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中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陆上国界长1.8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B.东西距离5200千米,有时间差异
C.陆地面积960平方千米,与欧洲面积差不多
D.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2、下列景观中,位于北京的是( )
A.
B.
C.
D.
3、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全国各省、直辖市、各族人们代表在阅兵仪式后,参加了盛大的群众游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指( )
A.省、市、县
B.中央、省、县
C.省、县、乡
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与澳门同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是(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香港
【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B.共有56个民族
C.各民族均匀分布
D.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下列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是( )
A.马来西亚和越南 B.朝鲜和韩国
C.柬埔寨和文莱 D.日本和菲律宾
5、台湾省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说法与台湾省不相符的是( )
A.台湾岛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
B.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温度带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
C.位于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D.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东部沿海
6、家住呼和浩特市的王华同学乘火车到乌鲁木齐市去旅游,沿途他能直接看到的自然风光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绿洲、草原
7、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我国地形区的( )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第四阶梯
8、(题文)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 修建水电站
B. 发展航运
C. 发展灌溉
D. 防洪
9、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种植业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A.夏季降水丰富
B.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0、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看泰州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A. 畜牧业、渔业 B. 种植业、渔业 C. 林业、畜牧业 D. 种植业、畜牧业
11、“得陇望蜀”中的陇、蜀分别指的是( )
A.山东、陕西 B.河北、四川 C.陕西、甘肃 D.甘肃、四川
12、下列资源,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
A.草地、海鱼、花岗岩
B.海鱼、风能、树木
C.石油、核能、阳光
D.天然气、树木、温泉
13、下列国家中不属于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A.日本
B.韩国
C.朝鲜
D.菲律宾
14、关于我国的地理之最,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季气温最低在青藏高原附近
B.夏季气温最高在吐鲁番盆地
C.降水最少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D.地势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是在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
15、下列不属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大散居
B.小聚居
C.交错杂剧
D.汉族集中分布
16、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 )
A.东西半球 B.东南半球
C.东北半球 D.西北半球
17、我国四大牧区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 热量、水源充足 B. 面积广大,地形崎岖
C. 气候温暖、湿润 D. 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18、读我国沿109°E线的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图,甲山脉北侧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9、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
A.农业加工业
B.旅游业 造船业
C.旅游业 博彩业
D.博彩业重工业
20、黄河发生凌汛的时间是( )
A.7-8月
B.秋冬季节和冬春季节
C.秋季和冬季
D.春季和秋季
21、安徽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安徽省的简称是________。
22、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 ,人均占有量较 。
2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
24、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 ,调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
25、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是_______,我国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26、北京的城市职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27、我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区,南方耕地以____为主,北方耕地以____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
28、港澳地区第_________产业发达,香港是_________中心、金融中心、_________和_________中心。
29、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聚宝盆”的盆地是______。
30、江西省的简称_________,陕西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
31、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B________D________
(2)A、B干湿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上通过________-线。
(3)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同时地跨四类干湿地区的( )
A.新疆
B.河南
C.内蒙古
D.山西
32、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有漫长的陆上疆界,邻国众多,其中M是____,东部海域辽阔,其中N是____。
(2)我国南北方农作物差异显著,糖料作物的分布是“____”。
(3)据图分析,北京的地势特征是____。
(4)B地区秀美的水乡景色,杏花烟雨的园林古镇令人流连忘返。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5)C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四大牧区中的内蒙古牧区和____分布在此,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6)牦牛是我国A____地区的代表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日出最晚的是____,一年内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
(2)图示时刻,D地是____(白天、黑夜),该地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的____运动所产生的,运动的方向是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探究。探究主题:东北三省的开发与保护。
材料一: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这里的人们春种、夏忙、秋收、冬储,以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地。
材料二:经过50 多年的大面积开荒,东北三省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国家决定停止开荒。
材料三:东北三省略图(图1)、两个中学生探究对话图(图2)
(1)分析东北三省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说明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特点。
(3)请你分析小强同学说的从“北大仓”回到“北大荒”的原因,并举出两例相关措施。
35、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辨认图中序号代表的大洋名称:③是________。
(2)美国位于甲、乙、丙、丁四个大洲中的________,其中丁大洲上重要的河流D是________河。
(3)在世界航海线上,有很多海峡和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图中沟通①、②两大洋的C海峡是____。
(4)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图中,赤道穿过的D处为________气候;F处因深居内陆为________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