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生活中的“刷脸”应用也越来越常见,手机支付、高铁站安检、入住宾馆或是上班打卡,“刷脸”已经_ ,甚至在商场购物时,衣帽间前刷一刷脸,AI (人工智能)导购就能根据用户画像向你精准推荐个性化的服饰搭配。一些地方还在执法监督、 政务服务、医疗等领城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刷脸”挂号、"刷脸”办理个税等都已成为现实。
( )尤其是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用户在不同情境状态下的情绪等大量信息都被采集并储存。这些信息如果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用户个人隐私就有可能处于“裸奔”状态。在人脸识别技术蓬勃发展、行业应用的 当下,必须 、多管齐下,充分重视并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但在现实的信息收集环节中,还是有一些互联网企业没有达到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人脸识别环节,更是缺少清晰的标准与界定。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处罚措施,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是,人们在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B.然而,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C.因而,人们享受这些新技术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D.诚然,这些新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些信息采集与安全方面的担忧。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雪莱诗选》是我弟弟最喜欢的书籍,他一直舍不得借给别人,请你务必按时奉还。
B.王教授是研究雪莱作品的行家,他对雪莱《致云雀》的鉴赏非常有见的,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C.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高兴,她说:“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海域赤潮发生频率逐年增多,发生时间提前,3年间增加5倍之多。对沿海地区的渔民而言,赤潮简直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B.赵桂敏对记者说,南开大学不想陷入人们所说的学校“掐尖”的竞赛里,而是希望回归自主招生的本义,让自主招生真正成为高考的补充而不是重复。
C.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低能耗、高污染,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的重点监管对象。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老师讲到《诗经》中的少男少女的爱情时,少不更事的他对《诗经》中的鸟儿为什么交颈颇为不解,就傻傻地问老师。
②近日,上海出现雨雪天气,在一些区域和一些时段,雪花沸反盈天,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已进入了深冬。
③我住进了医院,百无聊赖地躺在病床上玩游戏,看着窗外昏黄色的天和铁灰色的楼,我的心情渐渐沉入谷底。
④从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我”与“四叔”的谈话不怎么投机来看,两个人的关系有些非亲非故。
⑤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现代史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
⑥阅读要像少侠行走江湖一样,将每本书的作者的一得之愚都通过揣摩,吸收,化为己有,博采众长,最终才能练成绝世武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于暴力伤医事件在各地频繁发生,我国急需出台相关法律,扬汤止沸,遏制这种暴力伤医事件的势头,为医护工作者撑起法律保护伞。
②岁月变迁,曾经在上海街头风光一时的老艺人们风流云散,经历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③我们总是对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现象有很多的不满,但我们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在乱扔垃圾、横穿公路、随意插队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④近年来,房地产不景气,导致家居建材产品需求锐减,卫浴产品的总成交额呈下滑态势,今年下半年,卫浴行业当务之急的任务,仍然是去产能。
⑤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
⑥去年暑期上映的国产动漫电影《大鱼海棠》,曾陷入两极分化的舆论环境中,有人称赞其灵光四溢,有人则批评其立意浅薄,真是见仁见智。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疯头
邓刚
我一直盯着老疯头的身影消失、胜利的信心油然而生。但我实在是累得不行,更不行的是我感觉要冻死了。深秋的气候,海水还是保持着夏天的余温,但一浮出水面,就感到比水里冷多了。我坐在礁尖上,不知哆嗦了多长时间,等我不哆嗦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半个身子巳经浸到水里,也就是说潮水涨上来,将礁石彻底盖住了。我的气力也有些恢复了,于是我再次下水,突然就发现海水暗淡无光,这才吃了一惊,原来太阳滑到西边天上了。这么说我已在水里和礁石上拼了大半天了,怪不得老疯头打熬不住,这老东西一大早就扯着嗓门跑出来与我拼命,肯定一整天没吃一口饭。
当我弄明白自己在水里泡了这么长时间时,精神就有点儿垮了,头昏眼花肚子空,简直要死在海里,岸边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看来老疯头回去吃饭了。当看到几只海鸟欢叫着在岸边飞来蹦去我的心才真正放稳——有人的岸边,海鸟是决不靠前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岸边游,游到水浅处,装海参的网兜显出沉重来,弄得我几乎站立不起来。不过,我很兴奋,终于战胜这个可恨的老疯头,把海参保住了!等明天到海碰子队伍中,我能光彩万分地吹牛了!
