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外开放是新时期我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下列有关事件按其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②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
③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④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3、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是
①绿色奥运
②人文奥运
③科技奥运
④共享奥运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初二某班同学准备策划主题为《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的图片展。下图可归人下列哪一栏目:
A.少年出洋觅真谛
B.中原淮海建奇功
C.拨乱反正倡改革
D.一国两制定回归
5、蔡元培在一次演讲中说:“人智日开,科学发达,以星云说明天地之始,以进化论明人类的由来,以引力说原子论明自然之秩序,而上帝创造世界之说破……”。以上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 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1950年10月,“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战歌激励着无数英雄儿女开赴前线。这一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对外开放
7、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D.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20年11月11日通过,自2021 年6月1日起施行。此前已历经2001年、2010年两次修改,这次是第三次修改。据此 可知我国
A.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B.新时期法制建设逐渐走向正规
C.法制建设历经了曲折漫长的过程
D.法制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
9、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其中“近代化”的内容不包括( )
A.经济工业化
B.政治民主化
C.教育近代化
D.军事近代化
10、歌曲是时代的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被广为传唱,它们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打倒军阀
B.抗日救亡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11、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A.武昌起义 B.护国战争 C.北伐战争 D.二次革命
12、新华中学的历史兴趣小组计划举办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下面是夏明同学在网上搜集的素材,哪一项与此次竞赛主题无关( )
A.报道签署板门店停战协定新闻的报纸
B.上甘岭战役的纪念邮票
C.彭德怀总司令用过的望远镜的照片
D.杨靖宇将军使用过的枪的照片
13、请认真阅读《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表,通过表中数据对比分析,凸显了中国当时
项目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949千瓦时 |
A.我国成为工业化强国
B.我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很低
C.科教兴国的重要性
D.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可行性
1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实现中央和省级党委巡视全覆盖,坚定不移“打虎”“拍蝇”,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这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5、“新政权不可能扫清一切,传统的力量仍然强大。看似天翻地覆的革命,其实是某种‘修改’而已——‘皇帝’,不过是变成了‘总统’。最终,民国自身无可奈何地又被纳入旧的统治形式中去。”这“纳入旧的统治形式”指的是( )
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B.宋教仁遇刺身亡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蔡锷领导护国运动
16、纪录片《今日西藏》主题歌这样唱到:“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西藏废除农奴制,农奴翻身当家作主是在20世纪( )。
A. 50年代初期
B. 50年代末期
C. 60年代初期
D. 60年代末期
17、“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你知道近代史上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18、《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入
D.清政府开始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9、某旅行社准备设计以“重走长征路,回忆革命史”为目的的一条红色旅行线路。请问属于贵州境内的景点有
A. 瑞金
B. 遵义
C. 吴起镇
D. 会宁
20、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 清政府腐朽落后
C. 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D. 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21、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________。
23、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__________,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24、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________________)的提出,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5、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______
26、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__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________土地。
27、___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8、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起点,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世界逐步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小丽同学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后,整理了下列表格。请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小丽完成该表格。
时间 | 人物 | 国别 | 主要发明 |
1764年 | 哈格里夫斯 |
| 珍妮纺纱机 |
1769年 | 瓦特 | 英国 |
|
1825年 |
| 英国 | “旅行者”号蒸汽机车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 美国 | 留声机、电灯、电影放映机等 |
19世纪80年代 | 卡尔•本茨 | 德国 |
|
1903年 | 莱特兄弟 | 美国 |
|
29、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30、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原子弹;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
31、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在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3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作为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实施期间恰逢迎来党的百年华诞。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东风精神”,在感悟奋斗历程中坚定航天报国志向。
(1)“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使用的载人飞船名称是什么?搭载这艘载人飞船的火箭在哪一卫星发射基地点火发射?
(2)我国哪一型号的无人飞船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航天之旅?我国第一位升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第一位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是谁?
(3)“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要弘扬和学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哪些精神?
33、20世纪初的中国,“民主共和”成为众多国人的共识与追求,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
(3)为捍卫民主共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起了反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的斗争,写出这些事件名称。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
材料二:中国抗日战争持续了14年之久,中国军队共进行大小战斗近20余万起。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作战12.5万余次。中国军队共歼灭日、伪军268万余人。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选自陈振江、江沛《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