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物候/等候 咀嚼/咬文嚼字 千载难逢/风雪载途
B.陨落/损失 瑕疵/应接不暇 恬不知耻/甜言蜜语
C.蔓延/瓜蔓 携手/镌刻于心 和睦相处/随声附和
D.赌注/堵塞 捕杀/哺乳动物 撤销官职/合辙押韵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B.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
C. 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D. 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腐蚀(shí) 领域(yù) 灯盏(zhǎn) 金吾不禁(jīn)
B.亢奋(kàng) 褶皱(zhě) 追溯(sù) 风雪载途(zài)
C.潺潺(chán) 冗杂(rǒng) 磅礴(bàng) 黄发垂髫(tiáo)
D.凫水(fú) 争讼(sòng) 幽悄(qiāo) 无人问津(jīn)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都选自本书。
B. 《马说》的作者是苏轼,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C.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近效的草堂。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2】这首诗中诗人有什么样的愿望?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境界?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④关关雎鸠,_________。(《诗经·关雎》)
⑤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⑥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_______, 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敬之《回延安》)
7、名著导读
(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_____________(姓名)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
(2)《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3)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入白虎堂陷入绝境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______(人名)巧施此计,利用_______(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7小题,16分)
(材料一)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 ),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jù( )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1),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A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使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B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可以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
C中华经典诗词意境广泛、内容精美、韵律和谐、意象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
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从容的气度,是我们能够共kè( )时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的心理基石。D这次疫情来势汹汹,防控阻击战任务重、时间长,对所有人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疫情病痛不但可怕,但恐惧绝望却要不得。“甲”。恐慌焦虑于事无补,从容淡定方能进退有据。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经典诗词告诉我们: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2)的,“乙”;挫折是暂时的,前进是永恒的,“丙”。越是在急难险重之时,越是要努力保持“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的恬淡心境,我们不仅要战胜病毒,更要成为身心健康的胜利者。只有这样,才能在“回首向来萧瑟处”时,感受到“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欣喜;才能无比欣慰地说:“丁”。
——康震《从经典诗词中汲取共kè( )时艰的精神力量》节选
(材料三)
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即朱人秀,傅聪母亲最小的哥哥)说你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 罗兰 的理想有些(3)了。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牛斗的表现才对。
——《傅雷家书》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信节选
(材料四)
为了让傅聪学会“做人”,这位精通洋学的大翻译家,既没有把儿子送到他早年留学的法国,也没有让他进音乐学堂,而是(4),用近乎“私塾”的方式,从孔孟先秦诸子、《国策》、《左传》、《晏子春秋》、《史记》、《汉书》、《世说新语》中自选教材,进行“道德规范”——“做人ABC”的教育。……而傅聪也以孔夫子所称道的颜回为榜样,保持“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种“以清贫为自傲”的中国文人传统和超尘脱俗的崇高境界。真是:有“德”才有“品”,有“品”才有“境”,有“境”才能铸造高人!而傅雷,就是这样带着儿子走人生之路的。
傅聪的艺术之路,是一条以民族文化根蒂来“开发”、“引爆”世界艺术顶尖的“通路”。陆游示儿: “功夫在诗外”。可傅聪的功夫倒是在“诗内”。他从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偷听爸爸同朋友谈话,谈论李白杜甫,他最喜欢的就是李后主的词。他对中国古诗词的通晓决不逊于托斯卡尼尼(意大利著名指挥家)对莎士比亚的熟乐。
——陈刚《钢琴家的脚》节选
【1】请为下面两个词语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屹(_____)立 气吞牛斗(_____)
【2】请根据所给拼音,为下面两个词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与时jù(_____)进 共kè(_____)时艰
【3】依次填入四则材料中(1)(2)(3)(4)四处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引领 必然 相像 另辟蹊径
B.引导 必需 相像 别开生面
C.引领 必须 相象 别开生面
D.引导 必要 相象 另辟蹊径
【4】(材料一)划横线句子中的括号( )内补写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立时代之潮头,
B.立时代之潮头、感国运之变化、发时代之先声,
C.发时代之先声、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
D.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5】(材料二)中四个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使这些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
B.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可以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
C.中华经典诗词意境广泛、内容精美、韵律和谐、意象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
D.这次疫情来势汹汹,防控阻击战任务重、时间长,对所有人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疫情病痛不但可怕,但恐惧绝望却要不得。
【6】下面四句诗是从(材料二)甲、乙、丙、丁四处中抽出来的,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下面四句诗还原到相应的位置。正确选项是( )
①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7】阅读材料(四)结合上下文,谈一谈你是怎样理解陆游说的“功夫在诗外”和傅聪的功夫在“诗内”的。
9、24,题目:慢慢地,我懂了
要求:①要认真审题,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