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南通初二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本书前面情节紧凑,悬念迭出,可惜越到后面越是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B.疫情爆发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凸显着中国力量,令世界叹为观止

C.那个飞机模型在飞行中突然失去了控制,一下子撞到墙上,变得分崩离析了。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 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 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 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意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历经五年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建设,无锡荡口古镇终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________的水乡风情跃然于世。

(2)假期参观青羊宫,很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们跟自己的传统文化之间的________太深了。

(3)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 淳朴  隔阂  丰富   B. 纯朴  隔阂  丰厚

C. 纯朴  隔离  丰厚   D. 淳朴  隔离  丰富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咏流传》节目中,4岁的王恒屹现场朗诵《千家诗》惊呆众人,网友纷纷称赞“年龄不大,‘学问’不小”。(在“称赞”后面加上“他”)

B.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原因是中国日益强大,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中美贸易严重失衡造成的。(将“强大”改为“壮大”)

C.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积极主题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感触。(将“感触”改为“共鸣”)

D.“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还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将“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互换)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注),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曛:昏暗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唐诗,其中第一首是律诗,第二首是绝句。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两者的偶数句都要求押韵。

B. 王勃诗的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朋友要去的地方,一个“望”字已经透露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切之情。

C. 王勃诗的尾联描写二人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挥泪告别、泣下沾襟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D. 高适诗的三、四句是对朋友的安慰和勉励,格调昂扬向上,情感积极乐观,与王勃诗的第三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别董大》一诗的前两句。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名句默写。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_。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体现的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1)选文出自苏联著名作家   所著的《   》,文中的“他”是指   ,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 的心理历程。

(2)概括文中“他”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材科,完成后面小题

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①西方有一句谚语,读什么书,成什么人。你对书的选择,就是对人生的选择,就是对未来的选择。我觉得这话讲得很有道理。读什么书,也许比你读书更重要。

②我小时候有一个非常贪婪的想法,要把关下好看的书都读一遍。因为这个野心,我不断地找书、拼命地读。有些书对我来说是有点艰涩的,但只要里面有一点点好看的,我就会读下去。

③有一件东西,只要你一旦拥有,永远就属于你,不会被别人夺走,就是你读过的好书。你读过这本书,感动了,这本书就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跟你的生命、血液融合在一起,永远不会离开你,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从你的生命中夺走——这种感觉就像被枪打中了一下,在身上留下一个口子,流血,痛,最后结成一个疤。以后只要看到这个疤,就想起当时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不会消失的。

④我觉得从小就要养成一种这样的习惯: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你记住作者的名字,然后你再去找这个作家其它的书。我回忆少年时代的阅读,很多作家就是这样认识的。也许课文里的一篇文章,或者别的地方读到的一本书,但如果我喜欢了,我就会用心记住他的名字,然后找他别的书。

⑤大概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借到一本书,是泰戈尔的散文诗集《飞鸟集》。小时候读书我有一个习惯,不做阅读笔记,因为一做笔记,读书就变得很慢,抄写文字的时间比我阅读的时间多得多,这样我的阅读就变得不流畅。但是《飞鸟集》真得让我惊艳,我把这本书抄了一遍。书里的文字带着神秘感,含着哲理,蕴含着很深的感情。我现在还记得里面的很多文字。上中学的时候,我读了大量的泰戈尔的书。就是因为一部《飞鸟集》,我认识了泰戈尔。对一个作家的认识不是听别人介绍的,如果你阅读到一定程度,你对文字是有感觉的,对书是有评判能力的,那么你读到一本好书,一定会记住这个作家。

⑥我也喜欢集邮,专门收集跟我读过的书有关、跟文学有关的邮票。有些作家我是通进邮票认识的。有一次我买到两张非常古老的邮票,图案一样的,颜色不一,一张蓝的,一张深红色的,画面上是一个作家的头像,背后有一个小小的舞台,上面有人在演戏。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邮票上印的是谁。后来一个翻译家告诉我,上面印的是莫里哀,于是我就找到了莫里哀的书,看了很多他写的剧本。

⑦我跟我喜欢的每一位作家都有很深的交往,因为我走进了他们的作品,走进了他们的灵魂。我的经验也许对孩子们没有用,但有一点肯定是有用的:读书的时候,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者,更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为什么这个作家的书你会喜欢读?为什么读他的书会觉得悲伤?他的书为什么会打动你?你如果真的被打动,记住他的名字,再去找他别的书。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读书人。

1美文鉴赏课上,王晖同学朗读了《读什么书,成什么人》,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文末画线句“只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读书人。”中的“这样”一词指代什么?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

2这篇文章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情感认识等方面都有亮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写作提示:①赏析时避开文中画线句;②100字为宜。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写作: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事,景或情,打动你,带给你爱和温暖……

请以“你是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⑴将题目补充完整;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