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丹东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诸子哲学反对儒学独尊,使儒家思想重新成为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为改造儒家思想提供了前提;新文化运动大规模引进西方文化,使儒家思想获得了发展的新动力。材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有利于传统儒学的新发展

B.肯定了封建理论纲常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新文化运动具有片面性

2、202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西方的习惯观念认为,在战争中打败大国军队的国家才具备公认大国的条件。就这个意义来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大国地位和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战。由此可知抗美援朝战争

A.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是中国从屈辱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 )

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共产党人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国民党力量小  中共的正确领导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4、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国学习,为日后取得铁路建设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以下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A.政企职责不分

B.分配制度“大锅饭”

C.企业没有自主权

D.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联系

6、中国某时期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可见当时(     

A.国民经济结构合理

B.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

C.文化教育遭到忽视

D.交通运输业停滞不前

7、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 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C.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8、“一入庚子年,起了义和团……赶走了外国船。”通过这首歌谣,可见当时义和团的性质是

A.反清的秘密团体

B.反帝斗争组织

C.维新人士团体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9、19世纪上半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强大的是

A.法国 B.美国 C.荷兰 D.英国

10、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有14亿人口,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从新中国人口出生的统计来看,1961年是人口出生最少的年份,请结合当时的国情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争的影响

B.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

C.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

11、“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B.清朝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C.列强政治制度先进

D.列强侵华准备充分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1954年9月被正式确立以来,经历了“之”字形曲折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初步实行”阶段、“严重挫折”阶段、“恢复健全和发展”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起止时间是

A.1949-1954年

B.1954-1966年

C.1966-1976年

D.1976年至今

13、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1894年

1900年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14、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15、如图漫画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针砭时弊。它揭示的社会现状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八国侵华加深了民族危机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6、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

C. 促进思想启蒙   D. 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7、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8、2018年2月22日,中国选手武大靖以连续打破世界纪录的优异表现,为中国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夺冠后,武大靖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庆贺,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开国大典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是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0、“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科学论述出自(     

A.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B.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2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割占_______,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又洗劫了_______

2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4、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阶段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______ ,最新理论成果是 ______

25、观察下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

B.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地——遵义

C.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 “报国情怀”,他是_______;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  “轻纺工业,不要忘记_______”。

27、宣传维新变法,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________;1872年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8、发展:组织________,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__和天津的________。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具有影响的报纸。

29、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30、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在广西桂平________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迎来“短暂的春天”。请分析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有哪些?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受哪些因素的制约?20世纪初,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家有很多,请举出两个例子。

32、(追寻伟人学历史)国庆70周年时,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在阅兵活动中,解说词说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凝视着天安门广场,他曾经奋力让黑暗的中国走向黎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这一革命政党机关报的名称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三大主义?

(3)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如何?面对如此情况,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战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2)19世纪中后期,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三中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