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临汾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中国就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这主要得益于

A. 土地改革的推行

B. 西藏的和平解放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抗美援朝的胜利

2、如图①中最恰当的是

A.祖国统一 B.保家卫国 C.巩固政权 D.解放生产

3、下图所示为朱宣咸创作的一幅名为《阻击“美帝国主义”》的漫画,反映了“美帝国主义”妄想通过朝鲜侵略中国大陆,遭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的奋起反抗。作者表达的是(     

A.抗美援朝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B.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美军装备落后导致战争的失败

D.朝鲜军民英勇阻击美国侵略者

4、著名作家、当时担任《大公报》记者的萧乾事后回忆说:“如果重生是奇迹,今天我看见了5000年老中国的重生。老了时,我将拍着胸脯对我的儿孙们讲,开天辟地的那一天,我在场!”材料中的“开天辟地的那一天”指的是(  )

A.中共成立

B.抗战胜利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下列关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A.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B.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D.采用公元纪年

6、美国《新闻周刊》曾刊发署名文章说:“从那以后(改革开放),我亲眼目睹了这场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快、最深远的变化。”下面能反映这种变化的一组现象是(  )

A. 两弹一星——一国两制——中美建交——港珠澳大桥

B. 尼克松访华——经济特区—— 市场经济——WTO

C. 家庭联产承包——南方谈话——神舟七号——中国梦

D. 载人航天——青蒿素——重返联合国——籼型杂交水稻

7、据如图分析,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开启国企改革

8、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A. 决定恢复高考制度

B. 提出新发展理念

C. 决定召开“七千人大会”

D. 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9、《反分裂国家法》规定:“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坚持□□□□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材料中□□□□应填写(       

A.一个中国

B.互利互补

C.社会主义

D.互不干涉

10、在苏州文庙的古玩市场,有人在出售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是( )

A.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 使用起来太麻烦

D.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11、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

B.

C.

D.

12、“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二大

13、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口号反映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③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④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14、1990年,随着对外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国家建立了(  )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 D.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15、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 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16、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实现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抗美援朝 D.大陆全境解放

17、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A. 古巴比伦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希腊文明

D. 古埃及文明

18、1978年思想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A.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

C.回答了姓社姓资的问题

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

19、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C.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20、“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歌词中描绘即将进行的战争是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越南战争

D.朝鲜内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战略布局,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3、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24、“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他是“_____”;“培育良种,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

25、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

①时间、地点: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________,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③意义: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

(2)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______

(3)失误:

①时间:1958年,全国掀起“___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影响: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________

(4)调整国民经济: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工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26、以下人物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堪称“中国脊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雷铎  ②邱少云  ③焦裕禄  ④袁隆平  ⑤王进喜  ⑥黄继光

(1)为保证潜伏战友的安全,烈火焚烧不动摇____________;

(2)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____________;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

(4)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_;

(5)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

(6)“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_____。

27、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孙中山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28、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 ______________ ,实行______________。到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资地区外,全国大陆上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_______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________”战略布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三农”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四次重大调整?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谈谈国家在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33、新中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镜头中的瞬间,珍贵的历史记忆。以《镜头中国》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画面一:1952年,农民拔除了地主立的地界碑,还分到了耕牛、农具和房屋等。

画面二:1954年9月,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诞生。

画面三: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多国代表欢呼庆祝。

画面四:1992年,邓小平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发展才是道理。

画面五:1997年7月1日0时整,在壮阔的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特区区旗徐徐升起。

要求:文中需包含以上画面所展现的五个重大历史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影响(每个事件的影响答出一点即可),同时谈一谈你重温这些画面的感受。事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不少于1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