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怒号(hào) 鲦鱼(tiáo) 其名为鲲(kūn)
B. 挂罥(juān) 兑命(yuè) 尽粟一石(sù)
C. 布衾(qīn) 骈死(pián) 两鬓苍苍(bìn)
D. 槽枥(lì) 塘坳(ào) 徙于南冥(tú)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蛮横mán 矗立chù 彷徨páng 怒不可遏è
B.挚爱zhì 穹顶gōng 缄默jiān 纷至沓来tà
C.寒噤jìn 冗杂rǒng 绚丽xuàn 接踵而至chóng
D.翌日lì 襁褓qiǎng 驰骋chěng 目眩神迷xuàn
3、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通过爷爷的批评教育,我终于大彻大悟,对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了深刻的认识。
B.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C.对于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父母们表示不以为然,及时督促孩子改正。
D.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那处变不惊、视死如归的气魄真让人佩服。
4、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 )
A.艺术 B.书籍 C.书法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白水”描绘了色泽明丽的送别场景。
B.借“浮云”“落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C.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
D.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分析“浮云”“落日”这两个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6、古诗文名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将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7、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
(2)我们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请简要回答其中主要的两点。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窗前有片竹
潘永修
我先前住的平房小院是由一片小竹林改建的。我刚搬进来时,窗前还有一堆建筑垃圾。一场春雨过后,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砖石缝隙里钻出几枝细笋,我轻轻地把神石都开,才知这是竹子。
竹就在我书房兼卧室的窗下,不多,一席见方,仅有十几株,竹的品美应该说是楠竹,长足最粗也不过擀面轴粗细,竹笋每年发两茬,春一茬,暑一茬。署笋纤弱,逶逶迤迤,总也长不大、春笋茁壮,如把钉,黝黑带紫。一夜之间,上蹿尺把高、丈余高的修竹,从出笋到长足,前后不过十来天时间。行的生长很怪,不知道的以为竹竿是逐年长粗的,常常问:“几年了长这么大?”岂不知竹的粗细是“胎里带”,打从一出地皮就定型了的。笋有多粗,竹竿将来就多粗,不变的。先是一节一节,笔直挺拔地上去,然后斜刺里生出枝丫,大枝分小枝,小枝分幼枝,这时候,整株看上去像冬天的一棵树,光溜溜的,无叶,显得极单调。不过也就几天,叶儿出来了。很快地,一簇簇一蓬蓬,不消几日,便是婆婆娑娑,一片葱绿了。
竹的繁衍能力极强,皆因其根系特别发达,竹笋出地为竿,憋闷在地下的就是根了。关节处生满毛细根须,吸取土壤的养分。因此,稍不留意,院子里这儿那儿会突然地置出一株笋来。甬道本来是砖铺的,常常被竹笋儿拱得歪七扭八。为了院里整洁,不得不将蔓生的竹笋砍了,只留窗前的一方。
竹是常绿植物,一年四季葱葱茏茏。盛夏,炽热的阳光透过竹丛的筛滤,麻麻花花照进室内,把满屋映得绿莹莹的,清清爽爽,隐隐透着一股竹的甜香。冬日里,日光把竹的剪影描在窗帘上,呀,好一幅丹青水墨画儿!春日的午后,斜阳融融,泡一杯茶,览一卷书,独坐沙发上,看竹影摇曳,听竹叶响动,苏苏索索,极有韵致,心中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竹就是音乐,竹就是诗,竹就是画!
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实在是说到竹的妙处,竹的格调高雅,它迎风傲雪不畏严寒,“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又称中国画中的“四君子”。竹的作用也大得很。苏东坡曾谓:“食者竹笋,衣者竹互,载者竹篾,烧者竹薪,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咱不说江南,单说我家:春笋可吃,鲜笋炒肉丝,脆生生一碟美菜;夏天可以遮荫避凉;感冒发烧,小便赤黄,摘几片竹叶,煎煮一大碗,加白糖作引,趁热喝下,发一身汗,百窍自通,症痛俱无,小小竹竿也有多种用途,邻家孩童要钓竿,全不用商店去买,掂刀来砍便是,竹竿细的做篱笆,做豆角架,粗的做帐竿……
我住在那里十几年时间,有朋自远方来,摸不清门户,门口老传达就说:“笔直朝里走,墙内有竹者便是。”久之,朋友建议:“何不将府第称做‘修竹斋',有人来找,也使当,免得费口舌!”我想也是,因而命名。
(选自《北京晨报》,有删改)
【1】本文围绕“窗前那片竹”这一叙事线索,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
(1)竹的发现(萌生)(2)竹的生长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因此,稍不留意,院子里这儿那儿会突然地冒出一株笋来。
【3】读《新竹》诗,然后在文中找出与“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诗句内容相近的语句。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棉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注:箨龙,竹笋的异名。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