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能分别与“号、红、木、照”字组成词语的是什么字( )

A.牌

B.碑

C.脾

D.啤

2、我会选  选词填空

显然   不然   安然   突然   果然   毅然

(1)我们要加倍努力。(   )就要掉队了。

(2)狼牙山五壮士( )跳下悬崖。

(3)他的意见(   )是不对的。

(4)吃过中饭,天气(   )变了,

(5)由于他勤学苦练,(   )学到不少技术。

(6)只有把这件事告诉他,他心里才会(   )

 

3、选词填空:突然 果然 居然 仍然

1、鸟的天堂里( )有许多鸟。

2、他来得很( )。

3、陈老师生病了,( )坚持给我们上课。

 

4、读下面的句子,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括号里。

聪明 智慧 夸奖 夸耀 满意 高兴

(1)老师( )小丽爱动脑筋。 

(2)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 )的结晶。

(3)妈妈对我今天在客人面前的表现非常( )。

(4)弟弟像( )的一休,眼睛一眨就是一个主意。

 

5、下列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文质彬彬   无可耐何   严历

B.鸦鹊无声   短小精悍     荗盛

C.刚正不阿   气疾败坏   富饶

D.愤愤不平   视死如归     僵硬

6、下面选项中形容“刚直公正,不畏权势,不讲情面”的词语是(  )

A.视死如归 B.铁面无私 C.精忠报国 D.志存高远

7、下列加点字字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旗鼓(重新)百发百(命中)

B.戎不动(只有)竞取之(走路)

C.尺有所(不足)好问则(丰富)

D.西林壁(书写)遇而安(顺从)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课文《蝙蝠和雷达》完成下面的表格

试 验

方 法

结 果

证 明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古诗词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成。

纸上得来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始:______ 终:______ 躬行:_______

【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下面( )的意思相同。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陆游告诉儿子读书的两个道理: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能力提升。

 

夏日午后,我躺在树下的草地上乘凉,突然脚下痒痒的,我定睛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忙着寻食的蚂蚁!回到家我用心地查阅起蚂蚁的资料来。

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你能想象吗?它能搬运比自己身子大过两三倍的食物,甚至能团结起来把庞然大物的毛毛虫缠死再搬回家。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找到的食物又大又合胃口,他们的触角就摆动得特别猛烈,同伴很快就明白了。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圈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划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划断,蚂蚁就迷路了。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蚂蚁,毫不起眼的小昆虫,但它却有着勤劳的双手、团结的精神和聪明的智慧蚂蚁,你是昆虫界的小精灵!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给短文选择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A.蚂蚁搬兵”   B.蚂蚁的趣闻 C.蚂蚁认路

(2)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本事—— ( ) 强烈—— ( )

(3)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下面词语:

同心协力:

庞然大物:

(4)短文行文流畅,脉络清晰,语言精准。蚂蚁的高超本领归纳为小标题分别是 和蚂蚁认路三方面。其中蚂蚁认路主要有两种方法:  

(5)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划出有关句子。

(6)生活中,你最喜爱哪种小动物请用精炼的语句介绍其主要特点

 

 

11、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 辩)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    )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    )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燃 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画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3】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时日出的景象,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日出的景象。

【4】“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反问

【5】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小红的凤仙花培育记录表

【1】上了自然课以后,小红也想种凤仙花。回到家后,她兴冲冲地撒下了种子,之后常常去观察它的状况。第7天,她发现凤仙花_________。第14天,凤仙花________。第35天,她发现_______。到了第50天,凤仙花终于________!从小红的身上我们知道,观察要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凤仙花在第7天长出两片叶子。_____

(2)凤仙花的叶子两片上下交叉生长,每片叶子上下基本不会重叠。_____

(3)凤仙花的花形像蝴蝶。_____

(4)凤仙花的花有粉红色、绿色和红色,果实是绿色。_____

【3】8月28日,奶奶对小红说:“小红啊,奶奶刚在院子里种了一大片凤仙花,这样等‘十一’放假时,你就可以回家看花了。”你认为奶奶说得对吗?假如你是小红,你会如何向奶奶解释?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美文阅读

择机报恩

①农夫看到猎人的罗网里有一只老鹰,而那只老鹰的翅膀受伤了,正在罗网里伤心地哭泣。

②农夫见状动了恻隐之心,便对猎人说:“把这只老鹰卖给我吧,我很喜欢它。”

③猎人同意了农夫的请求。农夫把老鹰带回了家,为它洗净了伤口,包扎好后,还给它喂了粮食。老鹰在农夫的精心照顾下,伤口很快就好了。

④一天,农夫从地里回来,发现老鹰已不知什么时候从家里飞走了,农夫很后悔,自言自语:“真没有心,我救了它一命,现在连“谢谢”都没说就飞走了,我以后再也不做好事了。”

⑤某个冬日,农夫正靠着墙晒太阳,碰巧那堵墙快要倒塌了,农夫却没有觉察到。正在这时,天上飞来一只老鹰,它用爪子抓走农夫头上的帽子,飞走了。农夫起身去追,发现抓走他帽子的正好是被他救过一命的老鹰。农夫愤怒至极,他边追边骂:“你这个该死的家伙,我救了你一命,你不曾报答,现在又来抢我的帽子,你……”

⑥农夫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听到“轰隆”一声,农夫回头一看,刚才自己靠着的那堵墙倒塌了,而他的帽子已从空中掉到了他的跟前。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择机报恩”中的“恩”指的是(     

A.老鹰把帽子还给了农夫。

B.老鹰让农夫离开了将要倒塌的墙。

C.农夫让老鹰重新获得了自由。

D.农夫救了老鹰并治好了老鹰的伤。

【3】农夫为什么说“以后再也不做好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

【4】老鹰是如何报恩的?

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总结的道理?(     

A.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多做善事,会得到好报。

B.受到他人的恩惠,应当牢记并懂得感恩。

C.恩将仇报会受到惩罚。

【6】墙倒塌后,农夫心里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走月亮(节选)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法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 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喝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波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城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方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莱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呀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银毯”中的“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再______

【2】照样子,把词语补充完整。(限填一个字)

例:秋虫(唱) 鱼儿______ 沟水______ 稻谷______ 蒲公英______

【3】请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作者( )

A.在田埂上走月亮时的欣喜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在溪边走月亮时的愉快心情和幸福情绪。

C.在田埂上走月亮时的欢快心情和不知如何招待阿爸的紧张情绪。

【5】回顾课文想一想,“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原因是( )

A.作者担心大家不知道“我”和阿妈散步的时间是夜晚。

B.家乡的月夜景色迷人,可“我”和阿妈不能停下来欣赏。

C.既抒发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欣喜之情,又在结构上起串联全文的作用。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

2.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缩句)

_____________

3.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综合改错。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厉。我做对了事,他总是给予承认和鼓厉;如果做错了事,他是决不会随随便便轻易放过我的,常常把我抬不起头来批评得,让我再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王婷习作中的一段话,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读了西门豹治邺、王戎不取道旁李、还有刘备三顾茅庐……使我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与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你养过小动物吗?或者种植过某种花卉、树木、蔬菜吗?你认真观察过它吗?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发现?请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

2.做到过程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