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B. 故外户而不闭(外面的窗户)
C. 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D. 高者挂罥长林梢(挂结)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中,他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C.面对美国疫情众多疑点,特朗普百口莫辩,因为实事求是地讲,他的确无法自圆其说。
D.对于他所做的可耻的事情,我的心如波涛翻滚的江水,怒不可遏。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徜徉于春天原野五彩斑斓的花草丛中,平时那些纷繁无杂的生活琐事就被抛掷于脑后。
B.虽然口罩压伤了她们的脸颊,隔离服遮住了她们的身材,胶皮手套捂坏了她们的皮肤,但她们用“美”捍卫生命,依然是名副其实的“颜值担当”。
C.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这真是强辞夺理。
D.全球疫情爆发紧急关头,有些国家竟然还在忙着甩锅中国,这种置人民生命于不顾的强盗行为,应该得到全世界的挞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做到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孩子的潜能。
B.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C.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 拒的运动。
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5分)
幽居初夏①
陆 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②已过头番笋,木笔③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④茶?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居住山阴时所作。②箨(tuò)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④瓯:杯子。
【1】诗人写景是如何从内容和技巧上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请简要分析。(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6、根据提示正确默写诗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________,________,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体现了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④李白在《送友人》中以比喻手法来表达与友人难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大大超出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读书来说,选择性阅读变得尤为重要。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兴趣选择;(2)问题选择;(3)目的选择,(4)方法选择。请你为还未读过《傅雷家书》的学弟、学妹介绍一种合适的阅读方法。
8、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①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②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
③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④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⑤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⑥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⑦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
⑧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
⑨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⑩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
⑪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⑫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⑬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⑭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⑮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02月03日,有删改)
【1】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文章第⑮自然段中加点字“除非”能否去掉?为什么?
9、题目:
我找回了 (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字和标点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3)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