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甘孜州初一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B. 曾经的景象,简直不堪回首:一个连着一个的沙堆,横七竖八的木船,遍布的违章建筑,圈起来的菜地,这些都成为环保部门的心结。

C.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 “累”是一部分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价值观的表现,当自我价值观迷失时,人们就会缺乏生活目标,甚至不知道“我是谁?”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美不胜收       泼泼洒洒       见异思迁       不可救药

B.亭亭玉立       干净利落       哄堂大笑       漠不关心

C.花枝招展       浑为一谈       天旋地转       犹豫不绝

D.不求甚解       精神抖擞       拈轻怕重       得意忘形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力/见   鲁/人   幕/息凝神   忍俊不/金吾不

B./鹿   潺潺/头   憬/忧心忡   踉踉跄/铿有力

C./犊   依/琐   负/莘莘学子   风餐宿/原形毕

D.弱/家   持/子   甲/白雪皑皑   怏怏不乐/泱泱大国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B. 最近美国对叙利亚的空中打击,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

C.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D. 《经典咏流传》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形式造成的。

6、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生命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B.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C.生活中总是充满意外,也许正在你志得意满时,新的困难与挫折已经不期而至

D.美国政府发动的关税战,令加利福尼亚州农民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失去中国市场无法承受由此造成的损失。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文化传统,需要更多人去呵护、去发现,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修改:将“呵护”与“发现”调换位置)

B.为了防止类似“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不再发生,国务院要求各部门要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修改:在句尾加上“的准备”)

C.通过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不少刚走出校园的青年学生增强了创业的能力。(修改:去掉“通过”或者“使”)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修改:将“能否”删去)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①陈康肃公:即陈尧咨,谥号康肃。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射于家圃______

(2)但微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尔安敢轻吾射!

(2)岂汝先人志邪?

3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4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9、填空

(1)《游山西村》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诗人。

(2)《望岳》作者是____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

(3)《己亥杂诗》选自________, 共350首。作者________ ,号定庵,________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4)古诗给我们以启迪。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让我们坚信光明就在前方;陆游“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向我们揭示人生虽然波澜曲折,但要乐观自信;龚自珍“________ ________ ”让我们明白人应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5)《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运用________,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________;为培育人才来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________的情怀。后人也常用此来比喻 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0、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

③“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⑥“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

⑦“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⑾“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⑿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阅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2分析第⑧自然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下列句子炼词准确,富有表现力。请从词语或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4“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11、   尘世小暖

①她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佝偻着腰,脸上的皱纹刻画出岁月的年轮。我是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每天衣着光鲜地坐在办公室里,重复着冗繁单调的工作。我们来自不同的天地,只因偶然的机缘,让彼此的生命从此有了交集。

②多年前的一天,我端着茶杯急步去茶水间,把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个趔趄。她是位年长的清洁工,俯身扫地,额头上渗满细密的汗珠。我正要开口道歉,她反而先问道:“姑娘, 撞到你了吗?”我笑着摆手说:“我走得太慌了。”

③不久后的一天,我倚窗而立,见她在楼下打扫落叶。她挥舞着大扫把一下一下地扫着,金黄的落叶映衬着她瘦弱的身影,显得执著而清寂,让我莫名地想起远在家乡的母亲。我整理出一摞旧报纸,然后喊她上楼,说:“这些报纸堆在地上挺碍事,你搬走吧,还可以换些 零花钱。”她感激得连声道谢。那以后,我经常把一些旧报纸送给她。

④时间久了,渐渐地知道了她的一些事情。她的爱人曾是公司的职工,因病去世,这对一个原本清贫的家来说是雪上加霜。公司为了照顾他们母子,同意让在乡下务农的她到厂里 做清洁工兼看自行车棚,两间值班室成了她的居所。一晃十余年过去,她的儿子到建筑工地打工,且已娶妻生子。这时,90多岁的老母亲却又瘫痪在床。为了多挣些钱给老母亲看病, 也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原本应安享晚年的她仍在辛苦劳作。然而,说起这些时老人却是一脸的平静,她说:“在我小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在的生活很好,很知足了。”

⑤有一天临时加班,直忙到暮色四合,当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厂门口时,见她站在风里眺望。看见我后,她赶紧迎上来说:“我今天从老家回来,给你背了半袋面,等了半天天等到你了。”她又说:“你对我那么好,我都不知道给你点啥好,这是自家磨的玉米面,烧稀饭可香了。”

⑥那一刹那,仿佛有千万朵荷花在眼前盛开,只觉得心绪如同起伏的波涛,万千奔涌,我的心中涌起满满的感激之情。她没读过几年书,“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也说不上来,但她记得别人对自己的好,并把它当作一种感恩。这让我感到羞赧,我给予她的是舍弃的“旧物”,而她还报给我的是汗水凝成的“礼物”。

⑦此后她不时从老家为我带来新鲜的蔬菜或甜脆的瓜果,为了不拂她的好意,我笑着接了过来,之后再用别的方式,悄悄地还之以礼。有时她在清扫地面,看到我走过,会停下手里的活,朝着我温和地笑笑。如果看我不是太忙,还会上前搭几句话。

⑧一天,她在路上等我,递上一卷透着香气的烙馍。我谢过她正要离去,老人关切地说:“姑娘,写文章很费脑子的,你看上去瘦了,记得多吃点饭啊!”我点点头,认真地说:“好,我记得了。”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只觉得心绪如同起伏的波涛,万千奔涌。在这座城市里,除了老公和孩子以外,我没有别的亲人。她称呼我姑娘,留意到我的胖瘦。

⑨那天下班路过车棚,看见老人坐在大树下,怀里抱着孙女,一边拍一边轻轻地哼唱。阳光透过树隙散落一地斑斓,我缓缓地从她面前走过……

1从全文看,第④段采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其作用是:_________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我”和老人之间相识交往的具体事件有:(1)“我”和老人在茶水间相撞;(2)_________;(3)_________;(4)老人送“我”卷饼,叮嘱“我”多吃饭。

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表达对老人的愧疚之情。

B.歌颂人与人之间真诚付出的美好。

C.提醒我们要关心弱势群体。

D.赞美勤劳善良、乐观感恩的品质。

5看到老人怀里抱着孙女的情景,“我”有什么感受,请联系文章内容,可适当选用人物描写方法。

五、作文(共1题,共 5分)

12、在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们去珍惜。请以“珍惜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⑴文章立意明确,内容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⑵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