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济宁初二下学期二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枯荣,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对同事们说:“我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请多加指教。”

C.晚上,我在家里正做着作业,明亮的台灯戛然而止,房间里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D.他就这点成就,却显得目空一切,未免像井底之蛙,徒惹人笑。

2、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辙曾评价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 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位分别是: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D. 仲永是南宋政治家王安石笔下的一个神童。他五岁时便能作诗,并因此闻名乡里,他父亲为了赚钱,便带着他到处会见宾客。等到仲永长大了,已“泯然如众人”。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天生就有超过普通人的才华,如果后天不学习,不补充新的知识,也不会有所成就的。

3、对下列各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久久”前加上“小芳”)

B.“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于2月25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删去“左右”)

C.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使黄河的环境治理有了很大成效。(把 “有了”改为“取得了”)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假肢双腿登上珠峰。(在句末加上“的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季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

B.我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请多加指教。

C.李老师讲起课来小心翼翼,私底下对学生关爱有加。

D.出色的庄稼汉,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公元上元元年(760)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之所。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②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③蹊():小路。④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1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③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回延安》)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在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上一致的句子是“   ”。 

②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现落花的生命将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的句子是“   ”。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保尔的生命誓言是他的一段心灵独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请结合原著说说保尔的哪个举动践行了“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神奇的草原清洁工——秃鹫

①查尔斯·达尔文1835年搭乘“小猎犬号”考察船考察期间曾经遇见一种鸟,令他非常恶心,于是他在日记中对此写道:“这些鸟儿令人作呕,专为取食腐臭而生。”达尔文描述的鸟不是别的鸟,正是秃鹫。

②当年在新疆考察期间第一次看秃鹫时也有类似的感觉,记录如下:草原上躺着一只死去的牦牛,尸体早已腐烂,隔着几百米就可以闻到阵阵腐肉的气味。一群秃鹫夹杂着高山兀鹫,围在牦牛尸体旁,它们将头伸进牦牛肚子里取食内脏,头上沾满了血红的内脏……

③正是这种令人作呕的鸟在高原上承担一项重要的任务——清理尸体,它们是一群神奇的草原清洁工。假如没有秃鹫以及其他食腐鸟类,荒野上将会堆满动物的尸体,人间会变成真正的炼狱。不仅如此,这些腐烂尸体还会传播疾病,给动物以及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也就是说,正是由于秃鹫等鸟类及时清理了动物尸体,才有了干净的荒野。

④秃鹫是神奇的高空侦查员。其侦查效率之高在自然界是数一数二的。虽然秃鹫飞得很高,但它们能敏锐地发现其他食尸动物如乌鸦、豺和鬣狗等的活动,可以迅速锁定目标。如果发现它们正在撕食尸体,秃鹫会降低飞行高度,做进一步的侦察。假如确实发现了食物,它会迅逃降落。这时,周围几十千米外的秃鹫也会接踵而来,以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速度,冲向这美味佳肴。

⑤更加神奇的是,秃鹫在争食时,身体的颜色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平时它的面部是暗褐色的、脖子是铅蓝色的。当它正在啄食动物尸体的时候,面部和脖子就会出现鲜艳的红色。这是在警告其他秃鹫:赶快跑开,千万不要靠拢。一只身强力壮的秃鹫气势汹汹地跑来争食了,它招架不住,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离开了原来的位置,这时,它的面部和脖子马上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胜利者趾高气扬地夺得了食物,它的面部和脖子也变得红艳如火了;失败者开始平静下来了,它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体色。根据这些体色的变化,人们便可以知道秃鹫体力的强弱了。

⑥此外,秃鹫还有一项让我们人类望尘莫及的神奇本领——百毒不侵。

⑦秃鹫的食量惊人,1分钟能吞下大约1公斤肉,一群秃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将一头牛吃得精光。但是腐烂的肉中一般会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这种令其他动物望而却步的腐肉,为何却成为秃鹫的饕餮大餐?它们就不会中毒吗?

⑧这其中的奥妙在于秃鹫拥有一个强大的胃,可令其百毒不侵。

⑨秃鹫胃内酸性比人类的胃酸高十倍,可以大量消灭摄入的可致病细菌。科学家曾经解剖了一只秃鹫,发现其大肠内容物里,85%的面部皮肤微生物不见了。即便如此,一些难缠的细菌依旧可以在秃鹫的体内生存。秃鹫大肠里的微生物群落主要由两种厌氧菌组成——梭状芽孢杆菌和梭状杆菌,这两种菌类对其他动物都是致命的,比如某些梭状芽孢杆菌可以造成水禽大批量死亡,而梭杆菌纲—核梭杆菌可以引发人类的结肠癌。但秃鹫却可以与这两种细菌和平共处。

⑩此外,另一项研究在秃鹫粪便里发现了湾炭疽杆菌,这种病菌可致炭疽病。可是秃鹫依旧没有被感染。

在这么多病菌环绕的情况下,秃鹫不仅存活下来,还活得如此滋润,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丹麦奥胡斯大学的Lars Hestbjerg Hansen博士研究发现秃鹫肠道里的微生物种群起到关键作用,在长期的进化中,这些肠道细菌和秃鹫形成一种互惠的关系。比如梭状芽孢杆菌,这种杆菌在肠道里迅速繁衍,可以把复杂食物分解成重要的营养物质。作为回报,这些细菌需要稳定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外表看似丑陋的秃鹫,却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神奇清洁工。大自然存在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本领,即便是看似“恶心”至极的动物,也往往有神奇之处,我们切不可以貌取“鸟”。

1作为“草原清洁工”的秃鹫,都有哪些神奇之处?

2第①②段写秃鹫的“恶心”,有何作用?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这时,周围几十千米外的秃鹫也会接踵而来,以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速度,冲向这美味佳肴。

(2)大自然存在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本领,即便是看似“恶心”至极的动物,也往往有神奇之处,我们切不可以貌取“鸟”。

4下面这个段落应放在文章的哪个位置?请简述理由。

此外,秃鹫体内拥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产生针对梭菌属中某些菌种的抗体,可以抵御一些神经毒素。有了这些特殊能力,秃鹫在进食的时候可以首先滤掉容易感染的微生物,留下那些对自己有利的细菌。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