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词语不是描写同一季节的是( )
A.天高云淡
B.骄阳似火
C.层林尽染
D.五谷丰登
2、“望闻问切”是关于哪一方面的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察事物
B.中医诊断
C.厨师切菜
3、下列对本学期的学习方法表述有误的是( )
A.带着问题默读,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课文意思。
B.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旁批、插图、课文内容等信息进行故事情节的预测。
C.借助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4、下面的句子中,不是拟人句的一句是( )
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B.树枝在林中互相触碰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C.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D.鸟儿要准备歌唱了。
5、根据积累填空。
(1)秋天是一个“色彩明艳”的季节。杜牧看到山中似火的枫叶,忍不住停下车,写下流传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他的眼中,秋天是红色的。而在苏轼的眼中,秋天是彩色的。这里有一年之中最是好的风光,有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他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赠与好友。这个学期我积累的描写秋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古文中有美好的品质:“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深于矛戟。”“_______皆_______去,光________击瓮______,水进,儿得活。”
(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全国人民空前团结,共克时艰。这就是“______________,泰山移”;“二人同心,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①“因释其耒面守株,冀复得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犯错后要勇于改过。《论语》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左传》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周易》中说“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诗中有美景: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佳节:王安石笔下的“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王维笔下的“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词语。
(1)争先恐后(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不慌不忙(含近义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洋洋自得(AABC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千奇百怪(含数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qiú lǎng dú hán jià
guī zé pái liè zèng sòng
9、阅读小天地。
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到处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 奇特)。“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竟然 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他自言自语道,“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 。
【1】短文中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自然段写了螳螂和蚂蚁的对话。
【2】比较文中括号里的词,在你认为最恰当的词下面画“√”。
【3】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游荡成性,不好劳动。(____________)
(2)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_____________)
【4】想想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螳螂会想些什么,请补充在文中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的道理是( )
A.生活就要得过且过,快快乐乐的,不要想得太远太多。
B.不能贪图眼前享乐,要考虑长远,这样才会拥有幸福的生活。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最喜爱的,是我家屋后的两丛竹子和一株棕榈。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
【1】从文中找出两个四字词语,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
【2】用“____”画出本段的关键句。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中的“它”指的是____。
【4】读读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写写你的体会。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说声“对不起"
我并不是个固执自私的男孩儿,然而让我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一件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的事,太伤自尊了。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那是一天中午,我正在练字,同桌陆叶突然撞了我一下,我抬手一指,没想到手中的铅笔把他的下巴划破了,他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措。同学们急忙去叫老师。
老师走进教室,说来也奇怪,她一点儿没有发火,只是轻轻地问:“陈刚,这是怎么回事?”“我……我……”我张口结舌。泪水在眼眶卫直打转。老师转过脸看了看陆叶的伤口,关切地问:“疼吗?”这下陆叶哭得更历害了。老师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只是划破点皮,以后彼此都应该小心点。陈刚。你道个款,好吗?”
教室里鸭雀无声,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开口,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说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面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但我能感觉到老师正在期待地看着我,老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我又不是故意的。在心里,我已经责备自己很多遍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同学们都急了,好朋友凑到我的耳朵边轻声说:“说吧,快说吧!”
是啊,只要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我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会原谅我,同桌会原谅我。可是,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
“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老师抚摸着我的头说。
是啊, 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伤害和影响了别人,就应该说声“对不起!”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同学们平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大声说:“陆叶,对不起!”陆叶很自然地说了声“没关系。”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从此,我和陆叶更要好了。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形容非常安静。(________)
(2)形容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陈刚是故意把陆叶的下巴划破的。(___)
(2)老师让我向陆叶道歉,我说不出话,是因为“对不起”三个字让我说出口太难了!(___)
(3)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伤害和影响了别人,就应该说声“对不起!”(___)
【3】陈刚超越了自己是因为:(____)(多选,填序号)
A.老师的鼓励,同学们平日的做法影响了他。
B.陈刚在心里说服了自己,鼓起勇气向别人道了歉。
C.他不想浪费时间就说了对不起。
12、读下面一段课文,做后面的题目。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世界》
【1】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2】海参的活动方式是(______);贝类的活动方式是(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巴在轮船底下”的“巴”换成“贴”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突兀: 。
遗迹: 。
2.选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体现了( )
A.结论是李四光经过很长时间,花了很多力气研究出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B.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C.李四光执着探索,不轻易放弃。
3.李四光震惊全世界的成果是什么?
4.李四光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14、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龟和大象
一只小乌龟,龟壳十分坚硬.野兔刺猬之类的小兽站在它身上,不但不会被压垮,还能走动。它自吹自擂地说:“你们太轻了,踏在我身上简直像一片羽毛!”
“那你能负担多重呢?”野兔问,“你能驮得动大象吗?”
“它有多重?”
“一般的也有一、二吨重吧!”
“轻而易举,让它来吧!”乌龟说。
恰好一只大象路过这里,听到小鸟龟的大话,哈哈笑着说:“这倒是件新鲜事。我们大象能驮别的东西,( )从来没听说有谁能驮我们的,如今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小东西的本领!”
小乌龟瞥了大象一眼,大象真像一座山。可是小乌龟的傲气比山还要大。它说:“好吧,我要让你看看谁的本领大。你到我的背上来吧!”说着,它挺了挺身架。
大象的一只脚刚踏上小乌龟的背,“喀嚓”一声,可怜那会不量力的小乌龟就这样结束了生命。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
(1)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________)
(2)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________)
【2】文中加点字“瞥”的意思是______,加点词“喀嚓”是表示______的词语,还有如______、______等词语都是属于同一类的。
【3】在文中的( )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
【4】文中说“这倒是件新鲜事”指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按照课文原文填空。
【2】结合文段,我认为“呢喃细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___听到过这种声音。
【3】用“________”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4】文段分别介绍了两种风声:_______,轻轻柔柔;_________,充满力量;文段结尾“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一句中_________一词用的最妙。
16、句子加工厂。
(1)稻草人觉得奇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高兴。他的心里乐开了花。(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大哭起来说:“我渴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然后按要求写一写。
1.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把事物当人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注意加点的部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红的梅花如同一张张笑脸,笑呀笑呀,送走了秋天的黄叶。(用上加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手忙脚乱。(用这句话作开头,接着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请将“?”改为“。”,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头感到非常吃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
(1)句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替换。
(2)请你用这个成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
3.“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1)这段话是说_______的,体现了它的_______心情。
(2)句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A.话语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说话中断)
19、修改下列句子。
(1)小林琅读的声音真好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喜欢吃猕猴桃、西红柿、草莓和葡萄等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昨天,去参观科普展览。
________________
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地说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秋天到了,你觉得什么地方值得你去游玩?把你推荐的地方的景色描绘出来吧,要特别注意突出它格外吸引人的地方。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语句通顺,内容具体。2.抓住景物特点,有顺序地描述。3.可以写出自己游玩过程中的感受。4.不少于300字。 (作文纸自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