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巴中初一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辽政权是由

A.蒙古族建立的 B.党项族建立的

C.契丹族建立的 D.女真族建立的

2、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一组图片(如下图)。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宋代农业迅速发展

B.宋代手工业的成就

C.唐朝制瓷业的成就

D.元代经济迅猛发展

3、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对历史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C.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巩固了封建国家统治的基础

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4、下列关于如图人物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建立大西政权

C.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

D.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5、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这种局面发生在

A. 唐朝

B. 五代十国

C. 北宋

D. 明朝

6、通过“岁币”、“澶渊之盟”等关键词,可以联想到的史实是

A.辽与北宋的和战

B.金与南宋的对峙

C.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D.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7、南宋时期,河南瓷窑遍布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是

A.汝窑 B.定窑 C.越窑 D.邢窑

8、清朝乾隆时期管理新疆的措施是设置

A.盛京将军

B.驻藏大臣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伊犁将军

9、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 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 都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

C. 都实行相同的社会制度

D. 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0、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1、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家族的衰亡,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桃花扇》

12、秦朝和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相似的朝代,下列属于他们相似之处有

①都有制度创新

②都亡于暴政

③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而统一

④都有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这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商、周时期被称为“肃慎”,唐朝时叫“黑水靺鞨”,辽统治时被称为“女真”,明朝后期时其中一支“建州女真”强大起来,并建立了大清王朝。这个民族在反抗辽统治的斗争中,涌现的杰出代表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努尔哈赤

14、如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建立隋朝②开通大运河③灭陈朝,统一全国

B.①灭陈朝,统一全国②建立隋朝③开凿运河

C.①建立隋朝②灭陈朝,统一全国③开凿运河

D.①开通大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陈朝,统一全国

1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交子

②勾栏

③夜市

④赛龙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朝代是(  )

A. 宋朝   B. 元朝   C. 唐朝   D. 隋朝

17、学习隋唐史后,同学们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繁荣与开放 C.分裂奔向统一 D.民族关系发展

18、元朝时,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与汉族蒙古族等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契丹族   D. 满族

19、“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旎冕。披旎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

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宋太祖

20、西汉时期开辟了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以下关于宋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宋元时期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B.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C.中国的四大发明、纸币和驿站制度等通过此路传到西方

D.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完成的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城市的发展见证历史的变迁。在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___________。见证了1271年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此的是____________

22、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官场腐败:________以后,官场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败的趋势。

(2)军队腐败:八旗兵久无战事,昔日的尚武精神荡然无存,将领________现象十分普遍。军队长期养尊处优,军备废弛。

(3)财政危机:嘉庆以后,出现了________危机。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社会危机:清朝中期以后,________现象加剧。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23、安史之乱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__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___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___的局面。

24、________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5、改进词的创作,扩大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格调的北宋文学家是________

26、1565年,______率军荡平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1662年,______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27、元朝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

28、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________ ,西北至__________ ,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_________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____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_ 、赤尾屿等。

29、1644年  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________逃至煤山,自缢而死,明朝至此灭亡。

30、唐末爆发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________率领下,建立大齐政权。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例举两个与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名称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大业年间,增设进士科,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子弟通过门第进入仕途的局面。

(1)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正式确立的?

材料二  唐因隋制。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两项重大举措。

材料三  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士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小百科全书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科举考试的变化对“文明高度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试举出这一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

材料四  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汤因比《历史研究》

(4)材料四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套制度的“僵死的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