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王梦的作者是( )
A. 金波 B. 沈石溪 C. 张天翼 D. 秦文君
2、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做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3、我来选词填空。
融化 融洽
(1)我们的交谈很( )。
(2)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 )了。
推选 推荐
(3)壮壮的姐姐被( )上了清华大学。
(4)大家一致( )李丹当文艺委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提出问题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文章。
B.通过分段—概括段意—合并段意的方法也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C.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但批注必须对应文章中的一句话。
D.要把事情写清楚,除了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还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5、下列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破绽(zhàn) B.开凿(záo) C.家雀(què)儿 D.混(hùn)沌一片
6、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金——《记金华的双龙洞》 B.艾青——《绿》
C.丰子恺——《白鹅》 D.茅盾——《天窗》
7、如何保护视力呢?下面做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按时做眼保健操。
B.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
C.用眼过度时,要适当看看绿色和远方。
D.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书。
8、想一想:括号前句子的意思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写一写。
对于这次比赛不公平所导致的失败,状状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__________),但好友元元却心中不服,感到气愤(__________)。好在裁判是一个说话、做事很讲道理(__________)的人,在他的允许下,状状整顿力量,准备再干(__________),进行第二次比赛。
9、课外阅读。
夏季,冬天住在哪里(节选)
夏季,冬天就钻进了衣橱,
爬上了衣架,
皮帽,绒衫,厚毛衣,
还有手套和它们在一起。
夏季,冬天就躲进了贮藏室,
那里,它和滑冰鞋,
和雪橇、滑雪板,
安静地睡成一堆。
夏季,它住进冷饮店,
和它做伴的有冰糕,
还有巧克力冰激凌。
【1】夏季,冬天就钻进了_____,躲进了_____。
【2】“夏季,它住进冷饮店”中的“它”指( )。
A.夏季 B.冬天
C.冰糕 D.冰激凌
【3】这首诗歌通篇使用了_____的写法。
【4】冬季的时候,夏天会在哪里呢?仿照诗歌写一写。
冬季,夏天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它做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槛条幅,上而写着“煮书”这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热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您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文中的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是真有道理呢!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得心应手:______________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书房里挂的条幅,上面写的是____________,"我"对它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读完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它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____。
【3】文中用大诗人杜甫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很特别的兔子
兔子阿美很胖。她的头低下来能看到两个下巴;她的肚子鼓起来像个要炸掉的皮球;她一坐下来就要占两个位子;她一跑起来总是最后一个;她一睡着就会打很响的呼噜:她饿了就要吃很多很多的东西:五根萝卜,五棵青菜,再加上两大杯果汁。
“阿美那么胖,吃那么多,打那么响的呼噜,一定不是兔子。”大伙都这么说她。
“我不是只兔子。”阿美伤心地对妈妈说。
“我大概是熊。熊木木说我和他一样有两个下巴。”阿美说。“可是你有长耳朵。”妈妈让阿美自己拉拉耳朵,的确很长。“可我想变成熊,那样他们就不笑话我了。”
“我大概是猪。猪鲁鲁说我和他一样睡觉打呼噜。”阿美说。“可是你有红眼睛。”妈妈让阿美自己照照镜子,的确很红。“可我想变成猪,那样他们就不笑话我了。”
“我大概是象。象皮皮说我和他一样喝两大杯果汁。”阿美说。“可是你有短尾巴。”妈妈让阿美自己摸摸尾巴,的确很短。“可我想变成象。那样他们就不笑话我了。”
“阿美,”妈妈摸摸她的头。“你要知道,你没法变成熊,变成猪,或者变成象,你是兔子,只不过是很特别的兔子。长两个下巴没什么大不了,打呼噜没什么大不了,喝两大杯果汁也没什么大不了。”妈妈把阿美抱了起来。
“你没发现你的歌声很动听吗?你没发现你能一下子提起两个木桶吗?你没发现你画的画儿特别漂亮吗?这些都是别人做不到的啊。不是每只兔子都一样,所以,做你自己就行。”
“嗯。”阿美点点头。“我要告诉他们,我就是兔子,是只很特别的兔子,和他们都不一样。”
【1】兔子阿美为什么很伤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美的妈妈眼里,阿美有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些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现代文阅读。
颐和园