出了水,失去浮力的身子干脆就散了架。我吭哧吭哧地拖着一网兜海参,在海滩上蹒跚。这海参实在是太多太重,海碰子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收获。猛地,我前面的一块礁石活动起来,并唰地立起——天哪,老疯头!我做梦也想不到这老东西还有如此狡猾的鬼点子,只见他面目狰狞地朝我扑来,那两只浑浊的老眼竟然闪出光亮,像见到猎物的饿鹰。
此时,我不知哪来的力气,一手提着鸭蹼,一手拽着网兜,掉头就往海里跑。我完全不顾一切,发了疯似的奔命。谁知老疯头比我还发疯,他那野猪蹄子般的脚掌呱唧呱唧地跺着水花,你都能清楚地听到牡蛎壳被他踩折的咔嚓声。有一阵子,老疯头几乎碰到了我的脊背。
情况非常危急,离深水还差一段距离时,我实在跑不动了。但愤怒使我暴涨出一股蛮力,我陡地把一网兜海参举过头顶。大喝一声抛出去,那沉甸甸的海参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扑通一声跌进浪涛里。
当我再次浸泡到水里时,老疯头不叫骂了,他只是惊愕地望着我,这老东西大概认定我能死在水里。我连看也不看他,坚定地抱着装满海参的网兜,心下咬定,就是死在水里也不再上当。
再一次泡进冰冷的海水里,不是原来的滋味儿了,我老觉得自己迷迷糊糊地要睡觉,也许我睡过去一会儿——因为我睁开眼睛时,四周漆黑一片,原来天黑了。我想活动一下四肢,却突然不会动弹,怎么使劲也动不了。一阵恐惧涌进我的脑海,我大概要死了,可能我已经死了。四周实在是太黑太黑,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黑的海、这么黑的夜,看来我这次是死定了。
我的姿势肯定很滑稽,四肢死死地缠抱着网兜,像一只章鱼。但我无论怎样也改变不了姿势,手脚就像用胶水粘在网兜上面,与肉乎乎的海参融合在一起。我的喉咙突地一阵痉挛。原来我的嘴碰到了网兜里面的海参,肉乎乎的海参透过网孔摩挲着我的嘴唇,让我产生了强烈的食欲,连喉头也迫不及待地动弹。看样子我现在还活着,因为我强烈地想要吃什么。我就势咬了一口海参,差点儿把网兜线咬断。那滋味就像嚼又苦又咸又腥的硬胶皮,而且怎么嚼也嚼不烂。几口海参下肚,我有了些活气,手脚四肢有些松动。与此同时我想起了老疯头,不知这个可恨的老东西还在不在岸边。我扫视着黑乎乎的岸,静听着浪花撞击礁石的响声,判断自己离岸边的距离。可是我的耳朵不那么灵了,四面八方都轰响着模模糊糊的涛声。我越听越茫然,竟弄不清岸在哪边。
就在这时,岸边的礁石丛里亮起一束火光,金红色的火舌在暗夜里格外耀眼。我浑身僵滞的血液被火光猛地点燃了,开始热乎乎地流动。不用说,这是老疯头点燃的柴火,不是他还能是谁呢?但此时不但我的骨架松垮下来,连我的精神也散了架。因为我强烈地感到那火堆在向我招手,就像沙漠中即将渴死的人看见清泉,即使清泉中有一条毒蛇,也会不顾一切地扑。上去。最终,我绝对像狗那样四腿爬动,不知为什么仍没扔掉装满海参的网兜,但上岸时没爬两步就瘫倒在泥水里。老疯头走过来,把我扶到火堆旁,然后他又回去拖那包海参。
一挨近火堆,我就浑身颤抖不止,冰冷的凉气从全身的汗毛孔里往外钻,我恨不得钻进火里去烧自己的肉。那火堆烧得正旺,火苗欢快地舞动跳跃,我的血脉烤得真正串通了。
我恢复了元气,像个俘虏那样,等着老疯头发配。因为此时我不但没有反抗的力气,连反抗的想法也没有了。
万万想不到,这老东西看也不看我,更没看我那装满海参的网兜,只是给火堆加了一把柴枝,竟然像朗诵诗歌那样感叹道——我活了快一辈子,没见过你这么犟的人!
