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违法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按照类别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的基本特征包括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2023年8月11日,“国家安全部”发布重磅消息。我国一军工企业的重要涉密人员曾某某,在美国情报人员的蛊惑下,心生动摇之意,接受美国提供的巨额酬金,泄露我国的军事机密。曾某某的行为
A.说明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B.没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C.是不道德的行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D.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空前严峻的危机
3、2023年12月5日是第38个国际志愿者日。据统计,我国志愿服务组织已超过140万个,人数接近2.3亿。志愿服务已成为生活中的亮丽风景,照亮人心、温暖社会,汇聚起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志愿服务( )
①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②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③虽倾力奉献,但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④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我们自身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等,在朋友们点赞的同时( )
A.为了保护隐私,不要发朋友圈
B.应充分利用网络,多搜集信息
C.要增强安全意识和保护隐私意识
D.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5、当我国华北、东北等地遭遇极端降雨和严重洪涝地质灾害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迅速投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展现了人民子弟兵良好形象。这充分体现了(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②人民军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维护国家安全只能依靠人民军队
④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国庆节期间,小闽与父母计划到杭州观看亚运会。他通过网络查到了合适的交通工具,又把杭州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小闽一家的杭州之行很顺利。这说明( )
①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通过网络可以获取实用的信息
③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好方式 ④网络无所不能让我们生活无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唱响时代的网络主旋律,在逐梦道路上与时代同频共振,应当成为每一个正能量建设者的标配。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中华英烈网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向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先烈们致敬。广大公民可以扫描二维码,选择寄语、献花等方式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针对上述材料,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①要传播网络正能量,助力网络文明建设
②应发挥网络优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利用网络弘扬主旋律,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④网络主导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文化风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同学的做法属于“唱响时代的网络主旋律”的是( )
小东:将同学照片丑化后转发给其他同学
小智:针对城市建设问题,在政府网站提出建议
小凡:与同学发生矛盾,在班级交流群辱骂同学
小善:在短视频平台转发保护环境倡议
A.小凡和小善
B.小东和小凡
C.小智和小善
D.小东和小智
8、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改变以往儿童票以身高划分的规定,实行“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结合材料,请回答下列小题。
【1】实行“双轨制”表明( )
①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能保障儿童的一切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规的实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维系秩序。下列有关规则和秩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③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④要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0、社会是复杂的,生活也是复杂的。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不法分子的恶意侵害,面对这种侵害,我们中学生的正确做法有( )
①勇敢坚强,绝不屈服
②既要保证自身安全,又要善于同侵害行为作斗争
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找自己的好朋友惩罚不法分子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11、孟德斯鸠说:“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下列自由和规则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离开规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社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限制自由
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规则和自由彼此对立、互相冲突
12、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保家卫国是人民解放军的“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义务”,认真学习是学生“本分”……这些身份的“定位”诠释了( )
A.责任是一个人自愿做的事情
B.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C.角色、责任都是可以选择的
D.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尊重
13、2023年6月5日10时许,乘坐G345次列车的旅客岳某某(男,64岁)霸占他人座位,不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劝阻拒绝让座。最终,铁路公安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给予岳某某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围绕该案例,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岳某某法治意识淡薄,缺乏自律
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③岳某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法无小事,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没有规则,就无法上课;没有规则,就没有正常的体育比赛;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 )
①有了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
②凡是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没有行动自由
③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规则
