窝深深的陷了进去。 ( )
(5)我们不应该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 )
(6)国土沦陷,苟且偷生活着有何意义? ( )
2、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反问)
B.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比喻)
C.杭州有一处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夸张)
D.它在父母再三的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拟人)
3、下面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理所当然 同心协力 相依为命 国泰民安
B.难以置信 震天动地 一知半解 民不聊声
C.举世闻名 呕心历血 美中不足 心旷神怡
D.应接不遐 津津有味 众星拱月 安居乐业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至关( )( ) 敌( )我( ) 光荣( )( )
落( )而( ) 兵( )马( ) 一心( )( )
5、把成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将其序号填入到恰当描述其意思的具体场景中去
①( )( )为难 ②( )( )有礼
③( )( )不休 ④奋不( )( )
(1)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
(2)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
(3)秦王并不想真的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璧撞碎了,只得说一切好商量。( )
6、在下面句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食指的工作( )不如大拇指吃力,( )比大拇指复杂。
(2)( )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
(3)( )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 )我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4)这个兵士( )说,( )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7、比一比,再组词。
搂( ) 挠( ) 侄( ) 腮( )
楼( ) 绕( ) 到( ) 鳃( )
8、比一比,再组词。
疑( ) 援( ) 址( ) 肋( )
凝( ) 缓( ) 趾( ) 胁( )
灼( ) 洛( ) 眩( ) 健( )
钓( ) 络( ) 炫( ) 键( )
9、根据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我”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三个词语,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西风胡杨》节选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在塔里木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胡杨林,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1】胡杨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胡杨的无私时,描写奇花异草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是如何描写胡杨的悲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千年的选择——爱国情怀
夜阑人静,我知道只有缘着历史的绳索,穿越时空,让生命在岁月轮回中流传千年,才能寻到那些英雄人物,才能识得他们心中亘古不变的选择——爱国情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知曾经的汨罗江畔是否雾霭弥漫,就像他心头笼罩的愁绪无法消散。①他伫立江岸哭泣为谁?狂歌为谁?形容枯槁又为谁?他把炽热的爱国心融入诗篇,他选择了用忠心扶起将倒的王旗,他选择了用心血写下为国为民的志愿。他报国无门,于是投入了那滚滚而逝的汨罗江。直到今天,他激情挥洒的文字依然掷地有声,他拳拳的爱国之情依然叩击着人们的心灵,他就是屈原。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②不知那易水的澎湃涛声是否还依稀可辨?正如他临行前的壮言。他英姿飒爽的背影伫立江畔,已是定格在历史长河的一个永恒画面。他选择了要用秦王的鲜血来完成天下苍生的夙愿,他选择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虽然在如虎狼的强秦面前,他壮志未酬,但是他有图穷匕首见的英勇,有箕踞以骂的凛然,他就是荆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不知那上饶带湖畔是否还有他醉中挑灯看剑,梦中驰骋杀敌的身影?他愿披一身豪情冲向那被金人蹂躏的前线,不料身后轰响的不是助威呐喊而是小人的诬陷。他忍受着屈辱与不满,选择了沉默的闲居,但他依然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言,他就是辛弃疾。
夜阑人静,苍穹深处,亦有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让人继承,催人奋进。(有删改)
【1】短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位爱国英雄。请任选一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线句,①处的“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②处中“壮言”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沉默的闲居”时忍受着____________;“依然有‘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言”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4】短文是按照_____的结构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5】从短文中把你最喜欢的名句抄下来,并写出理由。
喜欢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________。
12、认真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的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完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 !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和我并肩朝前走。我就问他:“同志,你在哪一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啊?”
“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下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
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拉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得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过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走头,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宾方向走去。
【1】“小鬼”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老同志的?
【2】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小鬼”怀着怎样的心情向前赶路?
【3】“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路”,“光明大路”是什么?
13、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剔”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______):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______):A、用鼻子嗅 B、知道 C、消息
【3】按课文内容在( )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4】文中画“ ”的句子是个_______句,在文中起到________作用。
【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想到如今成了一片废墟,你心中有怎样的感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______,写了鸟的形态:大的,小的;颜色:
花的,黑的;还写了鸟的不同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①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
②“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_____)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填空。
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
小明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读到这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呀!跟它比,我实在是大小了。’河伯望洋兴叹道。”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就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发出。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仔细读了几遍后,小明终于明白了。
【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___________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_____________。
【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___》。
【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原意是_____________,现在多比喻_____________。“河伯望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____________ (是原意还是比喻意)。
16、课外阅读(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给上面的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2)给加点字注音。(4分)
恩赐( ) 狼吞虎咽( ) 忍饥挨( )饿 撒( )手
(3)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2分)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雨花石
玲玲看见妈妈的桌子上放着几颗红色花纹的石子 问 妈妈 这是什么石子妈妈说 这是雨花石
接着,妈妈给玲玲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那是1946年的一个夏日,天快要亮了。一辆黑色的国车在雨花台的一个荒岗上停了下来。从囚车上押下一个被绑着的人,这个人浑身是血,但他脸上的神情依然是那样坚定。突然,从敌人的刺刀丛中推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这男孩一看被绑着的是自己的爸爸,便一头扑进了爸爸的怀抱。敌人恶狠狠地把小孩从他爸爸身边扯开,威胁地说:“你爸爸已经死到临头了,只要你求求他,让他交出地下党的名单,就可以活命。不然,连你的小命也保不住!”