①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②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①(A幅 B副)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②(A直立 B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③(A俯视 B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⑤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④(A游赏 B欣赏)。
【1】联系上下文,选出括号里更合适的词语。
【2】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把_______比作_______和_______,表现出昆明湖_______和_______的特点。
【3】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请把下面的路线图补充完整。
长廊→( )→( )→( )
【4】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 ,看看 。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2】作者描写了月光下的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组文阅读与分析。
【甲】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批注: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乙】
藏羚羊的故事
有一支科学考察队,到西藏去进行实地考察。他们乘坐的车子,缓慢地行驶在高原上。
忽然,一只藏羚羊从对面的草坡上飞奔而下,一直奔到狭窄的路中央,“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司机紧急刹车,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司机和一位科考队员走下车来,准备将它赶走。
令人奇怪的是,任凭他俩怎么吆喝,那只老羚羊却纹丝不动地跪在车前,并用一种乞求的眼神盯着他俩。车内其他人也都感到好奇,纷纷走下车来。
这时,有两行浊泪从老羚羊的眼眶里涌了出来,然后,它缓缓站起身来,一步一回头地往草坡上走。
“这只老羚羊,一定有求于我们。”年长的科考队长对大家说。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都跟着它朝草坡上走去。翻过草坡,一幕惨景尽显眼前:在一个土坑附近,躺着一只气息奄奄的小藏羚羊。它的一条后腿,正在向外渗着血水。
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顿时,大家对一直站在近前的那只老羚羊,肃然起敬。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老队长则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碾碎后,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然后,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批注: )
他们担心小羚羊因为不能行走,会饥渴而死。经过一番商量,大家决定将受伤的小羚羊抱回车上,等到伤愈后再放归自然。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
半个月后,科考队员完成了任务,小羚羊的伤口也痊愈了。在归程中,他们特意留心着那个草坡。等他们把小羚羊放到地上时,随着小羚羊欢快的叫声,一只老羚羊从草坡背后跑出来。
那只老羚羊比先前消瘦了很多。见此情景,科考队员们的眼睛都湿润了。老队长转过脸去,悄悄地抹了一把,湿漉漉的,竟是泪。
“咩,咩——”活蹦乱跳的小羚羊,围着老羚羊边跳边叫。老羚羊慈爱的目光在小羚羊身上扫来扫去,还不时用嘴去蹭小羚羊的后腿。
全体科考队员噙着眼泪,默默地注视着,待两只羚羊逐渐没入草丛中,才缓缓离去。
【1】选文甲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认真阅读选文甲的画“ ”的部分,在文中的括号里批注自己的体会。
【3】在选文甲中用曲线画出体现“老麻雀无畏”的句子。
【4】选文甲中,“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
【6】请你认真阅读选文乙中画“ ”的部分,这是对 的 描写,在文中的括号里批注自己的体会。
【7】针对选文乙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比较阅读,学习写法】再读选文完成下面表格。
| 选文甲 | 选文乙 |
起因 | 猎狗攻击小麻雀 | 路遇藏羚羊 |
经过 | ①_____ | ②_______ |
结果 | 猎狗退缩 | ③______ |
【9】读了这两篇选文,让我们明白:想把一件事写清楚,就要写清楚事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把自己看到的、__________、想到的都写下来。
15、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总算演到了躺下来死掉。(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扮演老虎就要会豁虎跳(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
(3)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老师没把我撤换,他只好将就。(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别字,三处病句)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不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出开始了,同学们的眼睛都投向舞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陌生,运动会上,有人怀着紧张的心情参加比赛;有人为同学们呐喊助威;有人留在大本营默默为同学们服务……请选择在运动会上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是看到的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1)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左右。
(3)习作中不能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需要保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