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世事复杂多变,不容易把握。把世事悟通了,比把自然弄明白了更不容易。因为,社会世事没有明白的文字记载,只能靠悟性,而悟性要有强大的阅历和经历做基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不断的总结。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②社会是险恶的,要小心谨慎
③要学会从社会这本书中获取知识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由3名航天员组成,航天员汤洪波(湖南籍)、唐胜杰(甘肃籍)、江新林(河南籍)。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17、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
A.诉讼
B.拨打110报警
C.正当防卫
D.刑事诉讼
18、为做好元旦节前交通安全保障工作,重庆市交通执法总队渝北区大队在辖区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本次行动共现场查获酒后和醉酒驾驶共14宗,其他违法行为73宗,违法人员将依法处置。这告诉我们( )
A.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一定刑事责任
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违法行为的必然后果
C.以上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我国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违法必受惩罚
19、以下是八年级(1)班9月时事播报小组根据学习主题搜集的两则新闻:
※杭州亚运会推出体育赛事一体化数字办赛平台“亚运钉”和一站式数字观赛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 ※“争气机”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登场。华为利用5G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为互联网发展带来机遇和潜力,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
由此可见,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创造经济新业态,引领高质量发展
B.网络与政治融合,保障公民参与权
C.数字引领新科技,赋能智能新生活
D.网络之弊需警惕,理性利用最可靠
20、“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毅然舍弃高薪回国,他20多年只执着于一件事,建造属于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我们要学习南仁东身上的( )
①实干精神 ②爱国精神 ③奉献精神 ④享乐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疫情面前,人人都是责任主体,青少年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举国战“疫”之时,在ICU里对患者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的武汉儿童医院医生张茂荣;在方舱医院治疗中,从容与乐观地静静看书和翩翩起舞的病人……关键时刻,他们用信心与乐观、勇敢与坚强,成为这个战场上英勇奋战的生力军。
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甲同学说:“作为学生,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学习,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乙同学说:“只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才能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
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2、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同学们纷纷对宪法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说:“宪法等于所有法律之和”。
请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3、小张说:昨天好好过了把言论自由瘾,在校园网论坛上,把经常管束我的班长羞辱了一番。
判断:小张的做法是
理由:
24、 在社会生活中,有些运动员为了追名逐利,服用兴奋剂;有些商人为了挤垮对手,不惜造谣中伤;有些明星为了某些大奖,想方设法贿赂评委;有些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大胆夹带资料进考场。这类事情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那么,阅后请思考下列问题:
(1)你认为上述行为对不对?违背了什么?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规则的认识。
25、材料一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强制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材料二 漫画《制暴利剑》
(1)《反家庭暴力法》禁止“殴打、捆绑”主要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为什么要保障公民的这一权利?
(2)材料一、二还表明公民的哪些权利受法律保护?
(3)公民的上述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做?
26、进入2014年以来,很多热门现象、热门事件进入公众的视线。以下两组镜头折射出的社会的方方面面。
镜头一:十面“霾”伏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持续大规模灰霾污染事件,波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个重点城市,影响人口近6亿,网友戏称“十面霾伏”。
(1)请结合你的体验,列举出造成“十面霾伏”现象的原因?(2分,至少两个)
(2)12月2日就是雾霾最严重的前一天,小刚和小明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有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小刚打算上前去劝阻并举报,可是小明说:“算了吧,农民伯伯也不容易,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宽容他吧!”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是否应该宽容这件事?(4分)
镜头二:微博反腐:微博反腐成为2014年的一大亮点,也是公民行使自己民主政治权利的方式之一,一个个落马贪腐官员形成的2014年微博反腐成绩单,让公众在140个字的发布与评论之间,直接感受到中央“打老虎”“拍苍蝇”的决心。然而在大量如实反映腐败的微博面前,也有很多微博所涉及的腐败是失实的。
(3)微博反腐属于公民行使的什么权利?那么作为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这一权利?(4分)
(4)微博反腐成为一把利剑,彰显了我党治理腐败的决心,充分发挥了民众的力量,然而网络也成为了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那么在现实社会中,面对亦真亦幻的网络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4分)
27、妈妈过生日,舅舅开车带着小芳一家到酒店祝贺。舅舅喝醉了酒,还要坚持开车,芳芳赶紧说:“舅舅不能开车,醉驾入刑了。”
(1)“醉驾入刑”的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什么权利?
(2)保护公民这一权利有何重要性?
28、材料一 2017年1月15日,记者从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法院获悉,周村区法院审结一起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案件,28岁的孙某因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原因是买卖考试试题答案。孙某通过互联网购买了“全国一级建造师”“全国二级建造师”的试题、答案及作弊设备各一套。考试开始后,孙某指使同案犯路某分别在济南和淄博某旅馆内,利用互联网及作弊器接收试题及答案并发送给购买试题答案的考生。
材料二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是在周恩来的领导下进行的,但他对进展情况守口如瓶,连夫人邓颖超都没有告诉。邓颖超是和全国人民一样从广播中得知我国成功引爆原子弹的消息的。
从上述两个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