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一个作家不仅要有才华,还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B.那些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很多都是以诈骗为目的的。
C.小刚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旧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D.不少人认为,发掘宜宾传统文化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不期而至的作用。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综艺节目的热播,中华大地上 一波传统文化浪潮。优质的文化节目在略显 的时代,宛如一股清流 心灵,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情记忆,以 般的力量传递了一种文化上的自信。
A. 掀动 急躁 浸透 春风化雨
B. 掀起 浮躁 浸润 春风化雨
C. 掀动 浮躁 浸润 和风细雨
D. 掀起 急躁 浸透 和风细雨
3、请你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对诗中“日”的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中的“残夜”和“旧年”也暗指过去的失败经历,而此时失败已经过去,希望和梦想又重新升起。因此,初升的太阳代表了他重燃的希望和心中蓬勃的梦想。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句中的“残夜”和“旧年”是作者在感叹时光一去不复返,自己与家人分别无限感伤。因此,“日”在这里表达思乡惆怅悲伤之情。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种别具匠心的场所,有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B.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明知故问的道道,这就能避邪么?
C. 吆喝的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灵活机动。
D.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上两粒橄榄。
5、阅读下面的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
问路世界屋脊
自从我一腔热血扑进你的怀里
我就知道将和你难以分离
茫茫戈壁留下我的脚步
高原的岁月里流淌着我人生的记忆
自从我七尺身躯躺在你的怀里
我就知道将和你融为一体
巍巍雪山映照我的身影
生命的禁区里燃烧着我青春的火炬
啊 世界屋脊
想你念你却不知道该怎样爱着你
恨你怨你全部给你还觉得欠着你
心留在这片土地
泪洒向这片土地
魂牵这片土地
梦绕着这片土地
啊 世界屋脊 世界屋脊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莺、燕的动态的描写,将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的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用神来之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7、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1)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如何教育儿子,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_____是第一位的。
(2)《_____》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苏联从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卷,被誉为“_____”。
8、阅读《我的母亲》中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母亲(节选)
邹韬奋
①母亲喜欢看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________,妹仔听着忽而________,忽而愁眉双锁。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烦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________,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________地挥泪痛哭一顿。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②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来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颍上吻了几吻。
③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一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④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⑤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1】第一段四处横线处填上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娓娓动听 笑容满面 无缘无故 热泪盈眶
B.笑容满面 娓娓动听 热泪盈眶 无缘无故
C.娓娓动听 笑容满面 热泪盈眶 无缘无故
D.笑容满面 娓娓动听 无缘无故 热泪盈眶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写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划线语句中“清算”本意是列举全部罪恶或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使用清算”一词,表现了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B.第二段写母亲的语言只有三个字“打得好”,母亲既疼爱儿子,又希望儿子上进,内心是矛盾痛苦的,话语既是违心的,又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
C.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即通过典型事例来塑造母亲形象的。
D.这几段文字首尾呼应,第一段欲扬先抑,篇末点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激发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B.“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也表现了母亲软弱的性格。
C.“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句话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
D.这几段文字语言质朴无华,饱含深情,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9、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自己的另一面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书写在作文卷的第一行正中间位置;②立意自定,中心明确;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⑤文中不得涉及任何个人信息(如个人姓名、所在学校或带有暗示性的信息);⑥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