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海北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 系向牛头充炭直

C.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赌注          沼泽           喧闹          叹为观止

B.唯幕          烘烤           腐蚀          格物致知

C.枯躁          飘移           萦绕          挑拨离间

D.奠定          缅怀           驰聘          穿流不息

3、下面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邪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复前行,欲穷其林

4、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照(liè) 殆慢 大大悟(chè) 海哭石烂

B.裂(guī) 窜掇 安营扎(zài ) 招摇撞骗

C.迁(xǐ) 严峻 拨离间(tiǎo) 格物致知

D.腐(zhú) 家眷 词夺理(qiǎng) 消声匿迹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頂,一览众山小。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飞翔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   ①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②,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③,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④。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2关于保尔经历的一系列人生挑战,说法正确的是( )

A.保尔因为救朱赫来被维克多告发入狱,后来因为他打的匪兵并没有死而被释放出狱。

B.冬妮娅是保尔的初恋情人,在保尔执行肃反工作在车站巡视时,和保尔重逢,但两人已经志不同道不合了。

C.在筑路现场,保尔等团员克服了天气恶劣、物资缺乏、人手短缺、匪兵袭击等困难取得了筑路的成功。保尔自豪地对阿基姆说:“这里谁也不用鼓动。他们确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D.保尔参加了“辩证唯物论学习小组”的学习。老师是谢加尔。谢加尔去党中央工作时,把学生保尔交给了丽达。并这样评价保尔:“这个青年人还没有完全摆脱自发性。他热情奔放,往往感情用事,冲动起来就会走弯路。”

3保尔进行文学创作时克服了哪些困难?列举两个:A________B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郁达夫的《西溪的晴雨》,完成下面小题。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了带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泰亭山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1文章开头说“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请概括作者微雨里游西溪,感受到了哪些“野趣”。

2文章开篇写微雨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

4作者在文章收笔处,描述龙妇吹洞箫有何用意?

5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篇谈到西湖“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表现了源宁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野性的,同时引出雨中游览西溪的记叙。

B.参观古墓,闻吸到的是“霉灰的阴气”,给人以“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这段描写与后文雨中游西溪的描写形成对比,引出了后文感受到的野趣。

C.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上,勾勒出一幅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的夕阳芦荡图,营造了浓重的诗意氛围,让人在品读文人雅趣中产生美的艺术感受。

D.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运用了与雨中游西溪相同的笔法,均以写景为主。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老师眼中的我

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