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麻雀》一文中,“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它被老麻雀的尖叫声吓住了。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按时间顺序写了周恩来立志报国的三件事。

C.《陀螺》的作者是高洪波,作者从中悟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

2、选择恰当的词语境在括号里。

希望  愿望  盼望

(1)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  )的方向改变。如果实变大,抗病性增强。

(2)科学家们(  )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发现,他们离这一(  )的实现已越来越近了。

(3)我们(  )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发明  发现

(4)恐龙在进化中飞向蓝天,是科学家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一大(  )。

(5)考古工作者最近又(  )了一座古墓群。

(6)用太空葫芦提取的苦瓜素来治疗糖尿病是医学上的一个重大(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比赛,我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

B.妈妈买回了苹果、香蕉、西红柿等水果。

C.十二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D.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4、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救(zhěng)        面(lòu        切(yīn)            (zhuō)

B.入(qiǎn)          哑(sī)            且(kuàng)        (háo)

C.负(qī)             (què)        起(jué)             (xī)

D.背(chuí)          处(chěng)     (chán)            想(wàng)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眉青目秀   明眸皓齿   短小精悍   老态龙钟

B.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鹤发童颜   容光涣发

C.左顾右盼   热泪盈匡   通情达理   无原无故

D.坑坑洼洼   山崩地裂   重整旗鼓   不动声色

6、下面古诗中的横线上应选填哪句诗。(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出阳关无故人。

A.洛阳亲友如相问

B.遥知兄弟登高处

C.醉卧沙场君莫笑

D.劝君更尽一杯酒

7、克劳迪娅和弟弟杰米探寻的秘密是(  )

A.天使雕像是谁卖到博物馆里的。

B.天使雕像到底有什么特殊的价值。

C.天使雕像出自谁之手。

D.天使雕像是哪个国家的哪个地区的作品。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______往东望去,江面还是________,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________,只见东边________的地方出现了_________,人群又___________

(2)《夜间飞行的秘密》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___________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_________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________有所启示。

(3)《普罗米修斯》通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__________的困苦,不惜触犯天规,勇敢地盗取_______,从而给人类带来_________,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__________________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理解。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田野,

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释】①霜草:被秋霜打过的草。②苍苍:灰白色。③切切:虫叫声。④绝:绝迹。⑤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籽食磨成粉可食用。

【1】本诗描写了哪些地点的风景?(       

A.村庄

B.城市

C.田野

D.村庄和田野

【2】本诗描写乡村的夜晚没有行人的诗句是(       

A.霜草苍苍虫切切

B.村南村北行人绝

C.独出前门望田野

D.月明荞麦花如雪

【3】诗人的观察点发生了变化,从诗句(       )可以看出来。

A.霜草苍苍虫切切

B.村南村北行人绝

C.独出前门望田野

D.月明荞麦花如雪

【4】下面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是同一季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小雪花的泪

ㅤㅤ①尽管夜晚雪下得很大很大,但却轻得没有声音,好像小猫走路一样。小雪花们想给还在睡觉的小孩大人一个惊喜,听他们一早推开窗就喊“下雪啦,下雪啦”,那是多么热烈的呼唤啊!

ㅤㅤ②天快亮的时候,所有的雪花都已经落了下来,把树变成了雪树,把房子变成了雪房子,把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路都盖得快看不见了。停留在路旁的一群小雪花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测着,一朵小雪花说“今天第一个发现我们的,准是去买菜的妈妈。”“不对不对,应该是一个去上班的叔叔。”另一朵小雪花说:“还可能是早起做操的孩子”

ㅤㅤ③话音刚落,远处一栋小屋的门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位叔叔。小雪花们立刻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可它们等了老半天也没听见那叔叔说一句话。更奇怪的是,他很年轻就已经拄了一根拐棍。

ㅤㅤ④小雪花们气愤极了,心想:这个叔叔太冷漠了,太不在乎我们了!于是,它们在叔叔快要走过时,一齐使劲儿翻了个身,叔叔摔倒在地上了。小雪花们得意地笑了!

ㅤㅤ可是,这位叔叔摔倒后并没有马上爬起来,他用手慢慢抚摸着雪花,闻了闻,又尝了尝,然后仰起头,向着天空大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直到好多门窗都打开、人们大声喊道“下雪啦”的时候,他才停下来。

ㅤㅤ⑥正当小雪花们奇怪时,只见两个女孩儿跑到那位叔叔跟前,把他搀扶起来:“叔叔,谢谢您告诉我们下雪了。这雪真美啊!”

ㅤㅤ⑦小雪花们这才发现,这是一位盲人叔叔!可是我们刚才竟然……

ㅤㅤ⑧盲人叔叔拄着拐棍,一步一步走远了,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说:“下雪了,下雪了!”

