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草人》的作者是________童话作家叶圣陶。 ( )
A.德国
B.印度
C.美国
D.中国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代_______。( )
A.唐;杜甫
B.宋;叶绍翁
C.宋;苏轼
3、“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欲”意思是( )
A.想
B.将要
C.愿望
4、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____。
A.散sàn步 白桦huá 便宜yí
B.胸xōng脯 因为wèi 惹rěn人
C.残渣zhā 或huò者 幸xìng福
5、根据《我想》课文填空
1、《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_________,抒发了对_________,对_________的无限向往。
2、仿照《我想》前三节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下面的要求写诗句。
1.补充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把西湖比作美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下面两幅图片,你分别想到了哪首诗,各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7、课本直通车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_______)了,鸟儿(______)了,蝴蝶(______)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
(3)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_______)的时候,(______)的东风走过(_______),在竹林中吹着笛子。
(5)《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我能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是拼音小能手,拼写词语我能行。((8分)
9、课外阅读。
蜜蜂和蚂蚁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 ”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蚂蚁嫉妒蜜蜂的是___________,蜜蜂的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__,蚂蚁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 ”上补全对话。
【4】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晨读
乳白色的晨雾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来叮咚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浅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画眉在和黄莺对唱,声音清脆婉转。
“吱呀”一声门开了,阿姨踏着露水打湿的石铺小路,上井台打水,她打起一桶清澈的井水。忽然,她侧过头在聆(línɡ)听着什么。是在听溪水叮咚的流响吗?是在听画眉和黄莺的对唱吗?还是彩色小喇叭真的会广播?
啊,喇叭花下邻家的小男孩正在念书,他念得那么轻细,那么流利,那么动听,像是溪水的琴声,小鸟的歌声,又像是喇叭花在广播。
阿姨的笑从心底溢到脸上。
她提着水桶回家去了,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断了孩子的念书声,还怕惊落了喇叭花上那忽闪忽闪的露珠。
【1】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
(1)文中和“簌簌”一样都是拟声词的词语是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露珠 __________的晨雾 __________的声音
【2】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真多。在文中用“ ”画出一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 比作 。
【3】文中画“﹏﹏﹏”的句子中,描写小男孩读书声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阿姨听着这个声音,心里会想_________。
【4】本文主要描写的是_________的场景。
11、课外阅读。
情 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着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灰烬:
疲劳:
不约而同:
出奇:
【2】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A.时间的变化
B.事情发展的顺序
C.地点的转移
【4】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上画“√”。
(1)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 )
(2)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
(3)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
12、课内阅读。
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胡子。
【1】“浓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除了说浓密的胡子,还可以说浓密的________。
【2】从“常常”“发愁”等词语可以看出胡萝卜先生________他的胡子。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密密层层”属于AABB式的词语,用在文章中可以加强语气、增加韵律感。像这样的词语文中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一词可以感受到枝条生长得( )
A.缓慢
B.快速
C.稀疏
D.茂密
【3】对文中画线句中的“浸”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浸”说明了小兴安岭的雾很厚很浓,水汽很大。
B.从“浸”字可以感受到被浓雾笼罩的整片森林美得宛如神话中的仙境一般。
C.“浸”表示雾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整个森林都在雾中。
D.“浸”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雾中森林的朦胧美。
【4】选文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小兴安岭在______和 ______两个季节的美丽景象。其中,在描写两个季节时都写到了的景物是__________。
14、阅读。
①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最美的枫叶。
②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片更红的。
③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美的枫叶!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红。它的样子也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
④我把这片最红的枫叶贴在一( )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 )小诗,送给亲爱的老师。
【1】在短文最后一段的括号里填写合适的量词。
【2】给短文选一个合适的题目。(用“√”表示)
①美丽的树林( ) ②火红的枫叶( )
【3】认真读第3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这段话中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枫叶的?(用“√”表示)
①先观察样子再观察颜色( ) ②先观察颜色再观察样子( )
【4】在短文的最后一段中,用“◯”画出表示小作者动作的词语。
【5】请在下面的枫叶贺卡上写一两句话送给老师。(提示:可以写祝福、感谢或其他你想对老师说的话)。
15、阅读。
黄果树瀑布(节选)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理解“气势非凡”的意思。
用拆拼法解释:“非凡”的意思是___________,因此“气势非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3】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谷底”等语句可知,选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了作者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文中加点的三个字运用得准确、生动,写出了瀑布声音的变化。(______)
(2)“银雨洒金街”中,“银雨”说的是瀑布激起的水花,“金街”指的是黄果树小镇上的小路,小路在银雨的映衬下成了金色,故有此名。(______)
(3)“凉丝丝的,舒服极了”一句是从作者的感觉方面来写瀑布之美。(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认真抄写下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先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仿写句子。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李明有一道数学题要请教刘强,他们会怎么说呢?填一填。
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强:有时间,有什么事吗?
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强:我看看。这道题我会做,来,我讲给你听……懂了吗?
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1)连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悄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的一段话。(这段话中有三处不同错误)
走进学生阅览室,书架上崭新的图书,桌子上还摆放着《小学生教学报》《稻草人》《中国少年报》等报纸。很多同学以经坐在里面津津有味地看书了。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们看到了草原上成群的牛羊,鞭子的轻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早上,张丽总是首先第一个来到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经写完作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花妙笔。(25分)
在上面的短文中,书是我的朋友,读书让我快乐。你的第一本书叫什么名字?你还记得吗?你和你的书之间有什么故事吗?你还记得你的第一本书的内容吗?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巴兔提示:可以写一写你对这本书的记忆,它对你的影响,还可以写成读后感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