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宝鸡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列变化中,物体的质量、密度、体积均没有变化的是(  )

A.把一铁丝压弯前后

B.篮球中的气体在加气前后

C.一只彩色粉笔在使用前后

D.矿泉水瓶中的水在结冰前后

2、如图所示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不同乐器对着话筒都发出C调1(duo)的波形图,比较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特性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3、关于“0dB”的理解,正确的是(  )

A.0dB意味着物体不发生振动

B.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音

C.低于0dB也能引起人耳对声音的感觉

D.0dB就是没有声音

4、如图,某超声波加湿器通过雾化片1.7×106Hz的高频振动使得加湿器中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直径为1﹣2微米水雾液滴飘逸出来,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湿器中的水变成水雾飘出来,此过程先汽化后液化

B.我们人耳能听见雾化片的高频振动声

C.水雾出来后汽化放热消失不见

D.以上选项都是错误的

5、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一定不能沸腾

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

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6、如图是在同一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车的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s,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丙运动了18s后遇到甲

C.甲乙相遇时,丙通过的路程是120m

D.甲、乙、丙30s内平均速度相等

7、对比以下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0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10km/h的速度在路上行驶

C.一物体从40m高空落下用了2s

D.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8、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电子表所显示时间的虚像,则实际时间是(  )

   

A.12时15分

B.15时12分

C.21时51分

D.15时21分

9、如图是小阳同学利用玻璃瓶、玻璃管、塞子、适量水可以自制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原理是玻璃瓶的热胀冷缩

B.温度计是将温度转化为水柱的长度

C.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长一些

D.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粗一些

10、春天许多小朋友折下柳枝做成“口哨”,聪明的小敏拿剪刀边吹边剪,若用同样大小的力度吹,随着“口哨”的变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在“口哨”变短的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C.这个过程中声音不一样的原因是响度发生了变化

D.正在学习的同学用耳塞堵住耳朵,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二维码正立的实像

D.要使二维码的像变小,可将手机需靠近二维码

12、物理上常用声波的波形图反映声音的特点。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振幅大小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慢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13、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或情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试管中的碘在热水中会发生升华现象,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B.乙图中,滴入酒精的保鲜袋排尽空气后密封,将其放入热水中体积变大,这是因为酒精汽化了

C.丙图中,通过降低温度使可燃气体液化,储存在钢瓶内更方便运输

D.丁图中,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锅,纸不燃烧是因为火的温度太低了

14、“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从泛黄的古籍中走出,跨越千年的历史,成为国人心有灵犀的文化记忆符号,构成独树一帜的东方浪漫。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因为花反射了红光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水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15、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5mm

B.2.5cm

C.6mm

D.6cm

16、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铁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水、空气、铁

B.铁管、水、空气

C.水、铁管、空气

D.空气、水、铁管

17、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

A.1次

B.2次

C.3次

D.以上都有可能

18、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小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4m/s

C.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D.乙同学4min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1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主要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幕布上呈现人偶的剪影

B.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太阳在树荫下形成光斑

20、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100℃

C.加热至第20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D.加热至第40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21、小明在公园的湖边散步时,看到湖里有一群锦鲤。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看到锦鲤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22、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D.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23、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径向快速交会对接。对接成功后(如图),取下列哪个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

A.地球

B.天和核心舱

C.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D.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24、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③①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

26、如图所示,小宇用5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阻力大小是______N;若增大水平压力,使木块静止在墙面上,木块受到的阻力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7、梁代诗人王籍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分辨是蝉鸣声和鸟鸣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平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的。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说明噪声能够传递__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28、如图是跳远运动员比赛时的情景,运动员起跳时用力向下蹬地,身体腾空而起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落到沙坑中会留下痕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9、蒸发要_________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_______,有_______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一频率为40000Hz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深______ m,已知人耳听力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则人耳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此声音。

31、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移到某一个位置时,可以看到一大一小“两枚硬币”。其中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一枚,是通过水面折射形成的像;另一枚,是通过侧壁折射形成的像,它实际上就是凸透镜的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成像。这两枚硬币其实都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2、碗碗腔是孝义民间戏曲艺术,表演节目时,表演者的声音是由______振动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播到观众耳中。二胡伴奏者用手按压琴弦不同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33、如图所示,运输液体货物的车,液面上有个气泡。突然启动时,该气泡将向______运动(选填“前”或“后”),其原因是水具有______

34、如图所示,将播放着蜂鸣声的手机用细线悬挂于封闭的玻璃罩内,当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的过程中,所听到的手机蜂鸣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而_______却不能传播声音。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如下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需将光屏移动到光具座的刻度线______cm的范围内,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3)在(2)小题操作中得到清晰的像后,向左移动蜡烛,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需要把光屏向______移动;如果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入某种透镜后,恰好在光屏上也出现了清晰的像;这是模拟了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

(4)小华还发现: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上下颠倒;进而思考到: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左右是否相反?请你帮他设计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济南第一高楼绿地中心,配备有20多部高速电梯,最快速度为6m/s,电梯从1楼到顶楼,只需要50s。李先生从1楼搭乘电梯来到顶楼,用时10分钟。电梯厢满载时,受到的重力为1×104N,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济南第一高楼绿地中心高度大约是多少?

(2)李先生从1楼到顶楼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电梯厢满载时,电梯厢及乘此电梯的人和货物的总质量是多少?

37、阆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不仅有汉桓侯祠、中天楼、滕王阁、锦屏山等风景名胜,还有中国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科举博物馆,全国罕见的科举文化体验胜地一一贡院。小田一家国庆节期间从成都东站出发乘火车去阆中旅游,已知成都到阆中铁路全程293km,他们乘坐C5804次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求

(1)该次火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将来成都到阆中有条件开通运行平均速度为300km/h的高铁,运行时间将比现在节约多少分钟?(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成都东

发站

0630

遂宁

0736

0738

南充北

0813

0816

南部

0345

0848

阆中

0901

终点

 

38、王刚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4s,他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求王刚在赛跑过程中:

(1)前6s内通过的路程.

(2)后8s内的平均速度.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室内有一点A,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完成作图:

(1)A处为光源,试画出A能够照亮室外的范围;

(2)A处为人眼,试画出人眼能够观察到室外景物的范围。

40、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41、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请在右图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