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运城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革命的形式并不代表革命的效果和性质。下列历史事件中,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表现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印度民族起义

2、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       )的原则。

A.自愿互利

B.自由互利

C.互惠互利

D.自愿

3、1954年国庆节当天,游行群众抬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模型兴高采烈地通过天安门。宪法得到人民拥护,是由于它

A.反映了人民意志

B.颁布于政协会议

C.消灭了剥削阶级

D.巩固了人民政权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和行动指南。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深化改革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和权利。”这说明中华民国的立国原则是(       

A.独立、富强

B.民主、平等、自由

C.分权制衡

D.民族、民权

6、1909年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担任总工程师的人是(     

A.詹天佑

B.张謇

C.冯如

D.侯德榜

7、《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的战役是

A. 血战卢沟桥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8、下列图片共同的影响,最恰当的是(     

中国研制的C919

时速600公里实验高铁

二维码

A.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B.人与入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C.购物更加便捷

D.交通更加便利

9、有效区分史实与结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以下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并焚毁了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B.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C.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1949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发起渡江战役

10、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11、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申报》 B.《国文报》 C.《大公报》 D.《新闻报》

12、《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下列条款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A.五口通商

B.割占香港岛

C.赔款2100万银元

D.协定关税

13、小刚同学在探究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下面这幅图片。请你判断下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与湖南耒阳的一个将军密不可分,他是(     

A.谭冠三

B.王紫峰

C.郑效峰

D.资凤

15、有人曾感慨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在“苛刻的条约”中,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是(     

A.进出口货物与日本协定关税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允许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6、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北京

B. 上海

C. 西雅图

D. 清迈

17、下列语句不属于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的是

A. 保家卫国我光荣

B. 浮夸共产大泛滥

C. 分产到户富裕路

D. 集体农业合作好

18、口号能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等口号共同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

19、下面两张图最适合作为哪一结论的佐证材料(  

A.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性

C.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必要性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20、1978年以前的安徽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反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97年,小岗村粮食产量增加到120万斤,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这种变化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22、1860年10月,_____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3、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___________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24、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地方。“这里”是____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____

25、1947年夏,刘伯承、(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     ),直接威胁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6、______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____________年解放区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7、________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8、请回答:指出图中A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两处的事件名称,

 

 

29、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30、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诞生整整奋斗了28 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1)“日出东方”预示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新”表现在哪里?

(2)“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3)“星火燎原”指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谁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3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展览,请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我党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的中心工作。

(2)近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为反帝反封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党虽然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又能够同心合作。最终成功击败了任何妄图压迫、灭亡中华民族的侵略势力。请写出第一次国共合作达成的标志。

(3)2022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95周年的纪念日。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95年前的8月1日发生的事件及其影响。

(4)中国共产党面对敌我双方的悬殊力量,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进军,请写出在此过程中中共开创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5)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及其影响。

(6)日本全面侵华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歌曲《恭喜恭喜》中有歌词说:“冬天已到尽头,真是好的消息。温暖的春风,就要吹醒大地。”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取得胜利的事件。

(7)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诞生的理论以及将其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8)在近代100多年的反侵略战争中,只有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请你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历史,谈谈你的感想。

33、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次会议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何焕然一新?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深感引进西方先进机器、自行设厂制造新式枪炮船舰的紧迫性,企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达到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和应付外国侵略的双重目的。因此从(19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官办工业又进一步带动了民间商人投资设厂,从而使中国,开始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

“面粉大王”荣德生

“火柴大王”刘鸿生

“烟草大王”简玉阶

福新面粉厂、申新纺织厂

地址:香港、上海等童

大中华火柴公司

地址:上海、苏州、香港等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地址:无锡、上海等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政府之无扶植诚意,自然有关,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对中国工业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早期民族工业发展具有的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