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甲、乙(,
)两个均匀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它们上部分别水平切去
、
后,甲和乙剩余部分的质量恰好相等。若
,则
___________
(选填“>”“=”“<”),若
,则
___________
(选填“>”“=”“<”)。
3、郝闻和班长沿同一条直线同向运动,其运动相对同一参照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推理论证正确的是( )
①从图像可知,郝闻和班长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
②从图像可以发现,郝闻比班长推迟了6s才开始运动
③从第6s后开始,,在10s时郝闻和班长相遇
④从图像可得到,10s内,郝闻和班长的平均速度相等
A.①②均正确
B.②③均正确
C.①③均正确
D.③④均正确
4、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C.“立竿见影”光的反射
D.“雨后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升华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6、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排练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7、实验室是科学探究的基地,正确使用仪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时,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若零刻线损坏则将无法完成测量
C.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感温泡不能触碰烧杯壁和底部
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时可以仰视液面读数
8、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日环食,天文爱好者用墨水成像、小孔成像、相机拍照等方式观看或记录了这一天象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发生了折射
B.太阳通过照相机镜头所成的是虚像
C.太阳在墨水中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D.太阳通过小孔成缩小的实像
9、“天问一号”探测器抵达火星,为探索浩瀚宇宙做出了中国贡献。下列长度最大的是( )
A.“天问一号”探测器高度
B.火星半径
C.地球半径
D.太阳系半径
10、“教室是陪伴我们最长久的家”,下列有关数据合理的是( )
A.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
B.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是左右
C.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
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11、人们听不到蝴蝶飞的声音,却可以听到蚊子飞来飞去的嗡嗡声,这是因为( )
A.蚊子飞行时用力大,声音响
B.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太慢,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C.蝴蝶飞行时,根本就不发声
D.蚊子数量多,蝴蝶数量少
12、很多体育赛事都与摩擦有关,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冰壶比赛中,运动员在冰壶前方“刷冰”
B.篮球比赛中,所用的篮球表面有许多花纹
C.足球比赛中,守门员戴的手套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
D.被河比赛中,运动员穿的运动鞋的鞋底带有花纹
13、如图是微信启动背景图,该图片是由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利用红外探测仪拍摄而成,关于该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影子是因为光的反射形成的
B.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由红、绿、蓝三原色构成
C.同种介质中红外线传播速度比紫外线快
D.卫星能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14、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一直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在运动了1.5km处相遇
C.前5min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相遇一次
15、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是,改装密度是
的盐水,将该瓶中装满盐水后总质量为( )
A.
B.
C.
D.
16、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中5颗静止轨道卫星是一种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人们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流星
17、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歼击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若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歼击机是________的。( )
A.加油机 运动
B.歼击机 静止
C.地面 静止
D.地面 运动
18、下列测量工具与所测物理量对应错误的是( )
A.刻度尺—测量长度
B.电子表—测量时间
C.温度计—测量温度
D.量筒—测量质量
19、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170mm
B.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4m/s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6.5℃
20、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1000米径赛项目在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举行。跑1000m的运动员会在前100m加速到最佳速度后匀速,在快到达终点前200m处又开始冲刺加速。运动员在匀速运动阶段的图象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1、学习完声现象后,小明做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乙图,可以看到真空罩中闹钟在振动,但不能听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且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角度越大,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D.丁图,用硬纸板接触转动的齿轮,发出来的声音很“尖”,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22、汽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噪声,为了减弱这种噪声污染,有些汽车使用了“以声消声”的方法,如图所示:用车内麦克风监听噪声,再利用扬声器产生反相噪声,与原噪声进行叠加,最终听到的声音会变弱。下列说法符合以上描述的是( )
A.汽车平稳驾驶时,不产生噪声
B.可以抽取空气使车内成为真空状态来控制噪声
C.消减后的声音响度比原来小
D.消减后的车内声音为次声波
2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24、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25、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s。如右图乙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物体的长度为______,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图示中剪纸用的剪刀,是由两个杠杆组合而成。对图中的深色部分分析,它的支点是___________点;剪厚一点的纸时,把纸放在图中的___________点处时,所施加的动力更小。
2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采用多次测量求_________的方法,可以减少测量的误差。
28、小唐同学不小心把水滴落到书本上,此时,他通过水滴看书本上的字是放大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___透镜,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透镜来矫正__________视眼。
29、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cm。
30、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_ 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 m.
31、同学们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选填“能量”、“信息”)。在教室外没有见到老师,只听见声音就知道是哪个老师在上课,这是因为不同老师的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2、如图为一个简易的自制温度计,为了更明显地显示温度变化,应尽量选择_______(选填“粗”或“细”)的玻璃管。将小瓶放入热水中,水柱的位置会________。
33、1827年在日内瓦湖上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测量水中的声速实验:如图,两位测量者分别坐在两只船上,其中一只船往水里放入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在水下连一个听音器,其测量者在看到火药发光后开始计时,听到水中传来的钟声后停止计时。如果两艘船距离约为13.8km,实验计时约为9.6s,则由此测出水中的声速约为_____________m/s。
34、阅读探究
材料1:大厅里的雪花
1779年冬天的一个寒夜,沙皇俄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点燃着六千支蜡烛,这里正举行盛大的舞会,厅内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有人喊到:“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材料2:大雪飘满天,瞬间就不见
根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1月5日,阴天,微风,气温约﹣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后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1中,大厅里的雪花是由水蒸气_____而形成的;材料2中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原因是_____。
(2)通过材料2,你认为沙漠上积雪消失的重要因素是_____
A.温度低B.沙地干爽C.空气干燥D.空气流动快
(3)形成雪花应具备三个条件:水汽、降温和凝结核。凝结核一般是尘埃,但烟雾甚至细菌也可以作为凝结核。请你在材料1中找出与这三个条件的形成相对应的典型词语和短语。
水汽:_____;降温:____;凝结核:____。
35、爱学习的小明又做了一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器材调至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将蜡烛向左移动,则光屏应该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小明拿来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了适当距离,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4)小明更换凸透镜后完成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丁所示的图像,线段MN为凸透镜成像的像距倒数()和物距倒数(
)的对应关系。根据图像信息可知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为_____cm。
36、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已知此处海深为4.5km,则经过多长时间可以收到时海底返回的声波.
(1)这种声波的反射现象,通常称为回音(或 ),同时说明超声波在 可以传播.
(2)超声波测位仪操作员 (选填“能”或“不能”)用耳朵直接听到从海底返回的声波.
(3)超声波测位仪发出声波后经过多长时间可以收到时海底返回的声波.
37、(3分)高铁最高时速可达300km/h,以北京—合肥为例,在北京10:40时发车,16:10时到达武汉,全程1226.5km,求此动车从北京到武汉运行的平均速度。
38、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物体A以0.6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A重为20N,受到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若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拉力F的大小;
(2)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9、如图所示,AB、CD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到光源S的位置并作出两条反射光线AB、CD的入射光线。
40、在如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完成光路。
41、如图所示,实线下方为空气,上方为玻璃,AO为入射光线,O点为入射点,画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