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贵港七年级质量检测生物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A.保护组织

B.结缔组织

C.营养组织

D.输导组织

2、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观察如图,符合特征的动物是(  )

A.①河蚌、②带鱼

B.①蜗牛、②家鸽

C.①縊蛏、②鲸

D.①鲫鱼、②蚯蚓

4、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5、关于生物的生殖、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某女子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Aa),则她产生的卵细胞可能不含该病基因

C.一个卵细胞同时与两个精子(一个含X染色体一个含Y染色体)结合就可以形成龙凤胎

D.精子和卵细胞中携带着亲代的性状

6、决定豌豆种子圆滑的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决定豌豆种子皱缩的是隐性基因,用 d 表示,皱缩种子的豌豆的基因组成示意图如下示,正确的是(   

A.

B.

C.

D.

7、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B.没有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且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8、为了探究卷舌和不卷舌到底是怎么遗传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分组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父母的卷舌情况

家庭数

卷舌孩子个数

不卷舌孩子个数

第一组

都卷舌

110

128

30

第二组

一方卷舌,

另一方不卷舌

55

42

29

第三组

都不卷舌

5

0

8

A.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B.第三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C.根据第一组可以判断出不卷舌是隐性性状

D.第二组中卷舌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9、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一个人的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10、饭菜打包放进冰箱比放在室温下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细菌真菌死亡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11、正常情况下,一个南瓜果实内含有多少粒种子取决于(       

A.一个雌蕊有多少个子房

B.一个子房有多少个胚珠

C.一朵花中有多少个雌蕊

D.一个果实中有多少个胚珠

12、下列动物的特征对防止水分丢失没有作用的是

A.蛇的体表有鳞

B.鳄鱼的体表有坚硬的甲

C.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

D.狮子的体表有毛

13、青蛙的发育方式是

A.完全变态发育

B.变态发育

C.不完全变态发育

D.两栖发育

14、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了口腔中某种致病细菌,这是(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工免疫

15、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分解者,多为腐生的细菌、真菌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6、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中的精品。某地区牧草优质大量引进养殖这种山羊,山羊的数量连年增长。几年后,山羊把草根和灌木树叶都啃食掉了。结果当地的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草场沙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17、金松的学名是“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其中Sciadopitys是金松的(  )

A.属名

B.科名

C.种名

D.界名

18、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生物种类

受精方式

发育方式

A

金鱼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B

青蛙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C

体内受精

体内发育

D

蝴蝶

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

A.A

B.B

C.C

D.D

19、“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春联,其中的“六畜”指牛、羊、马、猪、狗、鸡。下列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       

A.胎生、哺乳

B.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C.体温恒定

D.用肺呼吸

20、植物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在没有形成绿叶之前其营养来自(  )

A.光合作用

B.培养基

C.空气中

D.植物组织本身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其流动的特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都经过求偶、交配、筑巢、_______和育雏等阶段,这些复杂的繁殖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的陆地环境的适应。

23、百白破三联疫苗主要预防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__。卡介苗用来预防的传染病是_____

24、对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足够的__________和隐蔽地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25、如图是人体内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利用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曲线表示血液经过肺部时某物质的变化,则曲线a表示______在血液中的变化,血液由心脏流入①时,心脏内瓣膜的状态分别是______,血管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2)若曲线表示血液流经小肠时某物质的变化,则曲线b可以表示______(至少填写两种)在血液中变化,曲线a在人体内浓度最高处为______

(3)若曲线a表示尿素在血液中的变化,则该图可以表示______(填写器官名称)内血液变化。

(4)若曲线b表示经过肾单位时尿素的含量变化,则结构②是______

26、蝗虫的一生经历了_____、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叫做_____发育。

27、艾滋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018年初春时节某校进入腮腺炎高发期,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其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进行传播。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学校采取的措施有:孩子得病、居家隔离;教室注意通风、换气;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等。请回答: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腮腺炎病毒是引起腮腺炎的____________,它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

(2)腮腺炎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___;“教室注意通风、换气”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已接种水痘疫苗,从免疫的角度看,水痘疫苗属于___________,该疫苗不能预防腮腺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自然界中,植物的营养生殖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无性生殖的方式。

30、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便把两个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惊讶地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

A.死了  B.没有带芽眼  C.块太小  D.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_____种在甲花盆内,将_____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预计_____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

④得出的结论是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疾病名称与可能的病因进行搭配,将相关选项的字母填写在对应括号内。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化石是为研究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倡导通过检测知晓感染状况,进而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有助于控制艾滋病,共享健康生活,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贡献。请回答下列小题。

1世界艾滋病日是(  )

A. 5月31日 B. 6月5日 C. 12月1日 D. 4月25日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预防艾滋病措施的是(  )

A. 不与艾滋病病人共餐

B. 不接受被污染的血液

C. 洁身自爱,严肃行为道德

D. 对于艾滋病患者要尽早的进行管理

34、下图是一位美国科学家模拟原始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

1)这一实验装置是由美国青年学者________设计的。

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________,在a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________

3d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实验后可取样检测到其中含有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无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生成________物质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