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邢台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近日,“某高校老师期末划重点现场堪比新闻发布会”的视频中,大学生纷纷抬头用手机拍照。手机已经成为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下列关于手机说法错误的是(  )

A.玩手机时,屏幕上出现各种艳丽色彩,这些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

B.当手机倍速播放视频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C.有人会在手机黑屏时当成镜子使用,手机屏幕靠近人脸,屏幕成的像会变大

D.用人脸识别技术解锁手机屏幕时,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是(  )

A.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B.从水面看水中的鱼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 手影游戏

3、下列数据最接近我们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5m

B.正常人 1min的心跳约为20次

C.初二同学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11m/s

D.中学生做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

4、墨子和他的学生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各种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日食现象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杯中笔

5、如图所示,由骆文博领舞的《山水共清晖》,描绘出一片和谐美好的生态文明画卷。星光闪烁,90名舞蹈演员化身为“白鹭精灵”,挺立高雅身姿与繁星共舞,轻盈的步伐踏寻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画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演员们动作整齐地前进时,他们彼此相对静止

B.演员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相等

C.她们站队看齐,保证队伍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D.从镜中能看到演员的像,成的是实像

6、测出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数值在图上描出甲乙丙三个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密度为 4g/cm3

B.无法得出乙的密度值

C.丙比甲的密度大

D.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

7、如图所示是某款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关于智能音箱播放音乐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B.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盆振动加快

D.一听就知道是周深在演唱,是因为他的音色与其他歌手不同

8、同学们在练习单位换算时有如下解法,下列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5.2m=5.2m×100=520cm

B.5.2m=5.2m×100cm=5.2×102cm

C.5.2m=5.2×100cm=520cm

D.5.2m=5.2÷1000=5.2×10-3km

9、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震碎玻璃

10、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B.摄像头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点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1、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丙车向东运动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12、同学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当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老师的眼睛和眼镜是(  )

   

A.近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

13、在4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

14、下列是八年级(2)班的张阳同学整理的物理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C.从地球带到太空的一个物体,质量不变

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5、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

B.25cm

C.17cm

D.12cm

16、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5m

B.南极的气温约为12℃

C.正常骑行自行车速度约5m/s

D.500mL水的质量约为500kg

17、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 =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EF段,该物质需要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18、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

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cm

C.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为8s

19、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当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A.先变小后变大

B.保持不变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20、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我们看到月季花是红色的,是因为它(  )

A.发出红光

B.吸收红光

C.发出各种色光

D.反射红光

21、如图是微信启动背景图,该图片是由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利用红外探测仪拍摄而成,关于该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影子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B.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由红、绿、蓝三原色构成

C.同种介质中红外线传播速度比紫外线快

D.卫星能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22、小亮在校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跑出了12.5s的好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亮的平均速度是8km/h

B.小亮的平均速度是28.8km/h

C.小亮跑前50m一定用时6.25s

D.小亮在相同时间内跑的路程一定相等

23、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认为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A.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C.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D.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24、小明与妈妈去商店买新碗时,看到妈妈将新碗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碗是否有裂缝,进行判断的根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噪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夏天在地上洒水可以降低温度是利用水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吸热的特点;向空气中喷酒水雾,可制造彩虹,彩虹是太阳光经水珠__________后形成的。

26、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人应面对_____(镜或视力表)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_____m。

27、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长s=1.2m,高h=0.3m,沿斜面向上用5N的拉力在2s内把一个重16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使用斜面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或“省功”)。

28、如图所示,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装置保持静止,物体,物体。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不计绳重和滑轮与绳及轴之间的摩擦,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大小为______

29、晴天晒被子能杀菌,这是利用太阳光中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30、铜的密度为,合______;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为8.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则这捆铜线的长度为______m

31、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3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_____m(空气中声速取340m/s)。这种方法 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月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 _____

3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重 5N的瓶子,手与瓶子间的摩擦是静摩擦,此时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N,方向为______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下”或“竖直向上”).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3、日光灯的启动器是一个自动开关,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如图)它的动触片是用_______制成的。当刚接通电路时气体放电受热,使两触片逐渐靠近接触,接触时放电过程也随之结束,动触片冷却后恢复原状,两触片分离,则动触片A外层金属片的热膨胀比内层金属片B的热膨胀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4、中科院研发了一辆碳纤维小汽车,比同款普通钢材汽车重量减少了60%,测试人员用同样大小的外力敲击汽车车盖,碳纤维汽车车盖表面丝毫未损,而普通钢材汽车车盖出现明显凹陷,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定碳纤维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本实验是探究_____________ 的关系每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是为了控制 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质量为70kg的物体提高5m,每个滑轮质量是2kg,忽略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2)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多少牛?

37、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装入10kg的水,容器质量为1kg。水的深度为30cm。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g=10N/kg)

(2)桌面受到的压强

3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 N,F=10 N。

(1)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在图中画出人通过平面镜看到球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4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____

41、请在图上画出入射光经两个互成90°角的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路。

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