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文化运动是( )
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D.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2、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新情况”是指
A.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严复
D.邓世昌
4、下图是刊于1945年10月《自由画报》的漫画《行路为何难,去问那些官》。该漫画反映的是( )
A.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之路艰难
B.争取抗日战争胜利过程艰难
C.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道路艰难
D.国民革命反帝反封建任务艰巨
5、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广州起义
6、李克强强调:“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实践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港独’是没有出路的。”材料旨在说明( )
A.“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B.“港独”深受“台独”势力影响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D.特别行政区拥有一定自治权
7、“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据材料推断,“这场战争”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太平军对抗洋枪队和淮军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成果。下列思想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会主义思想
9、和“民主革命先行者、振兴中华、兴中会”等关键词密切相关的著名人物是
A.孙中山
B.章炳麟
C.邹容
D.陈天华
10、如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这一时期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 1898年 | 1900年 |
列强办厂数目(个) | 800 | 1231 |
A.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和民用工业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清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D.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11、仔细看下图,你认为实现了这一效果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2、观察下图,判断此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3、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消灭地主阶级
B.实行减租减息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平均分配土地
14、刘伯承和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共同指挥的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是( )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战略大决战
D.渡江战役
15、下列哪一年开始五星红旗在布达拉宫前迎风飘扬( )
A. 1954 B. 1949 C. 1951 D. 1958
16、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第一节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二节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甘肃兰州在这一格局中属于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发区
D.内地
18、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写成的书籍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19、鸦片战争后,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波澜壮阔。领导这场运动的领袖是( )
A.石达开
B.洪秀全
C.李秀成
D.杨秀清
20、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21、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2、后期努力
(1)重建领导核心: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2)纲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________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3)军事胜利: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3、下图是_____出逃所乘飞机残骸。
2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战争。
25、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是__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
26、1905年,孙中山等人成立中国同盟会,地点是在_______。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_________火烧圆明园;___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28、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2001年,中国成为______的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9、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30、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1、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里程碑。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的国内、国际意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这次会议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
32、
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导火线是什么?
33、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及其内容是什么?这场运动为何会失败?它又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4、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材料一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是谁?有什么国际意义?
材料二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总理率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
(2)材料二中为了使会议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一方针?
材料三
(3)材料三图一中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这项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4)材料三图二中尼克松访华期间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什么文件?他的访华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 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外交布局。
——《中国历史》八下17课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一个怎样的外交布局?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请举一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