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等。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 )
A. “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 C. 马歇尔计划 D. 北约建立
3、关于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②都是由美国当时的总统领导的一场革命
③战争期间都颁布了重要文件
④先后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外部和内部障碍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下图反映的制度是( )
A.等级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种姓制
5、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行“新政”。在同一年里,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B. 德军闪击波兰
C. 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D.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6、在中国活字印刷技术的影响下,欧洲人古腾堡探索发明出机械铅活字印刷技术。近代以来,经过“留洋升级”后的印刷术又“反哺”中国。材料说明( )
A.欧洲科技发明始终领先世界
B.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进步
C.世界各国是彼此孤立发展的
D.古腾堡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
7、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他说“改死了”是指苏联( )
A.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 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这表明我国当时的发展目标是( )
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9、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德国和日本的应对策略是( )
A.挑起国内战争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进行民主改革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0、“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美苏达成一项秘密协议。……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①外蒙占的现状须予维持。②……即:A库贝岛南部及邻近一些岛的归还苏联;B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恢复;c经调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面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③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这说明
A. 雅尔塔会议以损害中国主权的条件换取对日作战
B. 雅尔塔会议真正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宗旨
C. 雅尔塔会议没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D. 雅尔塔会议体现了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一律平等的观念
11、《三字经》“赢奏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下列
关于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铁木真建立了元朝 ②忽必烈创立行省制度
③西藏始归中央政府管辖 ④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2、有学者认为:“随着这些城市起义(指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毛泽东在农村的活动开始呈现出重要性。”此时,毛泽东在农村进行的“重要性”活动之一是
A.参加中共一大 B.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召开遵义会议 D.领导红军长征
13、毛泽东认为“1922年美国召集的……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里的公约指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凡尔赛条约》
D.《九国公约》
14、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的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格尔尼卡》也是现代主义代表作。该作品的突出特点是
A.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
B.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C.突出画面的严谨与和谐
D.凸显反传统反理性
15、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这表明“礼”在当时
A.适应了封建社会的需要 B.被各诸侯国严格遵循
C.是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 D.与《论语》同为经典
16、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广东省宝安县(为深圳市的前身),一个农民劳动一天的收人平均是0.7元,而香港则有70元港币左右;一边早就用上了电视、冰箱,另一边只能吃红薯、咸鱼……悬殊的差距,引起了群众大规模逃港。面对这种现象,中共中央采取的举措是
A.实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B.推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C.进行艰辛谈判,加人世贸组织
D.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人党章
17、台儿庄的古迹非常多,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清乾隆皇帝赐为‘天下第一庄’”。民国27年(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运河古城化为废墟。材料涉及的历史纪年有
①公元纪年
②年号纪年
③干支纪年
④庙号纪年
⑤民国纪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18、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这里"拼命抵抗"的民族英雄指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徐邦道
D.聂士成
19、众所周知,唐朝不仅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文学成就也十分夺目,是诗歌兴盛的朝代,下列诗人中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名句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20、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认为周朝“失在于制,不在于政”,认为秦朝“失在于政,不在于制”他所说的周朝“制”和秦朝的“制”分别指的是( )
A.分封制、郡县制
B.郡县制、分封制
C.分封制、科举制
D.科举制、郡县制
21、明治维新
(1)时间、榜样:从________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_____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政治上,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________,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________改革的口号下,在“________”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________”,向西力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积极:
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________”,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2、请在下表中填写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国别、代表作和他们的主要成就及社会影响。
科学家 | 国别 | 代表作 | 主要成就 | 社会影响 |
牛顿 |
|
|
|
|
达尔文 |
|
|
|
|
爱伊斯坦 |
|
|
|
|
23、1687年,牛顿出版________,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4、文学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
(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文学作品揭露俄国社会黑暗的作家是 。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活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 》。
25、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________,贸易壁垒进一步________,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________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________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________,推动着世界的________
26、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______________,政治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
27、1947年3月,美国总统______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______”。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______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__”,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28、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________,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1917年________武装起义的爆发,吹响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号角。
29、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________”;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
(3)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 。
(4)创作《英雄交响曲》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法律文件。
(1)它是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一
(2)它是重要的立国文书.宣告了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一
(3)它是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一
(4)它是法国的一部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一
(5)它是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的法律文件一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2周年,概括四代领导人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各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何?
33、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空前严重的灾难。但日本也遭到严重破坏。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族无力应对时代的挑战,……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进行一场激进的改革或革命,才能拯救中国。当一部分进步人士倡导效法彼得大帝与明治天皇,进行体制重组时,另一部分人则宣传革命,主张以中华民国代替清王朝。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写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842年和1901年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主张改革和革命的进步人士各一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五四运动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原因和国际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