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中,
是
边上的高,若
,
,
,则
的长为( )
A. 0.72 B. 1.125 C. 2 D. 不能确定
2、将面积为2π的半圆与两个正方形A和正方形B拼接如图所示,这两个正方形面积的和为( )
A.4
B.8
C.2π
D.16
3、如图,在△ABC中,∠A=90°,AB=AC=6,点D是BC中点,点E、F分别在AB、AC上,且BE=AF,则四边形AEDF的面积为( )
A.6 B.7 C.6 D.9
4、如图,圆O是△ABC的外接圆,AC=BC,AD平分∠BAC交圆⊙于点D,连接BD,若sin∠CBD=,BD=5,则AD的长为( )
A.10
B.11
C.4
D.5
5、如图,菱形的对角线
,
相交于点
,
是
的中点,
,则菱形
的周长为( )
A.8
B.
C.16
D.20
6、如果点P(3﹣m,1)在第二象限,那么关于x的不等式(2﹣m)x+2>m的解集是( )
A.x>﹣1
B.x<﹣1
C.x>1
D.x<1
7、若式子有意义,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如图,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AH是高,若ED=6cm,那么HF的长为( )
A.5 cm B.6 cm C.10 cm D.不能确定
9、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AD=1,AB在数轴上,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为( )
A.2 B. −1 C.
−1 D.5
10、化简的结果是( )
A.2
B.4
C.
D.
11、如图在中,
,
平分
,交
于点
,
垂直平分
,交
于点
,若
,
,则
__________.
12、写出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的结论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等式(a+b)2-c2=2ab,则此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填“直角”“锐角”或“钝角”)
14、某商城为促进同一款衣服的销量,当同一个人购买件数达到一定数目的时候,超过的件数,每件打8折,现任意挑选5个顾客的消费情况制定表格,其中表示购买件数,
表示消费金额,根据表格数据请写出一个
关于
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
| 2 | 3 | 4 | 5 | 6 |
| 100 | 150 | 200 | 240 | 280 |
15、一个样本的方差是,则这个样本的容量为___________,平均数为___________.
16、根据图中的数据及规律,可以求出=__________.
17、已知在中,
,a、b、c是
的三边,则
(1)__________(已知a、b,求c).
(2)__________(已知b、c,求a).
(3)__________(已知a、c,求b).
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cm,BC=2cm,M,N两点分别从A,B两点以2cm/s和1cm/s的速度在矩形ABCD边上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其中有一点运动到点D即停止,当运动时间为_____秒时,△MBN为等腰三角形.
19、判断对错:两个会重合的图形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___________
20、如图,矩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D、BC边上,将矩形ABCD沿MN翻折,点C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F处,若MD=1,∠MNC=60°,则AB的长为_____.
21、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的中点,点E是AD的中点,过A点作AF∥BC,且交CE的延长线于点F,联结BF.
(1)求证:四边形AFBD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AC时,求证:四边形AFBD是矩形;
(3)(填空)在(2)中再增加条件 .则四边形AFBD是正方形.
22、如图,在□ABCD 中,E、F为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
(1)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DE=3,EF=4,DF=5,求EB、DF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3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C在线段OA上,将线段CB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CD,此时点D恰好落在直线AB上,过点D作DE⊥x轴于点E.
(1)求证:△BOC≌△CED;
(2)如图2,将△BCD沿x轴正方向平移得△B'C'D',当B'C'经过点D时,求△BCD平移的距离及点D的坐标;
(3)若点P在y轴上,点Q在直线AB上,是否存在以C、D、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计算:
(1)
(2)
25、为了推动我区教育教学发展,加快教师的成长,在某次研讨课活动中,为了分析某节复习课的教学效果,课前,陈老师让班每位同学做
道类似题目(与这节课内容相关),解题情况如图所示:课后,再让学生做
道类似的题目.结果如表所示.已知每位学生至少答对
题.
课后解题情况统计表
答对题数 | 频数(人) |
合计 |
(1)根据图表信息填空:________;
________.
(2)该班课前解题时答对题数的众数是________;课后答对题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_.
(3)请选择适当的统计量,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这节复习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