老疯头把最后的“人”字咬得格外狠。然后,便转身走了一绝对地走了 。
我就这么一直坐在火堆旁,一直坐到最后一束火星熄灭。
注:节选自《老疯头》,有删改。在文化大革命时,“我”本想趁管理混乱去偷捕水产公司的海货,可是在海湾我遇到了水产公司的看管员老疯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刻画了一个尽职尽责的老疯头,但对他的直接描写并不多,大量笔墨都在描写环境和“我”的心理状态。
B.小说语言富有个性,并有韵味,比如“那火堆烧得正旺,火苗欢快地舞动跳跃,我的血脉烤得真正串通了”。
C.当“我”再次浸泡到水里时,老疯头“惊愕”地望着我,因为他本以为能抓到“我”,却没想到我奔跑得如此之快。
D.小说心理描写突出,我”由充满胜利的信心到愤怒到恐惧到精神散了架和完全缴械,心态起伏与情节发展基本一致。
【2】小说结尾写老疯头没有拿走我的海参,而是“转身走了”,你认为这样的结尾合理吗?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有人评价邓刚的小说为“海味”小说,“浓郁的地域文化风貌和充满阳刚之气的人物形象”是邓刚小说的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王湾《次北固山下》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在世人都称赞他时却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非难他时也并不因此而沮丧,只因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中晴雯抱屈而死,死前喊了一夜的娘,读来令人唏嘘,不免让我们想起了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姚鼐《登泰山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旭日倒映海面,上下辉映,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
(3)鹧鸪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的满腔愁绪,因此“鹧鸪”成为诗人词客表情达意的常用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沙漠寒冰纵横、彤云密布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秦朝统治者大肆挥霍从六国搜刮来的珍宝、毫不吝惜的三个整齐的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曹操《短歌行》情感丰富,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诗经》中的原句,含蓄表达对贤才的渴慕。
②“序”是古代一种常用文体,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王勃《滕王阁序》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句含蓄表达了对都督阎公治理才能的赞赏之情。
③古人登高,常产生诸多人生感慨。比如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表达了个人之悲与家国之忧。
④高一(1)班学习经验分享会上,语文课代表说:“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学习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在长期坚持积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多用夸张和比较的手法突出阿房宫的奢华,“_______”一句写出了钉头的突出众多,“_____”一句强调了瓦缝的参差纷繁。
(2)诸葛亮作为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为后世仁人志士追思。杜甫在《蜀相》里以“_____”,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其的无限哀思;而陆游在《书愤》里以“_____”,把其放在历史长河里赞颂其无与伦比。
(3)古诗词中常化用水流之象,或比喻愁情,或感慨物是人非,词人李煜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词句,如“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洞庭春*
陆游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入。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①,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鲶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②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注释:①欠伸:打哈欠,伸懒腰。②棘暗铜驼:典出《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③图像麒麟:“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见《汉书·苏武传》。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片前三句,词人对“壮岁”和“暮年”的情况进行了深刻反思,引出下文。
B.本词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均使用“鲈鱼莼菜”的典故,但表达的志向不同。
C.词人看到洛水秦关沦陷后衰败荒凉的景象,只能对着处在荆棘中的铜驼黯然神伤。
D.陆游的诗词工于炼字,例如“误”“且”“闲”等词语均准确地表达了词人的情感。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1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爱溪记
唐寅
①人莫不有所爱,失其所爱,则伤其衷;人莫不有所资,失其所资,则困其生。爱之而不失,资之而不穷,惟取天地,自然而然者为能然。若金紫之贵,珠玉之富,或者能削夺,则贫之( ) 。削夺而贱穷,则失其所爱与资,将伤困之不暇,求其夷然而乐,坦然而安者,必无也。
②新安洪君伯周,俶傥诚悫①士,迹履遍江湖,声闻满儒冠。少孤而孝,奉祖与母以居,乐其志以资其生,弄长竿之清风,披蓑笠之烟雨,飘然波涛,邈焉寒暑②,势不可夺,强不可挠,盖任公子③之流。于是以爱溪自号,而丐余记之。
③余谓文士之处世,失其所爱与资,奔走于不可得已之间,俯仰于无可奈何之际,盖心兹恐惧,身措无地,安能上传而下育也?得其所爱与资,而非其道,以富贵自炫,而骄其妻妾,齐人④也。翻覆酌量于两三之间,余则以为洪君之计为得,故为之记。
(注)①傲傥( tì tǎng):即“倜傥”,卓异不凡。诚悫(què):诚朴,真诚。 ②邈焉寒署:谓远离炎凉,淡于名利。 ③任公子:《庄子》中称他善钓鱼,后来多指超然世外之高士。 ④齐人:《孟子》记一齐人,常常去墓地讨祭品吃,回家向妻妾吹嘘自己与富贵者饮食。
【1】可填入第①段括号后的虚词是( )
A.也 B.矣 C.焉 D.哉
【2】简析①②两段的内在联系。
【3】对洪伯周自号“爱溪”的理由进行推断,可能性最小的一项是( )
A.“爱溪”是洪伯周住处的溪水之名。
B.“爱溪”表示洪伯周喜爱溪水之意。
C.表明洪伯周远离世俗向往自然之志。
D.洪伯周喜欢在溪边水畔的垂钓生活。
【4】分析第③段引用齐人典故的作用。
【5】分析下面这句话与本文观点的相通之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到“双奥之城”,从“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的体育强国梦已于这个春天照进现实,冬奥春节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浪漫大气、满溢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幕式上声色光影的叠合变幻,“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冰雪赛场上速度与激情的精彩绽放,绿色场馆、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呼应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和联合国气候行动倡议,展现中国新技术革命成果的首个全面上云的冬奥会、智能厨房机器人等高科技应用……我们一起向未来的行动不断丰富。
冬奥刚刚落下帷幕,作为青年学子,这届冬奥会必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自选角度,谈谈你对北京冬奥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