这男孩没有说话,他倔强地瞪了敌人一眼,走到爸爸跟前,和爸爸紧紧地靠在一起。爸爸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望着东方黎明的曙光,向敌人投去一瞥轻蔑的眼光
敌人军官恼羞成怒,下令开枪。枪响了,爸爸倒在血泊之中,男孩被拖走了。
当晚,这个男孩被敌人拷打后又被赶出了监狱的大门。他摸黑来到雨花台,在爸爸牺牲的地方,摸到了一颗雨花石。第二天,他带着这颗染着爸爸鲜血的雨花石,找到了党组织,做了一名地下小交通员……
妈妈讲完了故事。小交通员的光辉形象,立刻浮现在玲玲的眼前。玲玲觉得那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1】给短文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画线的句子对爸爸的描写采用了______的描写方法。
【4】小男孩对爸爸和对敌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对爸爸的态度:______________
对敌人的态度:______________
【5】爸爸牺牲后,小男孩做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玲玲觉得“这几颗雨花石更加可爱了”?
__________________
18、生活中的感悟。
苹果
桌上放着一个苹果,母亲对自己的小女儿说:“孩子,看到这个苹果,你想到了?”
“这个苹果又大又圆,肯定很甜很好吃!”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母亲首肯:“你的想法不错。可是,你知道面对一个苹果,不同的人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看法吗?”
小女孩好奇地看着母亲。
母亲说:“我看到这个苹果,首先想到的是你姥姥。姥姥总是把苹果切成小块分给孩子们吃,自己从来舍不得吃。姥姥的爱就浓缩在这个苹果上。”
小女孩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母亲接着说:“果农看到苹果,就会想到栽种的艰辛,还会想到丰收的喜悦;一位诗人看到苹果,可能会把它描绘成火红地太阳,比喻成小姑娘的脸蛋;而一位医生则会拿着苹果向人们解说它有多么丰富的营养……”
母亲再问小女孩:“你说,谁的想法是对的?”小女孩若有所思地说:“妈妈,他们的想法好像都没有错,都有道理!”
母亲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就像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苹果有不同的想法一样,生活中,你也会遇到许多类似的问题。面对同一种事物,你要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审视,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小女孩点了点头。母亲欣慰地笑了,她好像看见眼前的女儿正在长起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首肯—— ___________________
意味深长—— 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两个与“思考”有关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一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
A 重复词语的省略 B 列举的省略 C 说话断断续续 D 语意未尽
【5】仔细体会母亲的话,母亲表面上是和女儿探讨____________,实际是在告诉女儿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结尾写到“母亲欣慰地笑了”,母亲为什么欣慰地笑了?你怎样评价这位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的挫折,你会怎样看待面前的困境?会怎样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爱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我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里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①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②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把“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和“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两句中的“表达”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爹当时_________的心情,反映了他对“我”的关心与疼爱。画线句子②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爹对“我”自己能骑车的_____________。
【3】本文的题目是“父亲的爱”,为什么作者写了很多母爱的表现呢?( )
A.因为作者从来没有感受到父爱,只感受到了母爱。
B.因为作者是以母爱的表现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特点。
C.因为母爱比父爱更加深厚,更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D.因为母爱与父爱是联系在一起的,写父爱必须写母爱。
【4】通过阅读文章,你觉得文中父亲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的家里,爸爸妈妈的爱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举例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填上适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老师____________地说:“小明,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小明____________地说:“老师,请放心,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
②李白说:“孟夫子,您的诗篇誉满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说:“我俩的友谊很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的责骂不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滴年复一年,锲而不舍,怎么不能滴穿顽石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说的那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一辈子终生难忘。(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读句子,注意神态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内心,再照样子写一写。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用上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人物“期待落空”的内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①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高高地向上翘着。(缩句)
②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缩句)
23、作文。
今年我县洪涝灾害严重,党和政府给了广大人民群众无比关怀,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如何帮助家长的。题目:当 (洪,水,雨…)灾到来时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选择括号里的词,也可以自选。2.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