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疆巴州初一下学期二检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共 60分)

1、如图,正方形卡片类,类和长方形卡片类若干张,如果要用三类卡片拼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则需要类卡片的张数是(   ).

   

A.2 B.3 C.4 D.6

2、方程组的解与的值相等,则等于(

A. 2   B. 1   C. 6   D. 4

3、中,如果,那么是(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4、已知是方程的解,则的值为(   )

A.-2 B.0 C.2 D.10

5、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进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64元,若购进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79元。现购甲、乙、丙各一件,共需(   )元

A. 32 B. 33 C. 34 D. 35

6、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 =0.5 B.  C.  D.

7、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得出的依据是(  

A. B. C. D.

8、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是(   )

A. 5   B. 0   C. π   D. 3

10、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表明保存温度是℃,则该药品在(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A.

B.

C.

D.

11、下列图形中,∠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  )

A.

B.

C.

D.

12、如图,将一块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一把直尺的对边上,如果,那么的度数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13、若点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4、计算:(1__________ ;

2_________

15、化简:(a+1)2-(a+1)(a-1)____.

16、某班主任把本班学生上学方式的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乘公交车上学的学生有20人,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有26人,则乘公交车上学的学生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的扇形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

17、已知a>b,则 -3.5b-1 ______-3.5a-1(填“” 或 “”).

18、如图,过直线l外一点A,作直线l的垂线,可以作__________条.

19、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则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比较两个数的大小:______8.(填“>”、“<”、“=”)

三、解答题(共6题,共 30分)

21、在同一平面内,将两块正三角形的纸板的两个顶点重合在一起.

(1)如图1重叠部分∠AOD=30°,求∠COB的大小;

(2)如图2重叠部分∠AOD=15°,求∠COB的大小;

(3)如图3,若两图形除O外没有重叠,∠AOD=10°,求∠COB的大小;

(4)求∠AOD和∠COB的数量关系.

22、因式分解

13y(ab)6x(ba)

29x212x+4

23、请回答下列各题

(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4、如图,BAP+APD=180°AE//FP,求证:1=2.

25、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要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数值提升到10%以上.为了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及发展状况,中国科协等单位已多次组织了全国范围的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整理得到的部分信息.注:科学素质的数值是指具备一定科学素质的公民人数占公民总数的百分比.

.2015和2018年我国各直辖市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统计图如下:

b.2015年和2018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按性别分类统计如下:

 

2015年

2018年

c.2001年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统计图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从2015年到2018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增幅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增速最快的城市是_________.注:科学素质水平增幅=2018年科学素质的数值一2015年科学素质的数值;科学素质水平增速=(2018年科学素质的数值一2015年科学素质的数值)÷2015年科学素质的数值.

(2)已知在2015年的调查样本中,男女公民的比例约为1:1,则2015年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由计算可知.在2018年的调查样本中.男性公民人数_____女性公民人数(填“多于”、“等于”或“少于”).

(3)根据截至2018年的调查数据推断,你认为“202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到10%以上”的目标能够实现吗?请说明理由.

26、已知,如图,若,求证:

请补全下面的证明过程

证明:(已知)

(等量代换)

(已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