ㅤㅤ⑨望着叔叔渐渐远去的背影,小雪花们难过极了。虽然那一句句“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但它们却想哭。终于,它们忍不住了,悄悄地落下来眼泪。

ㅤㅤ⑩中午的时候,太阳出来了。雪慢慢地融化了,人们看不到雪花了,但雪花的眼泪仍在一滴一滴地从树上、屋檐上落下来……

【1】默读短文,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起因:_____

经过:_____

结果:_____

【2】下列说法和短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填序号)

A.雪下得很轻很轻,是小雪花们想给还在睡觉的大人、小孩一个惊喜。

B.盲人叔叔非常冷漠,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小雪花。

C.小雪花们一齐翻了个身,把叔叔摔倒在地上,是因为它们很气愤。

D.两个女孩儿感谢盲人叔叔告诉她们下雪了。

【3】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对叔叔 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出他当时 _____的心情。

【4】读④至⑨段,把表现小雪花情感变化的词语,依次写下来。

气愤 _____

【5】联系全文思考,下列对题目“小雪花的泪”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太阳出来了,小雪花们一点点融化成了雪水,一滴一滴落下来,好像眼泪。

B.“下雪啦”呼声越来越多,可是小雪花们却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很着急。

C.小雪花们因为误解了盲人叔叔,非常后悔,心里感到十分难过。

D.瑞雪兆丰年,小雪花们听到人们的呼唤,流下来激动的泪水。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真理和谎言

  真理和谎言在路口相遇  彼此打了个招呼  谎言问真理  近来日子可好 

唉  别提了  真理叹了口气  一年不如一年

  谎言望着衣衫褴褛的真理,露出一副同情的面孔:“看你这副模样是够寒碜的。你不至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吧?”

  “我已经挨了三天的饿,”真理解释,“我走到什么地方不是碰钉子,就是遇麻烦,简直没个活路。”

  “那只能怪你自己,”谎言说,“跟我来,保管你有好日子过,只要你不找我的碴,你就会像我一样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真理点点头答应了。于是,谎言带着真理向一座繁华的都市走去,他俩来到一座大饭店大吃大喝起来,直到顾客纷纷离去,突然,谎言用拳头敲着桌子,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饭店老板应声来到谎言面前,毕恭毕敬地问:“尊敬的先生,有什么吩咐?”

  “我给了堂倌一个全币,等了这么久还不找钱来!”谎言声色俱厉。

老板忙把堂馆叫来问,堂馆说他压根儿没收到什么全币,谎言一听,大为恼火,扬言:“这么大的饭店还欺负顾客!”说着、把一个金币扔给老板,“算了,再给你一枚,找钱来!”

  老板怕这件事传出去会坏了饭店的名声,不但没收这枚金币,反而找钱给谎言,转身又打了堂倌一个耳光:“混账!收了钱怎么会忘记呢?”

  堂倌平白无故挨了一记耳光,一遍一遍地咕哝,可是周围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他然愤然喊道:“天哪!还有没有真理?”

  “我在这儿。”真理从牙缝中吐出的话只有它自己听得见,“可眼下我的舌头被人栓住了,我不能回答你!”

  真理和谎言离开饭店,谎言洋洋得意地说:“老弟,这回你看出我的本领了吧!”“我宁可饿死,也不学你这种本领。”真理毅然离开了谎言。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衣服十分破烂。   ____________  

丑陋、难看、不体面。   ____________

用傲慢的气势逼人。   ____________

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____________

212自然段加上标点。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则寓言讲述了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有时会一时得逞,但_____________终究是_________________,它水远不会和__________________走到一起。

4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的体会是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流涕mái  mán)怨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抱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是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尽管你的眼睛坏了,可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钢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dǎo  dào)有利。因为,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  竟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成为音乐家,享誉天下。一天,他俩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当命运堵sè  sài)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会留下另一条道路!”

1用“√”选出短文括号里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根据解释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   )里。

(1)名誉天下人都知道,形容非常有名。_______

(2)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涕泪交加的样子。_______

3“说也奇怪”指的是什么?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4用“____”画出点明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5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看见一位老人正在路边粘蝉。蝉停在树枝上,老人举杆轻轻一触就粘住了一个,就像从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孔子看了赞不绝口:“妙极了!妙极了!”

老人看了看他们,笑着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行。一举起竹竿,手就会颤抖,离蝉还远呢,蝉就飞走了。”

孔子问:“那您又是怎样练出这手绝招的呢?”

老人从容地说:“粘蝉先要练举竿。我在竹竿的顶端放上一个小球,举竿时尽量不让小球掉下来。我天天练,月月练,练了很长时间,我的手终于不再颤抖了。我还坚持练站立的功夫,现在我可以像埋在土里的木桩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很长时间。另外,粘蝉必须全神贯注。我在粘蝉的时候,两眼只盯着蝉的翅膀,别的什么也不去看。这样,我就能见一个粘一个了。

孔子听了老人的话,回头对他的学生说:“勤学苦练,专心致志,才能把事情做好。粘蝉是这样,做其他事也是这样。”

【1】请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写下来。

(1)连声称赞。__________ (2)别人很难学会的极高的技艺。__________

【3】读了短文,请你针对短文内容、写法或其它方面提一个问题,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人粘蝉技术高超的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ニ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画“ ”的句子中,“有位同学”指________(谁),他在思考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他最终给出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含义。

“中华之崛起___________。 “有志者当此生”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从“清晰而坚定”可以看出这位同学是经过认真而充分的思考才做出的回答。 _____

B.同学们读书的目的,无论“为家父”“为明理”还是“为光耀门楣”,其实都是为了国家民族的需要。 _____

C.“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是因为不相信“中华不振”的状况能改变。 _____

D.“他睁大眼睛”这是对魏校长的神态描写。 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过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1)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注意用上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害怕: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写伤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是谁教给我们知识?又是谁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②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是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根据这两句话写一个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驰名中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病句。(有两处错误)

要分辨出这时候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但是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请以“诚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写写你身边发生的事。

要求:1、想象合理,语句通顺;2、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