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A.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如果不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加强个人各方面的修养,那么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寸步难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B.这个老太婆平时好打小算盘,和别人相处总是锱铢必较,儿女们劝说了多少次都不起作用,还真是服了。
C.我们的语文老师讲起课来神采飞扬,并且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怎能不让我们油然而生起对他的敬佩之情呢?
D.小华无论是和同学说话,还是与老师交流情况,总是咬文嚼字的,深得大家一致好评。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上海等地的执法部门公布了“地沟油”“假奶粉”“毒豆芽”等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
B.大葱价格暴涨后暴跌,为了防止“菜贱伤农”事件不再发生,商务部采用了五项措施维护蔬菜市场的稳定。
C.中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快速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快。
D.随着秦陵兵马俑在沉寂24年后的再次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怀化市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怀化城的面貌焕然一新。
B.考场上沉着、认真、仔细、守纪,是我们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C.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D.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下列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重复)
B.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
C.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拟人)
D.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排比)
5、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殉职(xùn) 掺和(chān huo) 蜷伏(quán) 嗔怪(chēn)
B.怂恿(sǒng yǒng) 蹒跚(pán shān) 狭隘(ài) 坍塌(tān)
C.禁锢(jìn gù) 缥缈(piāo miǎo) 抽噎(yē) 羞怯(què)
D.恍惚(huǎng hū) 鄙薄(bǐ bó) 干涸(hé) 热忱(chén)
6、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想向他真诚地道歉,得体的一项是( )
A. 对不起,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B. 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呀!
C.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请你原谅我好吗?
D. 对不起,这次算我错了,好不好?
7、下列语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 )
A. 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排比 )
B.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 设问)
C. 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比喻 )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象征)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谢公①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②至,看书竟③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谢公:即谢安。②淮上信:从淮水派来的送信人。 ③竟:终了,完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俄而雪骤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__
(3)未若柳絮因风起__
(4)不异于常__
【2】用“/”划分句子停顿,划两处。
看 书 竟 默 然 无 言 徐 向 局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4】从以上两文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9、按照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①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④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⑤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⑥《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 , 。
⑦停车坐爱枫林晚,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艾草香
①“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
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
③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出幽幽香气。每年初夏,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挤挨挨地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吟出《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④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嗅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
⑤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弟的脸上总是露出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熏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
⑥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听着母亲的唠叨,那悠悠艾香,又溢满心间。此时我才幡然醒悟,端午插艾草不仅是一种念想,一种母爱的味道,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的代代传承。一瞬间,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那一棵充溢绿意与清香的艾草来。愿那绿茵茵的艾草,生生不息,艾香馥郁而绵长。
【1】联系全文,文章第①段中“我”为什么会“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
【2】你认为作者在第③段中引用《诗经》里的佳句有何表达效果?
【3】请对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
【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哪些情感?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途跋涉的肉羹
林清玄
①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的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
②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场吃肉羹,发现那个小摊上的肉羹非常的美味,他心里想着:“但愿我的妻儿也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肉羹呀!”
③但是那个时代没有塑胶袋,要外带肉羹真是困难的事。爸爸随即到附近的五金行买了一个铁锅,并向店家要了一条草绳,然后转回肉羹摊,买了满满一锅肉羹,用草绳绑好,提着回家。当时的交通不便,从凤山到旗山的道路颠簸不平,平时不提任何东西坐客运车都会昏头转向、灰头土脸。何况是提着满满一锅肉羹呢?
④把整锅肉羹夹在双腿问,坐客运车回转家园的爸爸,那种惊险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虽然他是那么小心翼翼,肉羹还是溢出不少,回到家,锅外和草绳上都已经沾满肉羹的汤汁了,甚至爸爸的长裤也湿了一大片。
⑤锅子在我们的围观下打开,肉羹只剩下半锅。妈妈为我们每个孩子盛了半碗肉羹,也为自己盛了半碗。由于我们知道这是爸爸千辛万苦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吃的时候就有一种庄严、欢喜、期待的心情,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⑥爸爸开心地坐在一旁欣赏我们的吃相,露出他惯有的开朗的笑容。妈妈边吃肉羹边说:“这凤山提回来的肉羹真好吃!”爸爸说:“就是真好吃,我才会费尽心机提这么远回来呀!这铁锅的价钱是肉羹的十倍呀!”当爸爸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温馨的气息随着肉羹与香菜的味道,充塞了整个饭厅。不,那时我们不叫饭厅,而是灶间。
⑦那一年,在黝暗的灶间,在昏黄的烛光灯火下吃的肉羹是那么美味。经过三十几年了,我还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因为那肉羹加了一种特别的佐料,是爸爸充沛的爱以及长途跋涉的表达呀!
⑧这使我真实地体验到,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⑨我想,这是爸爸妈妈那一代人,他们的爱那样丰盈真实,却从来不说“我爱你”,甚至终其一生没有说过一个“爱”字的理由吧!
⑩爱是佐料,要加在肉羹里,才会更美味。自从吃了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肉羹,每次我路过凤山,都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凤山,是爸爸从前买肉羹的地方呢!
⑪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感情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⑫幸福,常常是隐藏在平常的事物中,只要加一点用心,平常事物就会变得非凡、美好、庄严了。只要加一点用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就像不管我的年岁如何增长、不论我在天涯海角,只要一想到爸爸从凤山提回来的那一锅肉羹,心中依然有三十年前的汹涌热潮在滚动。肉羹可能会冷,生命中的爱与祝愿,永远是热腾腾的;肉羹可能在动荡中会满溢出来,生活里被珍藏的真情蜜意,则永不逝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
【2】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
(2)一反我们平常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那长途跋涉、饱含着爱、还有着爱的余温的肉羹。
【3】请说说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4】结合文中父亲的行为,谈谈你对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光是充沛的爱还是不足的,与爱同等重要的是努力的实践与真实的表达,没有透过实践与表达的爱,是无形的、虚妄的。
【5】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12、按要求写作。
走近自然,心头一亮,发现了自然的美好;亲近他人,心头一亮,欣赏了他人的美德;反思自我,心头一亮,改正缺点提升了自己;遇到挫折,心头一亮,找到办法克服了困难…心头一亮,就是提升,就是成长!
请以《那次,我心头一亮》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