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广元中考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要求填空。

(1)“拯”是_______结构,一共_____画,组词为:____________

(2)“搏”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组词为__________

2、根据偏旁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三”道“四”,名著我知道。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里有“三打 _____”的故事;《西游记》里有“三借 _____”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和“三气_____”的故事;《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 _____”的故事。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 )请罪     同心( )     ( )( )有味     不言而( )

( )人不倦       如饥似( )       呕心( )       生灵涂( )   

1.我们要学习廉颇_______________的精神,犯了错误就要勇于承认。

2.邓稼先一生为了科学事业_______________,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5、比一比,再组词。

迷(   )   跑(   ) 卖( )   匹( ) 摘( )

谜(   )   炮(   ) 买( )   四( ) 滴(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上遇雨(其二)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睛。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赏析第一首诗前两句中两字的妙处。 ________

2第二首诗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联系全诗分析。 ________

3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

7、阅读与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扫净无苔,花木成畦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古诗中加点的词。

(1)长:___________       (2)手:___________

(3)排:______________ (4)闼:______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诗人写景时由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由赞美________________到赞美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其实还暗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鉴赏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注释】①南州:指永州。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

【1】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_______;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

【2】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阳光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段话

【2】第2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3】阳光像____,洒遍田野、________

【4】有了阳光,禾苗更____了,小树更____了,小河像____了 。

【5】阳光跳进我的家,谁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想一想,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文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把大虫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得淋漓尽致。

2如果将武松应对大虫三招的动作改为“躲”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此时的武松心里会怎么想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几个成语来形容武松: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洁工

入春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雨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五一节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幢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划线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

按音序查第一个字母是________;按部首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应取下面第________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描写内心活动的句子。此时我对老奶奶的情感是 

________

4看着老人一次次清扫道路的情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 ________;来到她家,我见到的却是一位________

5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又会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生命的选择

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

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qiánɡ)薇(wēi)了,花工们说。

不多日子,油黑的蔷薇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

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zān)、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

注:蔷薇:这里指蔷薇科。蔷薇科中有桃、苹果和玫瑰、月季等许多果树和花木。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坚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柔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10)自然段中文句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楼前   阳光下  姹紫嫣红   楼后  月光下   洁白如雪

【3】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说说第(6)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 “粗粗”、“长长”、“硕大”等词语突出了白玉簪花长得健康有生机;“羞怯”表现了白玉簪花的柔和美丽。( )

B文章主要采用了反衬的方法,用玫瑰来反衬白玉簪花,说明白玉簪花比玫瑰花更高洁、更美丽。( )

C文章的第(8)自然段,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色彩、形态、气质以及人们的感受这四个方面,对白玉簪花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

【6】读第(10)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黄山奇石(节选)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1短文一共有______句话。

2找出描写“猴子观海”动作的词语,在“○”圈出来。

3你还知道黄山有哪些奇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短文。

一千张糖纸

 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北京外婆家做客。正是七岁八岁讨人嫌的年龄,加之隔壁院子一个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使外婆家不得安宁了。笑呀,闹呀,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的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累呀?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当我们终于笑得不笑了,表姑又说:香不是有一些糖纸么,为什么你们不花些时间攒糖纸呢?"我想起世香的确让我参观过她(  )的一些糖纸,那是几十张美丽的玻璃糖纸,被夹在一本薄薄的书里。可我既没有对她的糖纸产生过兴趣,也不觉得糖纸有什么好玩。世香却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呀?”“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

我和世香惊呆了。电动狗也许不让今天的孩子稀奇,但在二十多年前中国玩具匮乏的时代,表姑的允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样一份快乐?更何况,这财富和快乐将由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呢。

 我迫不及待的问表姑糖纸攒够了找谁去换狗,世香则细问表姑关于糖纸的花色都有什么要求。表姑说一定要玻璃透明糖纸,每一张都必须平平展展不能有(  )皱。攒够了交给表姑,然后表姑就能给我们换。

 从此我和世香再也不吵吵闹闹了。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了。我们寻走街串巷,找被遗弃在犄角旮旯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我们会追逐着一张随风飘舞的后我们突击吃糖,也不顾糖纸在胡同里一跑半天的;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买了糖——我们的钱也仅够买几十颗,然糖把嗓子齁得生疼;我们还守候在食品店的糖果柜台前,耐心等待那些领着孩子前来买糖的大人,等待他们买糖之后剥开一块放进孩子的嘴,那时我们会飞速捡起落在地上的糖纸,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我们把那些皱皱巴巴的糖纸带回家,泡在脸盆里把他们洗干净,使它们舒展开来,然后一张张贴在玻璃窗上,等待着它们干了后再轻轻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终于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我们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没完没了,上气不接下气。待她笑得不笑了,才擦着笑出的泪花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园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人是我的表姑啊。

 这时,我忽然有一种很累的感觉,我初次体味到大人常说的累,原来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吧。

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他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11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但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么

1】给带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2】照样子,写一写。

安静如初 平整如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用列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我们搜集糖纸的方法。

寻找遗弃糖纸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先读第6自然段再填空。

这一段主要描写了清洗糖纸的过程。其中,泡(洗) 、_________________ 这几个动词用得特别生动传神。从这几个动词可以体会到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照样子,写句子。

例:马路被清洁工打扫得十分干净。

清洁工把马路打扫得十分干净。

(1)父亲的话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机被叔叔修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平台上就传来蟋蟀的叫声。(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月河美食,听地道乡音,将下面句子改成提示语在后面。

老板热情地喊道:“香甜美味的梅花糕,绝对的嘉兴好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给予不是令人快乐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雨了,我立刻马上把邻居晒在院子里的被子收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博士把台湾青年的骨髓抽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颐和园的风景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年糕把牙牢牢地钳住,就像是拔掉了似的疼。(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是,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猫,又有何干?(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秋天,大自然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生活也一样,你观察到了吗?请你写一篇日记,记录一下你眼中别样的秋天吧!要求不少于2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