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菏泽初二下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①作为登山者,征服与攀登每一座山峰是最大的荣耀,但野口健却是个例外。②从2000年起开始,野口健开始了在珠穆朗玛峰捡垃圾的工作,他一边登山,一边清理其他登山者留下的垃圾。6年多时间里,他从珠峰上总共捡回了9吨垃圾。当其他登山者为梦想与荣誉向珠峰顶端攀登时,③他却选择背着别人丢弃的垃圾走向山下。野口健的想法很简单,④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坏着珠峰,自己多背些垃圾下山就能让他变得干净些。

A. ①句语序不合理,应改为“作为登山者,攀登与征服每一座山峰是最大的荣耀”。

B. ②句语义重复,应改为“从2000年起,野口健开始了在珠穆朗玛峰捡垃圾的工作”。

C. ③“他却选择背着别人丢弃的垃圾走向山下”此句子的主干为“他选择垃圾”。

D. ④句谓语宾语搭配不当,应改为“登山者扔掉的垃圾正破坏着珠峰的环境”。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C.《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作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为中心,展示了普通民众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赞颂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B.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黄发垂髫的儿童,大家都被这真挚的情谊感动了,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C.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地,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D.小军常常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上课的老师对其不守纪律的行为都气愤得怒不可遏。。

4、对《回延安》中“母亲延安换新衣”这句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把延安的变化说成“换新衣”,抒发了诗人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B.诗人夸张地把延安称为母亲,十分亲切,因为他对延安有着深厚的感情。

C.这句话同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看到延安发生巨变后的喜悦。

D.联系上下文,诗歌语言形象生动、饱含感情,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

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gēng):继续。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

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式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回答下列小题。

1920年8月30日  柯察金仍然没有复知觉。现在已经把他移到专门的病房去了,都是一些危重的病人。一个叫弗茹霞的女护士守在他身旁,几乎寸步不离。原来她认识他。他们从前在一起做过工。地对待这个伤员多么体贴入微啊!不过现在连我也觉得他没有希望了。

1保尔住院了,一直处于昏迷之中,联系全文想一想,保尔因何事受伤了?他和弗如霞在哪里一起做过工?

2下面这幅图画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幅经典插图——保尔与冬妮娅重遇。他们是在什么场合下重遇的?冬妮娅结婚了,保尔与冬妮娅为什么没有走到一起?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最靠近天堂的地方

①我从小喜欢读书,但是这跟远大理想和父母督促等都毫无关系。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怎么定义中华?怎么定义崛起?读什么书?中华崛起和我读你所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必然关系?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我父母很少读书,我爸关心大自然,特别是大自然里能吃的东西,他能叫出水里所有鱼的名字。我妈关心人类,特别是邻居亲威之间,她了然方圆十里所有的男女八卦。即便是后来我写的小说出版了,再版了,得奖了,另几本小说也出版了,我父母都不看。我爸说,看不下去,没劲,没写鱼;我妈说,保持一下对我残留不多的美好印象,再说,能写成啥样啊,不就是那点搂搂抱抱的屁事儿嘛,还能写出花?

 

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全是因为那时候没任何其他有意思的事可干。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没手机,没平板没电脑,没电影没游戏厅、没旱冰场、没保龄球。我又对体育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又基本是被打,只剩下读书,于是读书。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的种类不多,

③我记得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里面当班的被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啥的坏孩子。我问:“能借书吗?”她说:“不能。”我问:“能进入书库随便看看吗?”她说:“不能。”我问为什么,她说,你借书,怎么保证你一定能还?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能爱护图书不偷书呢?再说,不符合规定。我问,那你是干什么的呢?她说,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早点去,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儿。窗外是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是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弹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朦胧最忧伤的。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周围,不知今夕何夕。时间变得很浅,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宿舍、图书馆要锁门熄灯了;一个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草地忽然黄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MBA(工商管理硕士)。16年后,我去美国休个长假。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据说是世界上农业科学最强的大学,靠近校园,有大片实验性农田和果园,但是没臭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不需要证件,不需要存包,没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的进了图书馆。我在地下一层的一个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人很少,一切很静,人走路、人轻轻搬开凳子、人掏出钥匙、人挪挪屁股,都发出很大的吓人的声音。坐下,吸口气,一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人类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

1请简要概括“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

2从修辞角度品析第④段中画线句子。

3第③段记叙“我”第一次试图进图书馆的经历,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文章结尾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长时间蜗居一室之内。足不出户,我们只能通过一扇扇窗观察外面的世界。窗内窗外发生了哪些让你难忘的事,又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呢?

请以《窗内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将作文题写在文稿纸的第一行中间。3.不少于字。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有需要,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