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率(shuài)领 慰藉(jiè) 应和(hè)
B.隧(shuì)道 杀菌(jūn) 脚趾(zhǐ)
C.炫(xuàn)耀 可恶(wù) 窥伺(shì)
D.祈(qí)求 调遣(qiǎn) 拽(zhài)住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垂头丧气(接近,快要) B.大惊失色(失去)
C.翩翩起舞(很快地飞) D.白发苍苍(苍翠)
3、“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这句话说明了勤奋才能有所作为,与此句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D.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
4、读了《秋晚的江上》,你想到了哪句诗?( )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B.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C.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5、下面的词语中正确的一组是( )。
A.应接不暇 神秘莫侧 云遮雾涌
B.不容质疑 人声鼎沸 帘帘飞瀑
C.千资百态 人迹罕至 神来之笔
D.山崩地裂 咫尺为邻 若隐若现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题西林壁 题诗 B.尝与诸小儿游 品尝
C.慕名而来 爱慕 D.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巴巴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 )
A.无原无故 通情达理 犹其
B.哄堂大笑 垂头丧气 大概
C.毫无怨言 得心应手 预侧
D.兴致勃勃 不动生色 砸锅
8、补充八字成语,再选词填空。
尺有所短,______。 机不可失,______。
______,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______。
__________,驷马难追。 ______,比下有余。
_______,不长一智。 ______,更进一步。
(1)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要记住“______”,千万不能错过。
(2)不要以为这小小的错误不要紧,要记住“_________”。
(3)我们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因为“____________”。
(4)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古人说得好:“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当我取得进步后,老师就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鼓励我。
9、阅读古诗《元日》,完成习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 “元日”是指________________。“瞳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些具体的意象,描绘了新春的景象。诗句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是指春联。
【3】你还读过哪些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试着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人类和大自然
谁会置疑呢?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
大自然不但有母性的一面,也有父性的一面。大自然的母性呈现为慈眉善目,包容温柔,无私施与;父性,则表现为大自然的威严,大自然的金刚怒目,乃至对生灵的毁灭性打击。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 )、( )乃至( )大自然。大自然的母性,是在一线的,是无私施与的,更似天经地义的。事实上,大自然的父严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只不过常常退居二线,表面上给你的,还是风平浪静, ,是由于人类过分的巧取豪夺总是屡屡得手,父性因而已被母性所掩盖。
今天的人类总是淡视、漠视大自然的父性,乃至还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宰。
任何事情都不会空穴来风。随着人类手里拿上科技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大自然原来具有的神秘面纱已被一层层揭开。对大自然丧失一份敬畏,大自然多增加一份施与,伟大的人类,对大自然就势必增多一份不设防。
即使发生大海啸,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警醒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呢?
【1】用“√”表示下面句子中词序排列正确的句子。
(1)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享受)、(索取)乃至(掠夺)大自然。( )
(2)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索取)、(享受)乃至(掠夺)大自然。( )
(3)长期以来,人类只知道(掠夺)、(索取)乃至(享受)大自然。( )
【2】在画线处选填合适的关联词。
①而且;②或者;③所以;④但是
【3】根据词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并写下来。
(1)一次次都达到了目的。(____________)
(2)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总是淡视、漠视大自然的父性,乃至还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宰。”你能试着用“乃至”写一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谁会置疑呢?我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心灵上的大桥
窗外下着毛毛细雨。我被一道题难住了。唉!该怎么解呢?我坐不住了,就朝雨里走去。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个积满雨水的小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的身上,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浑(hún)然不觉。
“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我疑惑地问。
“造桥呗!”他连头也没抬,只将手中的一叠小木头往水塘里排列开去。
“造啥桥啊?”我好奇地又问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将一块较大的木头往已造好的“桥墩(dūn)”上放去。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啪”的一声,他一脚踩得泥浆水溅(jiàn)了开去,“大桥”倒塌了。
男孩抓了抓头皮,一声不吭(kēng)地又蹲下来,心疼地捡起木块,重新搭了起来,嘴里还嘟嚷着:“这个木头桥不好,我长大了要造座又大又牢的桥。”
我被眼前的一切感动了:木头虽然没有搭成,可是男孩的心里已建起了一座理想之桥……
我不禁自问:“难道我就不能像他一样,去解答难题吗?”
我转身朝回家的路上走去,离小水塘越来越远了,可当我回过头来,透过蒙蒙的细雨,隐隐约约看见小男孩还在认真造着“大桥”呢!
是啊,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浑然不觉:_____
一声不吭:_____
【2】短文记叙了一个雨天,“我”因为____而走出家门,看到一个小男孩冒雨____。在与他的对话中,“我”的心情由____、____到“感动”,最后决定像小男孩一样____。
【3】“他(小男孩)那种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的“目标专一”和“坚持不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心灵里建起一座理想之桥”,这里的“理想之桥”指的是( )
A.小木桥;
B.又大又牢的桥;
C.不懈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12、课外阅读。
海滨的夏夜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 状)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称赞 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启 起)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就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 连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倒(应 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
【2】阅读短文,按要求填空。
短文中提到了:__________的夏夜、__________的晚霞、___________的天空。
我们还可以说:__________的夏夜、__________的晚霞、___________的天空。
【3】读文中画“ ”的句子,你能换个说法,使句意保持不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美丽的小雪花像
【5】思考并填空。
(1)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文章中心句)来写的。
(2)短文是按______顺序来写的,短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感到兴奋和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拓展。
自已建造的房子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了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干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已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1)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①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快乐。( )
②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已存身。形容非常羞愧。 ( )
③形容因吃惊、诧异而发愣。( )
④指马虎草率地制造或做事情。 ( )
(2)老木匠建了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是因为( )
A、老木匠岁数太大了干活不如以前了。
B、老木匠心不在焉,干活不认真。
C、老木匠着急回家,想快点把活干完。
(3)为什么老木匠“羞愧得无地自容”?你想对老木匠说些会什么呢?
14、阅读理解
鹰背上的小鸟
①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②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它们决定做一个实验。鹰觉得自己肯定飞得最高,它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飞在天上没有回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的背上趴着一只很小的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③我( )喜欢这个故事,( )它像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我想,在我的生活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就像那只鹰,是他们帮助我飞得更高。
【1】积累:
写近义词。争论_______ 依靠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3】文中的第( )自然段是母亲给我讲的故事。
【4】小鸟比鹰飞得还要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这句话中的“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登上了海塘大堤。(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修改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很久。(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是他呼出的气息。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句子。
(1)放学很久了,仍然在专心地批改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雨呼呼地刮着,大地一片昏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不说发现的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是个惊人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上课了,都聚精会神地听讲。
(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8、修改病句。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观察。叶圣陶通过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法布尔通过观察看到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你留心观察过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请你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