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处在网络时代的我们都很关注头条。如果时间穿越到1964年10月16日,那么这一天的头条应该是( )
A.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
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D.我国第一颗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2、“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 实行股份制
B. 廉价收购
C. 赎买政策
D. 无偿没收
3、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一五”计划的完成
4、下图人物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她领导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
A.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B.治疗感冒的新方法
C.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D.治疗天花的方法
5、(2014年)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说:“它是各国和平相处的基础,是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指导国际关系的原则,即使在60年后的今天,它对指导各国和平相处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材料中的“它”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①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禁运等政策
②1953年,朝鲜战争后,国际形势紧张
③中印面临西藏等历史边界问题
④捍卫国家主权,争取和平国际环境的迫切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欧洲是世界上最早对外殖民的地区。第一个来到中国殖民,最后一个离开中国的国家是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英国
D. 荷兰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奋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8、如图是小鹭同学在历史课堂上制作的历史事件学习卡片,依据其内容可以判断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9、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传世之作有
A.《长生殿》《桃花扇》
B.《长生殿》《牡丹亭》
C.《红楼梦》《桃花扇》
D.《牡丹亭》《长生殿》
10、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包产到户 C. 设立经济特区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你知道我国第一部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时间吗?
A. 1949年 1954年 B. 1954年 1956年
C. 1956年 1982年 D. 1954年 1982年
12、“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级联起来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所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3、《剑桥中华人民共和》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是
A.农村实行政社合一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D.农业合作化的完成
14、如下图所示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15、“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精神上对土地的依赖。关于建国初,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16、现年86岁高龄的胡兆森说起那时的场景,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自己和其他代表们进入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代表全国人民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表决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据此判断,胡兆森当时参加的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7、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六中全会
18、2020年暑假,一位外籍教师将带着家人到莒县浮来山游玩,下列生活情景他们不可能遇到的是
A.门票用微信支付
B.购物刷脸支付
C.住宿用银行卡支付
D.就餐用粮票支付
19、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被誉为“铁人”的模范人物是
A. 雷锋
B. 邓嫁先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20、下表是1957年中国粮、棉、钢、煤、电产量增长表。造成这种增长的直接原因是
品种 | 1957年产量 | 比1952年产量增长 | 比历史最高产量增长 |
粮 | 1.95亿吨 | 19% | 30% |
棉 | 164万吨 | 26% | 93% |
钢 | 535万吨 | 296% | 580% |
煤 | 1.3亿吨 | 96% | 580% |
电 | 193.4亿千瓦时 | 166% | 320% |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1、全方位外交: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________、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2、开国大典: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23、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2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5、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26、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技成就有: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
27、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__写进党章。
28、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大陆对台政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________。
(2)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
(4)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29、________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3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4个经济特区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列举甲所说的这场战争中的一位英雄。乙见证的“那历史性的一刻”是指什么? 丁所说的“西藏人民的喜事”是指什么?
(2)请按照历史事件结束的时间先后把甲、乙、丙、丁排序。并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
33、照片、地图、示意图是了解历史的好途径。看下面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站在中间拿着文稿正讲话的是谁?
(2)图二,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3)看图三找出一五计划期间,我们辽宁省取得的成就。
(4)看图四举出我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两弹一星”科技成就。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三 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 1956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l973年 | 1974年 |
建交国家数 | 25 | 49 | 54 | 69 | 87 | 88 | 95 |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4)结合材料四,试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